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胶筒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0403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胶筒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中胶筒模具,包括上模、中模、下模、上模芯、中模芯、下模芯,所述上模、中模、下模均为环形立体结构,所述中模设置于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上模设置于所述中模的顶部,所述上模、中模、下模共同围成第一腔体,所述上模芯、中模芯、下模芯沿竖直方向从上往下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上模、中模、下模、上模芯、中模芯、下模芯共同围成用于中胶筒成型的环形腔体。改善了现有的中胶筒成型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胶筒成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胶筒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是指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现有的胶筒主要通过上下模具形成目标胶筒形状大小一致的腔体,再通过注塑成型,因此,存在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胶筒模具。以改善现有的中胶筒成型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种中胶筒模具,包括上模、中模、下模、上模芯、中模芯、下模芯,所述上模、中模、下模均为环形立体结构,所述中模设置于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上模设置于所述中模的顶部,所述上模、中模、下模共同围成第一腔体,所述上模芯、中模芯、下模芯沿竖直方向从上往下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上模、中模、下模、上模芯、中模芯、下模芯共同围成用于中胶筒成型的环形腔体。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包括水平部、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为环形结构,所述竖直部为管形结构,所述竖直部的上端与所述水平部内环边缘连接,所述竖直部的下端的形状与所述中胶筒的顶部形状匹配,所述水平部的底面与所述中模的顶面贴合,所述竖直部的外壁与所述中模的内壁贴合。通过上述上模的结构设置,使得上模可以很好地与中模配合,管型结构的竖直部的内壁也能与上模芯的外壁很好的贴合,使得第上模与中模之间连接紧密且方便。进一步地,所述中模的内壁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安装槽,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槽与所述上模的底部配合。通过第一环形安装槽的槽体结构可以使得中模的顶部与上模的下部能够很好地、方便地贴合在一起,并且中模对上模具有限位的作用,上模的下部安装于上模芯的外壁与第一环形安装槽的侧壁围成的腔体内,上模芯的外壁与第一环形安装槽的侧壁卡紧了上模的下部,使得上模与中模之间的贴合更稳固且不易移动,从而组合成中胶筒模具后,制取的中胶筒的尺寸更标准。进一步地,所述下模的顶部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中模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第二环形安装槽配合。下模设置的环形凸起与中模设置的第二环形安装槽的卡紧配合,使得中模的底部与下模的顶部充分的贴合,同时,中模与下模之间起到相互限位的作用,从而使得二者安装成为一个整体时,在水平方向上不易相互移动。进一步地,所述上模芯为圆柱状,所述上模芯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环形安装槽,所述下模芯的顶部设置有第四环形安装槽,所述第三环形安装槽与第四环形安装槽位置对应,所述第三环形安装槽围成的区域为一个圆台,所述下模芯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圆台配合的凹槽。通过第三环形安装槽、第四环形安装槽对应形成一个腔体用于卡紧中模芯,使中模芯不会相对上模芯、下模芯移动,圆台与凹槽的配合使得,上模芯与下模芯之间也能很好地贴合,形成的整个中胶筒模具的结构也更加稳固。进一步地,所述上模芯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腔体,所述下模芯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腔体。通过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的设置,使得上模芯与下模芯的质量减轻,方便上模芯与下模芯的安装、拆卸,同时,第二腔体的设置也更便于上模芯的提拿,进一步地,这种设置也使得制造上模芯、下模芯的材料减少,节约了制造成本。进一步地,所述下模芯的外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五环形安装槽,所述第五环形安装槽与下模的内侧配合。第五环形安装槽与下模的内侧配合卡紧,使得二者之间不易相互移动,避免影响环形腔体的形状,并且通过这种配合,能牢牢固定住下模芯,使得下模芯不会在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形成的用于中胶筒成型的环形腔体的形状能达到设定的形状,且模具部件之间的相互贴合也比较稳定。进一步地,所述中模芯包括多个弧形模芯块,所述多个弧形模芯块共同形成环形结构,相邻两个弧形模芯块之间设置有间隙。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加工完成中胶筒后,与中胶筒相卡的中模芯的多个弧形模芯块可以向中间移动,从而使得中模芯可以很好地从中间筒的内部取出。进一步地,所述中模对应的与所述上模的底面贴合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溢流孔。用于加工成型的胶体的量不容易刚好合适,因此通常会加入胶体量会略多于实际需要的胶体量,因此,通过上述多个溢流孔的设置,使得成型过程中多余的胶体量可以通过模具部件连接处的缝隙进入多个溢流孔中,避免了因环形腔体内的胶体量过多而挤压模具松动变形情况的发生,从而使得形成的中胶筒形状更加标准。进一步地,所述上模、中模、下模、上模芯、中模芯、下模芯均由45号钢制成。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用钢,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成型,经过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因此,模具的材料采用45号钢,有利于模具的加工成型,并且经过热处理后能够获得较高的硬度以及耐磨度,使得成型的模具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通过多块模具部件组合形成所需中胶筒匹配的环形腔体,且模具部件之间直接相互配合卡紧,整个模具组装简单方便,通过硫化机将胶体放入环形腔体内加热后,自然成型。这种方式不用注塑成型,因此,简化了操作,使得整个中胶筒成型的操作更方便快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中胶筒模具所要制取的中胶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中胶筒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中胶筒模具的上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中胶筒模具的中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中胶筒模具的下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中胶筒模具的上模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中胶筒模具的下模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中胶筒模具的中模芯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中胶筒模具的中模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汇总:中胶筒100 ;胶筒凹槽110 ;上模200 ;水平部210 ;竖直部220 ;中模300 ;第一环形安装槽310 ;第二环形安装槽320 ;外壁凹槽330 ;溢流孔340 ;下模400 ;环形凸起410 ;上模芯500 ;第三环形安装槽510 ;圆台520 ;第二腔体530 ;中模芯600 ;外壁环形凸起610 ;下模芯700 ;第四环形安装槽710 ;凹槽720 ;第三腔体730 ;第五环形安装槽740 ;环形腔体8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中胶筒模具主要用于特定形状的中胶筒的成型,参考附图1,中胶筒100为一环形的筒状结构,中胶筒100的内壁设置有一个胶筒凹槽110,从而使得加工难度增加。本实施例通过不同的模具部件组合形成与中胶筒100的整体形状一致的腔体,并且模具部件之间的配合安装拆卸都比较简单方便。参考附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胶筒模具,包括上模200、中模300、下模400、上模芯500、中模芯600、下模芯700。上模200、中模300、下模400均为环形立体结构,中模300设置于下模400的顶部,上模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胶筒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中模、下模、上模芯、中模芯、下模芯,所述上模、中模、下模均为环形立体结构,所述中模设置于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上模设置于所述中模的顶部,所述上模、中模、下模共同围成第一腔体,所述上模芯、中模芯、下模芯沿竖直方向从上往下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上模、中模、下模、上模芯、中模芯、下模芯共同围成用于中胶筒成型的环形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代军黄俊明何运清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长江液压密封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