一种带冷却引气的涡轮后承力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93805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9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冷却引气的涡轮后承力框架包括卡箍、支架、冷却引气管、承力框架、密封垫、支点封严环、轴承座、涡轮后轴颈、轴承,卡箍套在冷却引气管的外面并与支架的上端用螺栓连接,支架的下端用螺栓连接到涡轮后承力框架的安装边上,用于对冷却引气管的固定,冷却引气管向下延伸穿过涡轮后承力框架的支板空腔,冷却引气管的下端与支点封严环连接固定,中间用密封垫来密封,支点封严环与轴承座用螺栓连接,轴承座的上端用螺栓与涡轮后承力框架连接,轴承装配于轴承座与涡轮后轴颈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带冷却引气的涡轮后承力框架通过向轴承引气封严腔引入冷却气,可以有效降低轴承周围环境温度,提高轴承实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气轮机核心机试验件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冷却引气的涡轮后承力框架
技术介绍
涡轮后承力框架在燃气轮机核心机试验件中起到对涡轮转子轴承固定和支撑的作用,是涡轮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随着涡轮进口设计温度的逐渐提高,涡轮转子轴承周围的环境温度也逐渐提高,温度的提高会降低轴承使用寿命。现有涡轮后承力框架不能对轴承的工作环境进行有效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冷却引气的涡轮后承力框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冷却引气的涡轮后承力框架,所述带冷却引气的涡轮后承力框架包括卡箍、支架、冷却引气管、承力框架、密封垫、支点封严环、轴承座、涡轮后轴颈、轴承,卡箍套在冷却引气管的外面,并与支架的上端用螺栓连接,支架的下端用螺栓连接到承力框架的安装边上,用于对冷却引气管的固定,冷却引气管向下延伸穿过承力框架的支板空腔,冷却引气管的下端与支点封严环连接固定,冷却引气管和支点封严环之间用密封垫密封,支点封严环与轴承座用螺栓连接,轴承座的上端用螺栓与承力框架连接,轴承装配于轴承座与涡轮后轴颈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垫的材料为石墨。进一步地,所述支点封严环上具有第一密封部及第二密封部,第一密封部为蜂窝结构,第二密封部涂有涂层,第一密封部及第二密封部分别与涡轮后轴颈上的篦齿形成轴承引起封严腔。进一步地,所述涂层为银铜涂层。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引气管的数量为多个且周向均布。本技术的一种带冷却引气的涡轮后承力框架通过向轴承引气封严腔引入冷却气,可以有效降低轴承周围环境温度,提高轴承实用寿命,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和维护便捷的特点,成本较低,具有较大实用价值。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带冷却引气的涡轮后承力框架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支点封严环结构图。其中,1-卡箍,2-支架,3-冷却引气管,4-承力框架,5-密封垫,6-支点封严环,7-轴承座,8-涡轮后轴颈,9-轴承,61-第一密封部,62-第二密封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型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型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带有冷去引起的涡轮后承力框架包括卡箍1、支架2、冷却引气管3、承力框架4、密封垫5、支点封严环6、轴承座7、涡轮后轴颈8、轴承9。卡箍1套在冷却引气管3的外面,并与支架2的上端用螺栓连接,支架2的下端用螺栓连接到承力框架4的安装边上,以此实现对冷却引气管3的固定。冷却引气管3向下延伸穿过承力框架4的支板空腔,冷却引气管3的下端用法兰结构和螺栓与支点封严环6连接固定,冷却引气管3和支点封严环6之间用密封垫5密封。支点封严环6与轴承座7用螺栓连接,轴承座7的上端再用螺栓与承力框架4连接。轴承9装配于轴承座7与涡轮后轴颈8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密封垫5的材料为石墨,即为石墨密封垫。如附图2所示,支点封严环6上有第一密封部61及第二密封部62,第一密封部61为蜂窝结构焊接在支点封严环6上,第二密封部62喷涂有银铜涂层,分别与涡轮后轴颈8上的篦齿形成轴承引气封严腔,用于对引气的封严。冷却气按附图1中箭头方向所示,从冷却引气管3持续流入轴承引气封严腔,通过热交换可以降低轴承周围的环境温度,热交换后温度增加了的冷却气再通过蜂窝A与其对应的篦齿之间的间隙流出。通过冷却气持续的流入与流出,实现了为轴承周围的环境温度降温。在本技术中承力框架4为环形结构,其内环与外环之间通过8个周向均布的空心支板连接。冷却引气管3从承力框架4的空心支板中穿过,上端用卡箍1和支架2固定,下端通过法兰结构和螺栓与支点封严环6连接固定。法兰与支点封严环6之间采用石墨密封垫5来密封。冷却气体按图1中箭头方向所示,从冷却引气管3流入轴承引气封严腔,以此来对轴承9的周围环境温度进行冷却。另外,冷却引气管3的数量为多个且周向均布。支点封严环6、轴承座7、涡轮后轴颈8均为环形结构。本技术的带有冷去引起的涡轮后承力框架通过向轴承引气封严腔引入冷却气,可以有效降低轴承周围环境温度,提高轴承实用寿命,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和维护便捷的特点,成本较低,具有较大实用价值。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最优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带冷却引气的涡轮后承力框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冷却引气的涡轮后承力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冷却引气的涡轮后承力框架包括卡箍(1)、支架(2)、冷却引气管(3)、承力框架(4)、密封垫(5)、支点封严环(6)、轴承座(7)、涡轮后轴颈(8)、轴承(9),卡箍(1)套在冷却引气管(3)的外面,并与支架(2)的上端用螺栓连接,支架(2)的下端用螺栓连接到承力框架(4)的安装边上,用于对冷却引气管(3)的固定,冷却引气管(3)向下延伸穿过承力框架(4)的支板空腔,冷却引气管(3)的下端与支点封严环(6)连接固定,冷却引气管(3)和支点封严环(6)之间用密封垫(5)密封,支点封严环(6)与轴承座(7)用螺栓连接,轴承座(7)的上端用螺栓与承力框架(4)连接,轴承(9)装配于轴承座(7)与涡轮后轴颈(8)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冷却引气的涡轮后承力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冷却引气的涡轮后承力框架包括卡箍(1)、支架(2)、冷却引气管(3)、承力框架(4)、密封垫(5)、支点封严环(6)、轴承座(7)、涡轮后轴颈(8)、轴承(9),卡箍(1)套在冷却引气管(3)的外面,并与支架(2)的上端用螺栓连接,支架(2)的下端用螺栓连接到承力框架(4)的安装边上,用于对冷却引气管(3)的固定,冷却引气管(3)向下延伸穿过承力框架(4)的支板空腔,冷却引气管(3)的下端与支点封严环(6)连接固定,冷却引气管(3)和支点封严环(6)之间用密封垫(5)密封,支点封严环(6)与轴承座(7)用螺栓连接,轴承座(7)的上端用螺栓与承力框架(4)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一赵鑫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