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伟雄专利>正文

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赛络纺纱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24303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20:43
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赛络纺纱方法与装置,在环锭细纱机上,二组纤维从前罗拉钳口平行输出,进入前罗拉钳口输出侧的气流通道孔中,在气流通道孔口的边缘集束,在气流通道孔内,二组纤维束汇聚,在加捻卷绕机构的作用下,并合加捻成纱,气流通道孔吸入口孔的大小,随纺纱与断头二种状态的不同而变化,在断头时,吸入口孔变大,便于纤维须条被气流及时、顺利吸走,纺纱时吸入口孔变小,其装置中的纤维吸聚机构由下腹座、左上腹盖、右上腹盖、左内腹、右内腹、左吸口导纱器、右吸口导纱器、出纱口导纱器、左甲壳、右甲壳、左甲壳肖轴、右甲壳肖轴、前滑纱板、后滑纱板、支架、负压气管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赛络纺纱方法与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纺纱
,涉及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赛络纺纱方法与装 置。
技术介绍
纱线长毛羽是纱线的有害疵点,为了在环锭细纱加工工序中细消除有害长毛羽, 人们针对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的集聚与捻合,提出了多种纺纱方法:紧密纺--在纤维 输出前罗拉,进入加捻区前,利用气流把纤维须条,集合在一个多孔的表面上,因负压气流 吸力作用被聚集,缩小钳口处纤维须条宽度,降低毛羽;赛络纺--在细纱机上喂入两根保 持一定间距的粗纱,经牵伸后,由前罗拉输出这两根单纱须条,由于捻度的传递而使单纱须 条上带有少量的捻度,拼合后被进一步加捻成类似合股的纱线,达到降低毛羽效果;赛络菲 纺--在赛络纺基础上变化,在环锭细纱机将一根长丝与另一根牵伸后的短纤维须条交捻 成纱,减少毛羽;索罗纺纱--在前罗拉下加装一个表面有许多沟槽的分割罗拉,利用沟槽 将前钳口下输出的扁平须条分割成许多窄条,这些纤维窄条由于捻度传递而围绕自身捻心 回转,带有小量捻度,再被汇聚加捻,形成类似多股纱条捻成的缆绳纱;喷气纺--利用喷 射气流对牵伸后纤维条施行假捻时,纤维条上一些头端自由纤维包缠在纤维条外围;赛络 紧密纺--以紧密纺为基础,配以赛络纺特色,该方法存在着使用网格圈所产生的不利因 素缺陷,存在着集聚区与前罗拉钳口之间、出钳口后二组纤维捻合三角区存在非气流集束 控制区缺陷,存在着二组纤维集聚点间距偏大,与捻合点形成较大的合捻三角,不利于控制 毛羽的缺陷;负压吸入式气流纺是本人提出的一种纺纱方法的一个新思路--利用负压气 流,即时将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吸入纺纱通道聚集加捻成纱,在这方法思路下,通过实验 发现,采用单组粗纱牵伸后吸入式纺纱,在钳口加捻三角区,存在着捻度的传递快于气流对 纤维的集聚问题,不利于长毛羽的减少,采用Y型双通吸嘴,吸嘴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纺纱 时存在吸入口与内腔易堵塞,生头操作困难,采用多组气源,纺纱耗气量大,能耗加大,如何 改良、改善吸入式紧密纺方法与装置,使其具备正常生产的稳定性,更好的毛羽控制性、断 头时的吸棉功能,接头时的易操作功能、制造时的易加工要求、使用时的低能耗要求、改造 时的低成本要求,是负压吸入式纺纱这一全新纺纱技术成败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赛络纺纱方法,用于消除纱 线毛羽产生的多种不利因素,同时可减小纺纱能源消耗。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赛络纺纱装置,用于 实现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赛络纺纱方法。 -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赛络纺纱方法,在环锭细纱机上,二组纤维从前罗 拉钳口保持一定间距、平行输出,受到气流引导与纤维自身的牵引,进入前罗拉钳口输出侧 的气流通道孔中,气流通道孔与具有负空气压的管道相通,外界的空气通过气流通道孔向 内流入,由短纤维构成的纤维组在气流与纺纱张力的作用下,在气流通道孔口的边缘集束, 在气流通道孔内,二组纤维束汇聚,在加捻卷绕机构的作用下,并合加捻成纱,经出纱孔被 引走,方法中,前罗拉输出的二组纤维均是短纤维须条,或者前罗拉输出的二组纤维一组是 短纤维须条、一组是长丝,二组纤维从同一个气流通道孔进入,气流通道孔进口端内孔水平 方向的宽度,小于前罗拉钳口平行输出二组纤维的内侧边沿间距,二组纤维在气流的吸引 与纤维自身的牵引下,分别沿气流通道孔口内侧横向的两边沿进入,短纤维须条形态的纤 维组在气流通道孔口的边沿集束,进入气流通道孔内的二组纤维,在纱线捻回的传递下,在 通道内交会捻合,其捻合点位于气流通道孔内,吸入纤维的气流通道孔,其吸入口孔的大 小,随纺纱与断头二种状态的不同而变化,吸入口孔的大小变化,受断头检测机构的检测信 号控制,检测信号通过电磁转换成机械动作,执行机构控制孔径变化,在断头时,吸入口孔 变大,便于纤维须条被气流及时、顺利吸走,纺纱时吸入口孔变小,利于二组纤维近距离集 聚后,相互捻合,减少纱线毛羽的产生,同时减少纺纱时气流量的消耗,降低能耗,纱线通过 吸聚器的纺纱通道采用全开口、可封闭方式,生头引纱可直接嵌入纺纱通道。 负压气流吸入式赛络纺纱方法中,在前罗拉钳口至二组纤维束捻合点,纤维须条 全程受气流的引导、二组纤维须条在气流通道孔口的边沿分别集束后再捻合,前罗拉钳口 至捻合点的距离小于纤维须条中纤维的主体长度,前罗拉钳口至捻合点的纤维须条不产生 牵伸效果,气流方向与纤维须条长度方向一致,气流对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中的单纤维 起到引直作用,构成单纱的二组纤维是成股纱状结构捻合。 负压气流吸入式赛络纺纱方法中,纺纱时,纤维须条的集聚与断头时纤维须条吸 走,共用一个气源与吸聚装置。 -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赛络纺纱装置,装置是由环锭纺罗拉牵伸机构、纤 维吸聚系统、卷绕加捻机构、断头检测系统与甲壳控制系统组成,所述的环锭纺罗拉牵伸机 构,采用现有公开技术的环锭赛络纺细纱机所用的罗拉牵伸机构,所述的卷绕加捻机构,采 用现有公开技术的卷绕加捻机构形式或带有假捻器的卷绕加捻机构,所述的断头检测系统 是对单锭纺纱断头进行检测的系统总成,所述的甲壳控制系统是受断头检测系统信号控 制,通过电磁转换,对单锭的纤维吸聚机构中的左甲壳、右甲壳产生机械运动的机电机构总 成,所述的纤维吸聚系统是在前罗拉输出侧,对应于每一个锭位对纤维进行集聚的机构总 成,其特征是每一个锭位处,纤维吸聚机构由下腹座、左上腹盖、右上腹盖、左内腹、右内腹、 左吸口导纱器、右吸口导纱器、出纱口导纱器、左甲壳、右甲壳、左甲壳肖轴、右甲壳肖轴、前 滑纱板、后滑纱板、支架、负压气管组成,下腹座、左上腹盖、右上腹盖、左内腹、右内腹、左吸 口导纱器、右吸口导纱器、出纱口导纱器、左甲壳、右甲壳构成的导纱通道分成A、B二区,A 区位于导纱通道纤维吸入口一端,B区位于导纱通道纱线引出口一端,B区导纱通道长度大 于B区与A区贯通的导纱通道高度,A区导纱通道横截面面积大于A区与B区连通处导纱 通道的横截面面积,A区空间与负压吸风管空间直接贯通,B区空间通过A区与负压吸风管 空间贯通,B区与A区之间相通的导纱通道宽度为1. 5?3mm,下腹座与左上腹盖、右上腹 盖上下复合,形成每一锭纤维吸聚机构的内侧吸入口,内侧吸入口高度为1. 7?4_,宽度 为6?12mm,左吸口导纱器安装在左甲壳上,右吸口导纱器安装在右甲壳,左吸口导纱器、 右吸口导纱器分别随左甲壳、右甲壳转动而移动,遮挡纤维吸聚机构的内侧吸入口,改变纤 维吸入口横向口径的大小,形成每一锭纤维吸聚机构的外侧吸入口,纤维吸聚系统采用同 一个气源与同一组纤维吸聚机构,实现纤维须条集聚与断头时纤维须条吸走功能。 进一步的,装置的纤维吸聚机构中,由下腹座、左上腹盖、右上腹盖、左内腹、右内 腹、出纱口导纱器构成的整条导纱通道是全开口、可封闭式的,生头引纱可直接嵌入纺纱通 道,其开口的宽度是0.7?3mm,左甲壳与右甲壳、或者其中一个甲壳可绕其肖轴轴线转动, 在左甲壳与右甲壳覆盖在开放式的导纱通道上时,形成封闭的导纱通道。 进一步的,装置的纤维吸聚机构中,左甲壳与右甲壳的转动是受甲壳控制系统控 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赛络纺纱方法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赛络纺纱方法,在环锭细纱机上,二组纤维从前罗拉钳口保持一定间距、平行输出,受到气流引导与纤维自身的牵引,进入前罗拉钳口输出侧的气流通道孔中,气流通道孔与具有负空气压的管道相通,外界的空气通过气流通道孔向内流入,由短纤维构成的纤维组在气流与纺纱张力的作用下,在气流通道孔口的边缘集束,在气流通道孔内,二组纤维束汇聚,在加捻卷绕机构的作用下,并合加捻成纱,经出纱孔被引走,其特征是前罗拉输出的二组纤维均是短纤维须条,或者前罗拉输出的二组纤维一组是短纤维须条、一组是长丝,二组纤维从同一个气流通道孔进入,气流通道孔进口端内孔水平方向的宽度,小于前罗拉钳口平行输出二组纤维的内侧边沿间距,二组纤维在气流的吸引与纤维自身的牵引下,分别沿气流通道孔口内侧横向的两边沿进入,短纤维须条形态的纤维组在气流通道孔口的边沿集束,进入气流通道孔内的二组纤维,在纱线捻回的传递下,在通道内交会捻合,其捻合点位于气流通道孔内,吸入纤维的气流通道孔,其吸入口孔的大小,随纺纱与断头二种状态的不同而变化,吸入口孔的大小变化,受断头检测机构的检测信号控制,检测信号通过电磁转换成机械动作,执行机构控制孔径变化,在断头时,吸入口孔变大,便于纤维须条被气流及时、顺利吸走,纺纱时吸入口孔变小,利于二组纤维近距离集聚后,相互捻合,减少纱线毛羽的产生,同时减少纺纱时气流量的消耗,降低能耗,纱线通过吸聚器的纺纱通道采用全开口、可封闭方式,生头引纱可直接嵌入纺纱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6.13 CN 201410276767.71. 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赛络纺纱方法,在环锭细纱机上,二组纤维从前罗拉 钳口保持一定间距、平行输出,受到气流引导与纤维自身的牵引,进入前罗拉钳口输出侧的 气流通道孔中,气流通道孔与具有负空气压的管道相通,外界的空气通过气流通道孔向内 流入,由短纤维构成的纤维组在气流与纺纱张力的作用下,在气流通道孔口的边缘集束,在 气流通道孔内,二组纤维束汇聚,在加捻卷绕机构的作用下,并合加捻成纱,经出纱孔被引 走,其特征是前罗拉输出的二组纤维均是短纤维须条,或者前罗拉输出的二组纤维一组是 短纤维须条、一组是长丝,二组纤维从同一个气流通道孔进入,气流通道孔进口端内孔水平 方向的宽度,小于前罗拉钳口平行输出二组纤维的内侧边沿间距,二组纤维在气流的吸引 与纤维自身的牵引下,分别沿气流通道孔口内侧横向的两边沿进入,短纤维须条形态的纤 维组在气流通道孔口的边沿集束,进入气流通道孔内的二组纤维,在纱线捻回的传递下,在 通道内交会捻合,其捻合点位于气流通道孔内,吸入纤维的气流通道孔,其吸入口孔的大 小,随纺纱与断头二种状态的不同而变化,吸入口孔的大小变化,受断头检测机构的检测信 号控制,检测信号通过电磁转换成机械动作,执行机构控制孔径变化,在断头时,吸入口孔 变大,便于纤维须条被气流及时、顺利吸走,纺纱时吸入口孔变小,利于二组纤维近距离集 聚后,相互捻合,减少纱线毛羽的产生,同时减少纺纱时气流量的消耗,降低能耗,纱线通过 吸聚器的纺纱通道采用全开口、可封闭方式,生头引纱可直接嵌入纺纱通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赛络纺纱方法,其特征是在 前罗拉钳口至二组纤维束捻合点,纤维须条全程受气流的引导、二组纤维须条在气流通道 孔口的边沿分别集束后再捻合,前罗拉钳口至捻合点的距离小于纤维须条中纤维的主体长 度,前罗拉钳口至捻合点的纤维须条不产生牵伸效果,气流方向与纤维须条长度方向一致, 气流对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中的单纤维起到引直作用,构成单纱的二组纤维是成股纱状 结构捻合。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赛络纺纱方法,其特征是纺纱 时,纤维须条的集聚与断头时纤维须条吸走,共用一个气源与吸聚装置。4. 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细纱负压气流吸入式赛络纺纱装置,装置是由环 锭纺罗拉牵伸机构、纤维吸聚系统、卷绕加捻机构、断头检测系统与甲壳控制系统组成,所 述的环锭纺罗拉牵伸机构,采用现有公开技术的环锭赛络纺细纱机所用的罗拉牵伸机构, 所述的卷绕加捻机构,采用现有公开技术的卷绕加捻机构形式或带有假捻器的卷绕加捻机 构,所述的断头检测系统是对单锭纺纱断头进行检测的系统总成,所述的甲壳控制系统是 受断头检测系统信号控制,通过电磁转换,对单锭的纤维吸聚机构中的左甲壳、右甲壳产生 机械运动的机电机构总成,所述的纤维吸聚系统是在前罗拉输出侧,对应于每一个锭位对 纤维进行集聚的机构总成,其特征是每一个锭位处,纤维吸聚机构由下腹座、左上腹盖、右 上腹盖、左内腹、右内腹、左吸口导纱器、右吸口导纱器、出纱口导纱器、左甲壳、右甲壳、左 甲壳肖轴、右甲壳肖轴、前滑纱板、后滑纱板、支架、负压气管组成,下腹座、左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雄
申请(专利权)人:陈伟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