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3829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油加热器,涉及机动车柴油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圆盘状,所述外壳上设有内腔,下散热电极片固定在所述内腔内,所述下散热电极片的一端与第一电极柱连接,PTC加热片位于下散热电极片与上散热电极片之间,上散热电极片的一端与温度控制器的一个引脚连接,温度控制器的另一个引脚通过电极连接片与第二电极柱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延伸至所述外壳外,并与外壳固定。所述加热器具有加热速度快、体积小、便于安装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柴油加热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柴油加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油价的节节攀升,关于汽车柴油化的问题成为人们争论的热点话题。一些汽车工程专家认为柴油发动机汽车节能高效,具有明显优势。柴油机与汽油机相比热效率高30%,具有功率更大、寿命更长、动力性能更好的特点。同时柴油机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比汽油低45%,一氧化碳与碳氢排放也低。第一,柴油相比于汽油,其抗爆性更好、油耗低。通常自然吸气柴油发动机的压缩比能够高达19-20,热能转换效率更高,能量转换效率比汽油发动机要高5%以上。相比于直喷汽油发动机,增压直喷柴油机的油耗最高可降低26%。第二,排放少、动力好、耐用。排放少,经过多年的发展及改进,柴油乘用车与同排量的汽油机相比,排出的二氧化碳、氮氢化合物和其它有害气体低45%;工作性能高,动力好,现代柴油机采用先进技术,其震动和噪音远较传统的低;耐用,柴油机的耐用性已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其使用寿命远远超过汽油机。柴油的熔点较汽油较高,当环境温度降低后,柴油变得浑浊,黏度增大,流动性、雾化效果变差,滤清器中出现析蜡和结冰现象,堵塞滤网,管路等,造成启动困难等故障。实验证明当环境温度低于4℃时,对柴油进行适当加热,不仅可以改善其流动性,优化喷雾质量,使柴油的燃烧充分,节能减排。更能促进柴油中的杂质沉淀、滤除,从而使供入柴油机喷射系统的柴油更纯净,减轻柴油机喷射系统精密元件的磨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现有的一些专利技术也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申请号为201020516077.1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油加热器,属于机动车燃油系统的配套装置,包括整体加工而成的横截面为矩形的四棱形金属筒体、带温控电路的加热器及电源电路。筒体内设有等间隔的夹层,加热源为PTC,分三个加热单元,筒体的两端口均具有对外密封性堵墙。各加热单元连接完成由螺纹外接头的引线短管将引线引出与电源引线连接在一起。引线短管设在筒体的一端口上。此技术需外接电源以筒体为加热介质,间接加热柴油,使进入油泵中的柴油保持在7℃~24℃之间,解决了冬季柴油车行驶时发生的柴油结蜡问题。但三层加热单元的结构复杂,可靠性不高;安装复杂,不宜与滤清器配套使用。申请号为201020117525.0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油加热器。在三通调节阀体与燃油加热器壳体之间配装进水管,该进水管将三通调节阀体与燃油加热器壳体相互连通。进水孔和排水孔分别与进水管和发动机热水直排管开闭配合,发动机热水输入管与阀芯内腔连通。回水管与燃油加热器壳体内腔连通;在热燃油出油管上配装温度传感器,数显温度计与温度传感器连通。作业使用时,将发动机热水输入管与发动机冷却热水连通,将发动机热水直排管和回水管与发动机冷却系统接通,冷燃油输入管与发动机燃油箱接通,热燃油出油管与发动机燃油泵连通。本专利技术虽然解决了发动机正常使用时,燃油温度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一缺点,增强了柴油的流动性,但是作业时因受到水温的影响,启动时间较长,并且安装复杂需专业安装,不易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柴油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具有加热速度快、体积小、便于安装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柴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圆盘状,所述外壳上设有内腔,下散热电极片固定在所述内腔内,所述下散热电极片的一端与第一电极柱连接,PTC加热片位于下散热电极片与上散热电极片之间,上散热电极片的一端与温度控制器的一个引脚连接,温度控制器的另一个引脚通过电极连接片与第二电极柱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延伸至所述外壳外,并与外壳固定,所述下散热电极片、PTC加热片和上散热电极片为圆环形,下散热电极片、PTC加热片和上散热电极片通过弹簧压片和螺钉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腔中,所述外壳的内腔上设有过油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通过其外侧设置的连接器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与连接器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与连接器之间灌装有环氧树脂。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上设有温度控制器安装座,所述温度控制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温度控制器安装座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外壳的上侧面设有密封筋,下侧面设有密封圈安装槽,用于与其它部件实现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上设有固定柱,用于固定和定位器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弹簧压片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加热器整体为圆盘状,体积小,容易安装,且加热器内的加热组件为圆环形,加热面积大,升温速度快,使用方便。加热组件通过弹簧压片和螺钉固定,固定牢固,并通过设置多个密封件,可实现良好的密封连接,确保产品良好的气密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壳2、下散热电极片3、第一电极柱4、PTC加热片5、上散热电极片6、温度控制器7、电极连接片8、第二电极柱9、弹簧压片10、过油孔11、连接器12、O型密封圈13、温度控制器安装座14、密封筋15、密封圈安装槽16、固定柱17、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柴油加热器,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为圆盘状,所述外壳1上设有内腔,下散热电极片2固定在所述内腔内。所述下散热电极片2的一端与第一电极柱3连接,PTC加热片4位于下散热电极片2与上散热电极片5之间,上散热电极片5的一端与温度控制器6的一个引脚连接,温度控制器6的另一个引脚通过电极连接片7与第二电极柱8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柱3和第二电极柱8用于接电源的正负极。所述外壳1的内腔上设有温度控制器安装座13,所述温度控制器6通过螺钉17固定在所述温度控制器安装座13上。所述第一电极柱3和第二电极柱8延伸至所述外壳1外,并与外壳1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柱3和第二电极柱8通过其外侧设置的连接器11与所述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柱3和第二电极柱8与连接器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12,并灌装有环氧树脂。所述下散热电极片2、PTC加热片4和上散热电极片5为圆环形,下散热电极片2、PTC加热片4和上散热电极片5通过弹簧压片9和螺钉17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柴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为圆盘状,所述外壳(1)上设有内腔,下散热电极片(2)固定在所述内腔内,所述下散热电极片(2)的一端与第一电极柱(3)连接,PTC加热片(4)位于下散热电极片(2)与上散热电极片(5)之间,上散热电极片(5)的一端与温度控制器(6)的一个引脚连接,温度控制器(6)的另一个引脚通过电极连接片(7)与第二电极柱(8)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柱(3)和第二电极柱(8)延伸至所述外壳(1)外,并与外壳(1)固定,所述下散热电极片(2)、PTC加热片(4)和上散热电极片(5)为圆环形,下散热电极片(2)、PTC加热片(4)和上散热电极片(5)通过弹簧压片(9)和螺钉(17)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内腔中,所述外壳(1)的内腔上设有过油孔(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为圆盘状,所述外壳(1)上设有内腔,下散热电极片(2)固定在所述内腔内,所述下散热电极片(2)的一端与第一电极柱(3)连接,PTC加热片(4)位于下散热电极片(2)与上散热电极片(5)之间,上散热电极片(5)的一端与温度控制器(6)的一个引脚连接,温度控制器(6)的另一个引脚通过电极连接片(7)与第二电极柱(8)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柱(3)和第二电极柱(8)延伸至所述外壳(1)外,并与外壳(1)固定,所述下散热电极片(2)、PTC加热片(4)和上散热电极片(5)为圆环形,下散热电极片(2)、PTC加热片(4)和上散热电极片(5)通过弹簧压片(9)和螺钉(17)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内腔中,所述外壳(1)的内腔上设有过油孔(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柱(3)和第二电极柱(8)通过其外侧设置的连接器(11)与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水杉姜海波赵玲王文勇路凯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