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004122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它的各组分的摩尔比为:钼酸铵1mol、硫化钠1~1.2mol、硝酸铋 1mol;其制备是将钼酸铵溶于蒸馏水中,加入硫化钠,在室温下搅拌30min,直至溶液呈透明浅黄色;用盐酸缓慢滴入上述溶液至pH值,搅拌后将硝酸铋加入上述溶液中,出现棕色溶液,搅拌;将棕色溶液在70oC下回流,直至反应液呈棕黄色过滤,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产物,烘干而得到的;加入有机难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相同质量1:1~10倍的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缓慢搅拌进行有机污染物物理吸附移除,静置进行化学催化降解反应,最后离心分离出近常温降解催化剂,完成有机难降解废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盐复合物,特别涉及Mo/S/BiOCl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有机难降解废水的排放量剧增,由此而带来的水质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问题。有机难降解废水主要来自于毛纺、制药、印染、油漆、石化及精细化工、食品等多种行业。其特点是成分复杂,含有如硝基苯类、苯胺类、酚类等各种不同的生物毒害物质,COD、色度、盐分和有毒难降解物质含量高,混合废水的BOD5/CODCr很低(<0.2),远小于业界公认的较难生化值0.3和不易生化值0.25。同时,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中污染物分散状态可分为三类:粗分散系、胶态分散系和高分散系。粗分散系颗粒D为0.2~200um,如涂料、纤维杂质等。胶态分散系颗粒D为1~500nm,如分散染料、大部分高分子化合物等。高分散系颗粒在0.05~1.5nm,如活性染料、小分子有机物及部分无机物。上述污染物,除高分散系不易形成胶体颗粒外,大部分以胶体状态或悬浮、乳液状态存在于污水中。粗分散系颗粒和胶态分散系颗粒是废水中COD浓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到了废水中COD总浓度的70%~90%甚至更多,是这类废水难生物降解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外处理有机难降解废水的主要方法有光催化降解法、生物降解法、电催化降解法、超声降解法和超声-光催化降解法等。其中又以TiO2为光催化剂的降解途径最为成功。然而,TiO2作为一种宽带半导体(带隙能Eg=3.12eV),仅对波长小于387nm的紫外光吸收响应,而到达地面的太阳光中这一波段的能量尚不足5%,与此同时,可见光部分占太阳光的45%以上,这就使TiO2在实际应用中大受限制。本专利技术为弥补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提出近常温热激发途径实现有机污染物降解的思路,即合成对温度敏感的近常温降解催化剂,利用环境中的热源寻求一种不依赖光响应的催化降解方式-近常温催化降解,以期为有机难降解废水的无害化处理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即形成金属盐钼酸铵、硫化钠、硝酸铋及Cl-的复合物。采用加热回流的方法,通过Mo掺杂改变S/BiOCl的形貌。Mo掺杂S/BiOCl粉体的特性是硫和氯氧化铋之间形成氯化铋,Mo的掺入增大了比表面积,使其活性增大,进而提高催化能力。在较温和的条件下,Mo掺杂S/BiOCl近常温催化剂呈球形,球体的直径为90~120nm,并附着一些微小颗粒。其制备和应用过程简单,成本低,效率极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是金属盐钼酸铵、硫化钠、硝酸铋及Cl-形成的复合物,它的各组分的摩尔比为:钼酸铵1mol、硫化钠1~1.2mol、硝酸铋1mol。一种制备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将1mol钼酸铵溶于50mL蒸馏水中,加入1~1.2mol的硫化钠,在室温下搅拌30min,直至溶液呈透明浅黄色;B、用0.01M的盐酸缓慢滴入上述溶液至pH值7~10,搅拌1h。然后将1mol硝酸铋加入上述溶液中,出现棕色溶液,搅拌3h;C、将棕色溶液在70℃下回流10h,直至反应液呈棕黄色,过滤,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产物各3次,在60℃下烘干,即得到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一种使用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有机难降解废水处理时,加入有机难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相同质量1:1~10倍的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在30~45℃下,20~30转/分缓慢搅拌2~5h进行有机污染物物理吸附移除,静置30~60h进行化学催化降解反应,最后离心分离出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完成有机难降解废水处理。制备的Mo/S/BiOCl复合近常温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吸附和降解有机废水的效果。加入有机难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相同质量1:1~10倍的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在30~45℃下,20~30转/分缓慢搅拌2~5h进行有机污染物物理吸附移除,静置30~60h进行化学催化降解反应,最后离心分离出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完成有机难降解废水处理。在不同温度和浓度下进行降解试验,催化剂在应用过程中没有离子溶出的现象,说明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了高活性、高稳定性的近常温降解催化剂。综合以上结果,本专利技术制备的Mo/S/BiOCl复合近常温催化剂具有以下的优点:①制备和使用过程简单,有利于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应用;②对于各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③在降解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可以回收利用,不产生二次污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将1mol钼酸铵溶于50mL蒸馏水中,加入1mol的硫化钠,在室温下搅拌30min,直至溶液呈透明浅黄色。用0.01M的盐酸缓慢滴入上述溶液至pH值7,搅拌1h。然后将1mol硝酸铋加入上述溶液中,出现棕色溶液,搅拌3h。将棕色溶液在70℃下回流10h,直至反应液呈棕黄色,过滤,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产物各3次,在60℃下烘干,即得到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取含亚甲基蓝10mg/L的有机难降解废水100L,加入亚甲基蓝相同质量,即1000mg的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在30℃下,30转/分缓慢搅拌5h进行有机污染物物理吸附移除;在30℃下,静置60h进行化学催化降解反应,最后离心分离出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完成含亚甲基蓝有机难降解废水处理。经检测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为98.3%以上。实施例2:将1mol钼酸铵溶于50mL蒸馏水中,加入1.2mol的硫化钠,在室温下搅拌30min,直至溶液呈透明浅黄色。用0.01M的盐酸缓慢滴入上述溶液至pH值10,搅拌1h。然后将1mol硝酸铋加入上述溶液中,出现棕色溶液,搅拌3h。将棕色溶液在70℃下回流10h,直至反应液呈棕黄色,过滤,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产物各3次,在60℃下烘干,即得到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取含苯胺50mg/L的有机难降解废水100L,加入苯胺相同质量10倍,即50000mg的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在45℃下,20转/分缓慢搅拌2h进行有机污染物物理吸附移除;在45℃下,静置30h进行化学催化降解反应,最后离心分离出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完成含苯胺有机难降解废水处理。经检测对苯胺的去除率为89.7%以上。实例3:将1mol钼酸铵溶于50mL蒸馏水中,加入1.1mol的硫化钠,在室温下搅拌30min,直至溶液呈透明浅黄色。用0.01M的盐酸缓慢滴入上述溶液至pH值8,搅拌1h。然后将1mol硝酸铋加入上述溶液中,出现棕色溶液,搅拌3h。将棕色溶液在70℃下回流10h,直至反应液呈棕黄色,过滤,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产物各3次,在60℃下烘干,即得到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取含硝基苯100mg/L的有机难降解工业废水100L,加入硝基苯相同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是金属盐钼酸铵、硫化钠、硝酸铋及Cl‑形成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各组分的摩尔比为:钼酸铵 1mol、硫化钠 1~1.2mol、硝酸铋 1mo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o/S/BiOCl复合近常温降解催化剂,是金属盐钼酸铵、硫化钠、硝酸铋及Cl-形成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各组分的摩尔比为:钼酸铵1mol、硫化钠1~1.2mol、硝酸铋1mol;所述的近常温为30~45oC;其制备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将1mol钼酸铵溶于50mL蒸馏水中,加入1~1.2mol的硫化钠,在室温下搅拌30min,直至溶液呈透明浅黄色;B、用0.01M的盐酸缓慢滴入上述溶液至pH值7~10,搅拌1h;然后将1mol硝酸铋加入上述溶液中,出现棕色溶液,搅拌3h;C、将棕色溶液在70oC下回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丁凤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