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智能一体化激光照明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97282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功率智能一体化激光照明器,属于激光照明装置。电路板的一端与光源、步进电机和限位电机电连接,电路板的另一端与电源电连接。当电源接通后,控制信号输入电路板,电路板控制光源发光,且控制步进电机和限位电机旋转,光源发射出的激光光束,通过光纤头再经由大透镜和小透镜出射,步进电机旋转带动移动镜筒移动,从而调整光斑大小;限位电机旋转带动挡板碰触限位开关,限位开关接通时传动杆不动,限位开关断开时传动杆运动,带动动板组件,从而调整大镜筒上下左右偏转,使照明器的出光视场始终位于摄像机视场的中心。优点在于:构思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光能量利用率,图像更加清晰,体积小,实现了智能一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激光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功率智能一体化激光照明器,是一种采用大功率及智能调轴的方式的激光照明装置,应用于摄像机夜视补光。
技术介绍
在视频监控领域,用于夜间补光的照明装置已被广泛使用。但由于补光的照明装置大多都具有固定的照明角度,因此,在低照度的情况下,若想利用摄像机观察一定距离的视场,就会存在补光装置视角不足,所观察的视场模糊不清的情况。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智能一体化激光照明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视角不足,视场模糊不清等问题。本技术利用大功率光纤耦合及变焦和智能调轴的方式,通过调整视场的大小及角度,使照明装置的出光视场始终位于摄像机视场的中心,从而达到夜视补光的效果,使图像更加清晰。光源发出的激光光束通过光纤头出射,经由大透镜和小透镜匀化,移动镜筒移动调整光斑大小,限位开关接通或断开控制动板组件,调整大镜筒上下左右偏转,从而使出射光束的视场始终位于摄像机视场的中心。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大功率智能一体化激光照明器,动板组件1一端固定在大镜筒26上,另一端与钢球Ⅱ29接触,定板组件3与传动杆30机械连接,两端分别固定在下盖2和上盖7上,钢球Ⅱ29内嵌于传动杆30中;电路板4与垫柱8的一端机械连接,风扇9、限位电机12、步进电机17、光源11分别与电路板4电连接,垫柱8的另一端固定在散热块10上,主体5外套于大镜筒26,光纤头6固定于主体5的一端;限位电机12固定在传动杆30上,限位板13固定在下盖2上,挡板14固定在限位电机12上,限位开关15固定在限位板13上,钢球Ⅰ16内嵌于动板组件1和定板组件3中,步进电机17固定在主体5上,步进电机17的一端与电机轴20接触,大压圈18的一侧与大透镜33接触,隔圈19两侧与大透镜33接触,小压圈23的一侧与小透镜32接触,均内嵌于移动镜筒24内,小齿轮21与电机轴20的一侧接触,与大齿轮31机械连接,导柱22与凸轮轴套25的一侧接触,凸轮轴套25的另一侧与大齿轮31接触,凸轮轴套25的一端与大镜筒26的一侧接触,窗口压圈27的一侧与玻璃片28接触,均内嵌于大镜筒26内。所述的风扇9固定在散热块10上,光源11固定在散热块10上,散热块10分别与下盖2和上盖7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构思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大功率光纤耦合的方式,提高光能量利用率,利用变焦和智能调轴的方式,调整光斑大小及角度,使照明装置的出光视场始终位于摄像机视场的中心,图像更加清晰,该装置结构紧凑,缩小了体积,实现了智能一体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角度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动板组件;2、下盖;3、定板组件;4、电路板;5、主体;6、光纤头;7、上盖;8、垫柱;9、风扇;10、散热块;11、光源;12、限位电机;13、限位板;14、挡板;15、限位开关;16、钢球Ⅰ;17、步进电机;18、大压圈;19、隔圈;20、电机轴;21、小齿轮;22、导柱;23、小压圈;24、移动镜筒;25、凸轮轴套;26、大镜筒;27、窗口压圈;28、玻璃片;29、钢球Ⅱ;30、传动杆;31、大齿轮;32、小透镜;33、大透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详细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及图2,本技术的大功率智能一体化激光照明器,动板组件1一端固定在大镜筒26上,另一端与钢球Ⅱ29接触,定板组件3与传动杆30机械连接,两端分别固定在下盖2和上盖7上,钢球Ⅱ29内嵌于传动杆30中;电路板4与垫柱8的一端机械连接,风扇9、限位电机12、步进电机17、光源11分别与电路板4电连接,垫柱8的另一端固定在散热块10上,主体5外套于大镜筒26,光纤头6固定于主体5的一端;限位电机12固定在传动杆30上,限位板13固定在下盖2上,挡板14固定在限位电机12上,限位开关15固定在限位板13上,钢球Ⅰ16内嵌于动板组件1和定板组件3中,步进电机17固定在主体5上,步进电机17的一端与电机轴20接触,大压圈18的一侧与大透镜33接触,隔圈19两侧与大透镜33接触,小压圈23的一侧与小透镜32接触,均内嵌于移动镜筒24内,小齿轮21与电机轴20的一侧接触,与大齿轮31机械连接,导柱22与凸轮轴套25的一侧接触,凸轮轴套25的另一侧与大齿轮31接触,凸轮轴套25的一端与大镜筒26的一侧接触,窗口压圈27的一侧与玻璃片28接触,均内嵌于大镜筒26内。所述的风扇9固定在散热块10上,光源11固定在散热块10上,散热块10分别与下盖2和上盖7固定连接。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将电路板4的一端与光源11、步进电机17和限位电机12电连接,电路板4的另一端与电源电连接。当电源接通后,控制信号输入电路板,电路板4控制光源11发光,且控制步进电机17和限位电机12旋转,光源11发射出的激光光束,通过光纤头6再经由大透镜33和小透镜32出射,步进电机17旋转带动移动镜筒24移动,从而调整光斑大小;限位电机12旋转带动挡板14碰触限位开关15,限位开关15接通时传动杆30不动,限位开关15断开时传动杆30运动,带动动板组件1,从而调整大镜筒26上下左右偏转,使照明器的出光视场始终位于摄像机视场的中心。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对本技术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功率智能一体化激光照明器,其特征在于:动板组件(1)一端固定在大镜筒(26)上,另一端与钢球Ⅱ(29)接触,定板组件(3)与传动杆(30)机械连接,两端分别固定在下盖(2)和上盖(7)上,钢球Ⅱ(29)内嵌于传动杆(30)中;电路板(4)与垫柱(8)的一端机械连接,风扇(9)、限位电机(12)、步进电机(17)、光源(11)分别与电路板(4)电连接,垫柱(8)的另一端固定在散热块(10)上,主体(5)外套于大镜筒(26),光纤头(6)固定于主体(5)的一端;限位电机(12)固定在传动杆(30)上,限位板(13)固定在下盖(2)上,挡板(14)固定在限位电机(12)上,限位开关(15)固定在限位板(13)上,钢球Ⅰ(16)内嵌于动板组件(1)和定板组件(3)中,步进电机(17)固定在主体(5)上,步进电机(17)的一端与电机轴(20)接触,大压圈(18)的一侧与大透镜(33)接触,隔圈(19)两侧与大透镜(33)接触,小压圈(23)的一侧与小透镜(32)接触,均内嵌于移动镜筒(24)内,小齿轮(21)与电机轴(20)的一侧接触,与大齿轮(31)机械连接,导柱(22)与凸轮轴套(25)的一侧接触,凸轮轴套(25)的另一侧与大齿轮(31)接触,凸轮轴套(25)的一端与大镜筒(26)的一侧接触,窗口压圈(27)的一侧与玻璃片(28)接触,均内嵌于大镜筒(26)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智能一体化激光照明器,其特征在于:动板组件(1)一端固定在大镜筒(26)上,另一端与钢球Ⅱ(29)接触,定板组件(3)与传动杆(30)机械连接,两端分别固定在下盖(2)和上盖(7)上,钢球Ⅱ(29)内嵌于传动杆(30)中;电路板(4)与垫柱(8)的一端机械连接,风扇(9)、限位电机(12)、步进电机(17)、光源(11)分别与电路板(4)电连接,垫柱(8)的另一端固定在散热块(10)上,主体(5)外套于大镜筒(26),光纤头(6)固定于主体(5)的一端;限位电机(12)固定在传动杆(30)上,限位板(13)固定在下盖(2)上,挡板(14)固定在限位电机(12)上,限位开关(15)固定在限位板(13)上,钢球Ⅰ(16)内嵌于动板组件(1)和定板组件(3)中,步进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殿双韩雪冰张文静朴景利张有林宫钰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长光奥立红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