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埋小间距岩土隧道施工的大管棚注浆用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5496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1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浅埋小间距岩土隧道施工的大管棚注浆用连接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浅埋小间距岩土隧道施工的大管棚注浆用连接结构,包括大管棚、固定连接于所述大管棚一端的止浆板、与所述止浆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大管棚相通连接的连接管、与所述连接管相通连接且用于连接注浆泵的闸阀;所述大管棚中空且侧壁设有多个注浆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实现注浆操作以提高大管棚与岩体的结合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浅埋小间距岩土隧道施工的大管棚注浆用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或为了减少征地和拆迀,采用浅埋、小间距隧道方案,不仅能很好地解决地形的限制,减少土石方的开挖及回填方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而且能减少征地拆迀的成本,降低爆破影响的范围。在施工当中,往往需要对大管棚进行注浆,以加强大管棚与岩体的结合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浅埋小间距岩土隧道施工的大管棚注浆用连接结构,能有效实现注浆操作以提高大管棚与岩体的结合强度。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浅埋小间距岩土隧道施工的大管棚注浆用连接结构,包括大管棚、固定连接于所述大管棚一端的止浆板、与所述止浆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大管棚相通连接的连接管、与所述连接管相通连接且用于连接注浆泵的闸阀;所述大管棚中空且侧壁设有多个注浆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止浆板与所述大管棚焊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止浆板中部具有螺纹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螺纹孔密封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连接管与所述闸阀丝扣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连接管为镀锌钢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大管棚由至少两节分管相连形成;所述相邻分管之间套接有内衬管;所述内衬管与所述分管的套接处焊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平行于所述大管棚轴向方向,相邻注浆孔之间的间距为500mmo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止浆板为2mm钢板;且所述螺纹孔的孔径为20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大管棚的内径为108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内衬管的外径为89mm。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施;结合注浆泵能有效将浆液通过闸阀、连接管经大管棚渗入岩体。【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大管棚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止浆板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示注浆用连接结构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分管连接示意图。图中,1、大管棚,11、注浆孔,12、分管,2、止浆板,21、螺纹孔,3、连接管,4、闸阀,5、内衬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浅埋小间距岩土隧道施工的大管棚注浆用连接结构,包括大管棚1、固定连接于大管棚I 一端的止浆板2、与止浆板2固定连接且与大管棚I相通连接的连接管3、与连接管3相通连接且用于连接注浆泵的闸阀4 ;大管棚I中空且侧壁设有多个注浆孔11。止浆板2与大管棚I焊接;止浆板2中部具有螺纹孔21 ;连接管3与螺纹孔21密封连接;连接管3与闸阀4丝扣连接;连接管3为镀锌钢管。大管棚I由至少两节分管12相连形成;相邻分管12之间套接有内衬管5 ;内衬管5与分管12的套接处焊接。平行于大管棚I轴向方向,相邻注浆孔11之间的间距为500mm ;止浆板2为2mm钢板,且螺纹孔21的孔径为20mm ;大管棚I的内径为108mm ;内衬管5的外径为89mm。浅埋小间距岩土隧道施工方法,包括 (1)测量放线,使用全站仪精确放样,包括大管棚放样、超前小导管放样、每循环开挖轮廓线放样、初期支护放样及后续混凝土施工立模测量; (2)洞口段明挖及支护: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明挖,进行刷坡和采用大管棚及钢拱架形成的洞脸支护,以形成明洞,包括进行大管棚超前预加固,及超前小导管施工; 所述大管棚超前预加固包括平行管棚超前预加固及开挖线管棚超前预加固; 所述平行管棚超前预加固采用多根平行分布的大管棚,视为第一大管棚,且第一大管棚与隧道顶部之间的距离为0.8-1.2m,第一大管棚延隧道开挖方向呈向上倾斜状态,倾斜角度为1-3度,第一大管棚头部外露并用连接件连成一体,并进行预注浆,从而使第一大管棚与钢拱架、山岩形成整体受力; 所述开挖线管棚超前预加固采用大管棚沿开挖线均匀分布,此类大管棚视为第二大管棚;所述第二大管棚与开挖线之间的间距大于0.3m,第二大管棚延隧道开挖方向呈向上倾斜状态,倾斜角度为1-3度,并进行预注浆,从而使第二大管棚与钢拱架、山岩形成整体受力; 所述超前小导管施工采用沿开挖线分布的小导管,小导管与开挖线之间的间距为0.08-0.12m,且小导管沿开挖线间隔30-50cm均匀布置,且向外倾斜,其倾角为10-15°,对于容易坍塌地段当加大倾角,并进行预注浆; 所述第一大管棚呈中空状,且侧壁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二大管棚与小导管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大管棚的结构一致,且所述小导管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大管棚。前后排所述第二大管棚在水平方向上的搭接长度为2-3m。所述第一大管棚与所述第二大管棚采用108mm*6mm无缝钢管,所述第一大管棚与所述第二大管棚尾部都焊上止浆板,止浆板采用2cm钢板制作,中间钻有Φ20πιπι带螺纹的小孔,以备注浆时用,止浆板与注浆泵之间用管接器相连,管接器由Φ20闸阀和长1cm的Φ 20mm的镀锌钢管制作而成,镀锌钢管两边加工成丝扣。大管棚超前预加固施工时,需要进行钻孔以安插大管棚,钻孔时,根据设计好的管棚位置进行钻孔,并随时用测斜仪量测角度和钻进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浅埋小间距岩土隧道施工的大管棚注浆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管棚(1)、固定连接于所述大管棚(1)一端的止浆板(2)、与所述止浆板(2)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大管棚(1)相通连接的连接管(3)、与所述连接管(3)相通连接且用于连接注浆泵的闸阀(4);所述大管棚(1)中空且侧壁设有多个注浆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贵荣何展区潘太朋汪运愉谢后庆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井巷建设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