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质多腔滤波器的耦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02881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5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介质金属滤波器的耦合结构,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包括有腔体以及固定于腔体内的介质谐振器和金属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谐振器包括有第一金属谐振器和第二金属谐振器;所述的介质谐振器、第一金属谐振器和第二金属谐振器在腔体内呈V型结构分布;介质谐振器与第一金属谐振器通过第一脊线耦合,介质谐振器与第二金属谐振器通过第二脊线耦合,第一金属谐振器与第二金属谐振器通过耦合窗口耦合。其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有效的实现介质与金属腔之间的耦合,以及通过调节耦合脊线的开口方向,方便实现传输零点的极性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一种介质多腔滤波器,具体地说是一种介质多腔滤波器的耦合结构
技术介绍
在移动通信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于系统内滤波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随着要求的提高,微波滤波器呈现出指标高,体积小,低成本的特征。在实现这些高性能滤波器的时候,受限于腔体尺寸,有时候需要在腔体内部引入介质谐振腔,而滤波器内部由于结构限制等因素,介质谐振腔与金属谐振腔产生耦合的时候,由于模式的转变,TE01模式转化为TEM模,两者电场呈现正交状态,很难传输能量。滤波器内部同时存在金属腔与介质腔,则需要很好的使能量传输的同时,达到设计生产方便,需要一种有效的模式转化耦合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滤波器内部由于结构限制等因素,介质谐振腔与金属谐振腔产生耦合的时候,由于模式的转变,TE01模式转化为TEM模,两者电场呈现正交状态,很难传输能量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介质多腔滤波器的耦合结构。为了解决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介质金属滤波器的耦合结构,包括有腔体以及固定于腔体内的介质谐振器和金属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谐振器包括有第一金属谐振器和第二金属谐振器;所述的介质谐振器、第一金属谐振器和第二金属谐振器在腔体内呈V型结构分布;介质谐振器与第一金属谐振器通过第一脊线耦合,介质谐振器与第二金属谐振器通过第二脊线耦合,第一金属谐振器与第二金属谐振器通过耦合窗口耦合。作为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具体限定的四种方案分别为:所述的第一脊线置于第一金属谐振器与位于腔体的介质谐振器与第一金属谐振器之间偏外一侧内壁位置之间;所述的第二脊线置于第二金属谐振器与位于腔体的介质谐振器与第二金属谐振器之间偏外一侧内壁位置之间。所述的第一脊线置于第一金属谐振器与位于腔体的中心线一侧内壁位置之间;所述的第二脊线置于第二金属谐振器与位于腔体的介质谐振器与第二金属谐振器之间偏外一侧内壁位置之间。所述的第一脊线置于第一金属谐振器与位于腔体的介质谐振器与第一金属谐振器之间偏外一侧内壁位置之间;所述的第二脊线置于第二金属谐振器与位于腔体的中心线一侧内壁位置之间。所述的第一脊线置于第一金属谐振器与位于腔体的中心线一侧内壁位置之间;所述的第二脊线置于第二金属谐振器与位于腔体的中心线一侧内壁位置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介质多腔滤波器的耦合结构通过调节第一脊线和第二脊线金属的高度,宽窄,调节介质与金属之前的耦合强弱,通过调节耦合脊线的方向,可以改变介质谐振器与金属谐振器之间的传输零点极性,可以方便实现介质与金属之间的耦合,也可以方便实现耦合传输零点的极性改变。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有效起到模式转化,传输信号能量,提高滤波器性能,设计,生产,调试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4中所示,本专利技术介质金属滤波器的耦合结构包括有腔体1以及固定于腔体内的介质谐振器6、第一金属谐振器11和第二金属谐振器12;所述的介质谐振器6、第一金属谐振器11和第二金属谐振器12在腔体1内呈V型结构分布;介质谐振器6与第一金属谐振器11通过第一脊线8耦合,介质谐振器6与第二金属谐振器12通过第二脊线9耦合,第一金属谐振器11与第二金属谐振器12通过耦合窗口10耦合。本专利技术在应用时,在腔体1上盖合上调谐盖板2;介质谐振器6包括有经调谐盖板2置于腔体1中的调谐螺杆4,置于腔体1中连接调谐螺杆4的调谐盘5,以及置于腔体1外连接调谐螺杆4的螺母3。本实施例中第一脊线8和第二脊线9在腔体1中的分布为:如图1中所示,第一脊线8置于第一金属谐振器11与位于腔体1的介质谐振器6与第一金属谐振器11之间偏外一侧内壁位置之间;所述的第二脊线9置于第二金属谐振器12与位于腔体1介质谐振器6与第二金属谐振器12之间偏外一侧内壁位置之间。本实施例中展示了一种介质与金属腔滤波器的耦合结构,介质谐振器6与第一金属谐振器11和第二金属谐振器12,分别通过第一脊线8和第二脊线9产生耦合,实现介质TE模到金属TEM模的电磁场良好转换;第一金属谐振器11与第二金属谐振器12通过耦合窗口10产生耦合,在第一脊线8、第二脊线9与腔体1中的中心线呈现图1的分布形式时,滤波器会在通带低端产生一个传输零点。实施例二参照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脊线8和第二脊线9在腔体1中的分布为:第一脊线8置于第一金属谐振器11与位于腔体1的中心线一侧内壁位置之间;所述的第二脊线9置于第二金属谐振器12与位于腔体1的介质谐振器6与第二金属谐振器12之间偏外一侧内壁位置之间,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介质谐振器6与第一金属谐振器11和第二金属谐振器12耦合不会发生改变,但第一金属谐振器11与第二金属谐振器12之间的耦合极性会反转,滤波器会在通带高端产生一个传输零点。实施例三参照图6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脊线8和第二脊线9在腔体1中的分布为:第一脊线8置于第一金属谐振器11与位于腔体1的介质谐振器6与第一金属谐振器11之间偏外一侧内壁位置之间;所述的第二脊线9置于第二金属谐振器12与位于腔体1的中心线一侧内壁位置之间,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产生的效果会与图1中的效果一致。实施例四参照图7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脊线8和第二脊线9在腔体1中的分布为:第一脊线8置于第一金属谐振器11与位于腔体1的中心线一侧内壁位置之间;所述的第二脊线9置于第二金属谐振器12与位于腔体1的中心线一侧内壁位置之间。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产生的效果会与图1中的效果一致。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脊线8和第二脊线9实现电磁场的模式转换,结构简单、合理;经试验测试,能够有效实现电磁场间的转换,通过调节耦合用的脊线的开口方向,方便实现传输零点的极性选择,满足使用需求。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质金属滤波器的耦合结构,包括有腔体以及固定于腔体内的介质谐振器和金属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谐振器包括有第一金属谐振器和第二金属谐振器;所述的介质谐振器、第一金属谐振器和第二金属谐振器在腔体内呈V型结构分布;介质谐振器与第一金属谐振器通过第一脊线耦合,介质谐振器与第二金属谐振器通过第二脊线耦合,第一金属谐振器与第二金属谐振器通过耦合窗口耦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质金属滤波器的耦合结构,包括有腔体以及固定于腔体内的介质谐振器和金属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谐振器包括有第一金属谐振器和第二金属谐振器;所述的介质谐振器、第一金属谐振器和第二金属谐振器在腔体内呈V型结构分布;介质谐振器与第一金属谐振器通过第一脊线耦合,介质谐振器与第二金属谐振器通过第二脊线耦合,第一金属谐振器与第二金属谐振器通过耦合窗口耦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质金属滤波器的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脊线置于第一金属谐振器与位于腔体的介质谐振器与第一金属谐振器之间偏外一侧内壁位置之间;所述的第二脊线置于第二金属谐振器与位于腔体的介质谐振器与第二金属谐振器之间偏外一侧内壁位置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启新卓群飞付迎华齐治胡根昌张美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麦捷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