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油气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23948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3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采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油气水分离器。其包括上罐体、下罐体和电极组件;上罐体与下罐体通过进液管连通;电极组件设置在下罐体内;上罐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开孔隔板和排气口;进料口设置在上罐体的一端;排气口设置在上罐体的另一端;开孔隔板设置在上罐体内部;下罐体上设置有排水口和出油口;排水孔设置在下罐体的下部;出油口设置在下罐体的上部;进液管的一端连通上罐体的下部,另一端穿过电极组件连通下罐体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气液分离与油水分离分开处理结构,使油水分离中没有气体,保证了高压静电场的安全、平稳的运行;减少气液分离的空间,增加了油水分离的空间,从而提高了油水分离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油气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原油采出液从油田开采出来后,含有水、天然气,在运输前需要进行脱水、脱气处理,处理后的净化原油和天然气作为产品分别进行外输,分离出来的水可以作为油井的回注水。油田采出液的分离一般采用三相分离器和电脱水器进行处理,但随着油田采出液含水量的增加,三相分离器处理后的原油含水量仍然过高,过高的原油进入电脱水器,会造成电脱水器内的电极之间发生短路而无法正常工作,影响着油田外输原油含水量不达标的情况发生。现有常规的三相分离器主要结构是原油从罐体的一端进入,通过气液预分离或直接喷入罐内,罐体上部为气液分离空间,下部为油水分离空间,内部设置有聚结板或梳气板,通过重力沉降分离的方式进行油气水的分离。这样的设置,会存在很多问题,如:(I)气液分离空间占用大,影响油水分离的效果;(2)水平流动截面小导致流速过快,小水滴沉降时间长;(3)聚结板破乳效果差,小水滴聚结成大水滴速度慢。而电脱水器的主要结构是罐内设置有电极板,电极板之间形成电场,含水原油经过电场时,利用电场对细小水滴的聚结作用,进行脱水,但当含水量过高的原油进入电场时,因导电率大造成电极板之间短路,无法建立电场,从而降低脱水效果。因而对于高含水的原油或油田采出液,一般需要多级三相分离器和电脱水器进行脱水才能满足原油含水要求,因而分离设备数量多、占地面积增大,加大了工程的投资费用,尤其是海上平台影响较大。近年来,人们针对常规三相分离器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些新型结构的三相分离器。现在的新型结构三相游离水分离器,包括卧式罐体、气液旋流分离器。罐体内设有进液隔板,进液隔板将罐体分成气液分离区域与油水分离区域。油水分离区域的上部设有分布槽,分布槽的下方设有竖挂板式电极。现在的这种三相游离水分离器也有很多的缺点,如:(I)结构复杂,内构件占罐内空间大,影响油水分离和气液分离的效果;⑵油水混合物从分布槽底部的分散通孔流出后在油水分离区域自上而下流动并在竖挂板式电极的电场区域进行油水分离;由于流动方向与水滴沉降方向一致,影响了油水分离效果;(3)油水分离过程中流动不平稳,存在扰流问题。出口管位于封头上,油水混合物的流动由分散孔流出后自上而下流动,经过电场后,然后水平流动绕过出液隔板的下端到达出口,会与下部含水的原油进行掺混,影响油水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油气水分离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油气水分离器,包括上罐体、下罐体和电极组件; 所述上罐体与所述下罐体通过进液管连通;所述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下罐体内;所述上罐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开孔隔板和排气口 ;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上罐体的一端;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所述上罐体的另一端;所述开孔隔板设置在所述上罐体内部,将所述上罐体内部分隔为两个连通的腔体;所述下罐体上设置有排水口和出油口;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所述下罐体的下部;所述出油口设置在所述下罐体的上部;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上罐体的下部,另一端穿过所述电极组件连通所述下罐体的下部;所述上罐体内设置有旋流管;所述旋流管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旋流管上设置有与所述上罐体连通的出气口 ;所述旋流管上还设置有下端出口,用于排出没有分离的油液。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口靠近所述上罐体的内部的一端设置有除沫丝网,用于进一步过滤分离出来的气体。进一步的,多功能油气水分离器还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与所述电极组件连接,用于稳定所述电极组件的电压。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绝缘电极层、接地金属电极层、金属电极层和接地电极层。进一步的,所述下罐体内设置有进液分布器;所述进液分布器与所述进液管连通; 所述进液分布器设置在所述下罐体内部的下部。进一步的,所述下罐体内设置有收油管;所述收油管设置在所述下罐体内部的上部;所述收油管与所述出油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上罐体上设置有压力计,用于监测所述上罐体内的压力。进一步的,所述上罐体上设置有液面计。进一步的,所述下罐体上设置有界位计。进一步的,所述下罐体远离所述上罐体的一侧设置有底座。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油气水分离器,在上罐体内通过开孔隔板进行气液分离,在下罐体内通过电极组件进行油水分离,使气液分离与油水分离分开处理结构,使油水分离中没有气体,保证了高压静电场的安全、平稳的运行;有效地提高了气液分离、油水分离的效率,具有三相分离器、电脱水器两者合一的功能和效果,可以减少设备投资和设备规模;减少气液分离的空间,增加了油水分离的空间,从而提高了油水分离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油气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功能油气水分离器的电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罐体2:进料口3:旋流管4:出气口5:开孔隔板6:压力计7:除沫丝网8:排气口9:液面计10:变压器11:出油口12:出液口13:收油管14:电极组件 15:界位计16:排水口17:进液管18:进液分布器19:底座20:下罐体21:下端出口22:气液液面23:油水界位 14-1:绝缘电极层14-2:接地金属电极层14-3:金属电极层 14_4:接地电极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附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油气水分离器,包括上罐体1、下罐体20和电极组件14 ;上罐体I与下罐体20通过进液管17连通;电极组件14设置在下罐体20内;上罐体I上设置有进料口 2、开孔隔板5和排气口 8 ;进料口 2设置在上罐体I的一端;排气口 8设置在上罐体I的另一端;开孔隔板5设置在上罐体I内部,将上罐体I内部分隔为两个连通的腔体;下罐体20上设置有排水口 16和出油口 11 ;排水孔设置在下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油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罐体、下罐体和电极组件;所述上罐体与所述下罐体通过进液管连通;所述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下罐体内;所述上罐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开孔隔板和排气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上罐体的一端;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所述上罐体的另一端;所述开孔隔板设置在所述上罐体内部,将所述上罐体内部分隔为两个连通的腔体;所述下罐体上设置有排水口和出油口;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所述下罐体的下部;所述出油口设置在所述下罐体的上部;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上罐体的下部,另一端穿过所述电极组件连通所述下罐体的下部;所述上罐体内设置有旋流管;所述旋流管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旋流管上设置有与所述上罐体连通的出气口;所述旋流管上还设置有下端出口,用于排出没有分离的油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国崔新安申明周汪实彬曹振兴李春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