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9724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包括并排平行设置的多个电芯、正极固定盖和负极固定盖,多个电芯通过正极导电集流板和负极导电集流板并联连接,正极固定盖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电芯安装槽,在电芯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多个第一过孔,电芯的正极压接在第一过孔上,每个第一过孔与相邻的第一过孔之间的轴线距离大于电芯的直径,每个电芯与相邻的电芯之间均存在间隙,在电芯安装槽的槽底还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间隔定位电芯的凸台,负极固定盖与正极固定盖结构相同、对称设置,电芯的负极压接在负极固定盖上的第一过孔上,所述正极固定盖和负极固定盖通过固定盖支撑管或卡扣连接。本装置能够有效保证电池模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没有统一标准,各个电池厂开发出的动力电池的形状、大小、容量、性能方面各不相同,适应性受到局限,同时单位能量的成本较高。 中国专利CN202384424U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并联的电芯,在电芯的正极端覆盖正极导电集流片,在电芯的负极端覆盖负极导电集流片,正极卡模盖板覆盖在正极导电集流片上,负极卡模盖板覆盖在负极导电集流片上,电池模组的电芯通过卡模固定,在卡模上设有用以固定电芯的通孔,卡模包括上卡模和下卡模,上卡模的通孔与下卡模的通孔一一垂直对应,在上卡模的侧面和下卡模的侧面覆盖有铜板,铜板的外侧覆盖有侧盖板。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动汽车需求的电池的标准,并联适当数量的电芯,可解决上述问题。 但是,由于该电池模组的电芯是通过在卡模内设置通孔来固定的,存在着散热性能差的问题,从而影响电池模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在大大降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加工难度及加工成本的基础上,能够有效保证电池模组的稳定性。 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并排平行设置的多个电芯、正极固定盖、负极固定盖、正极导电集流板和负极导电集流板,所述多个电芯通过正极导电集流板和负极导电集流板并联连接,所述正极固定盖固定多个电芯的正极,负极固定盖固定多个电芯的负极,所述正极固定盖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电芯安装槽,在电芯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多个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的数量与电芯的数量相同,电芯的正极压接在第一过孔上,每个第一过孔与相邻的第一过孔之间的轴线距离均大于电芯的直径,每个电芯与相邻的电芯之间均存在间隙,在电芯安装槽的槽底还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间隔定位电芯的凸台,负极固定盖与正极固定盖结构相同、对称设置,所述电芯的负极压接在负极固定盖上的第一过孔上,所述正极固定盖和负极固定盖通过固定盖支撑管或卡扣连接。 可选的,所述正极导电集流板固定安装在正极固定盖的上端面上,所述正极导电集流板上设有多个接触片,所述接触片的数量与电芯的数量相同,所述接触片通过弹性片与正极导电集流板连接,每个接触片均穿过正极固定盖上的第一过孔后与电芯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负极导电集流板与正极导电集流板结构相同、对称设置,负极导电集流板固定安装在负极固定盖的下端面上,所述负极导电集流板上的接触片穿过负极固定盖上的第一过孔后与电芯的负极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正极导电集流板和负极导电集流板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二过孔,正极导电集流板上的第二过孔与正极固定盖上的第一过孔数量相同且同轴设置,负极导电集流板上的第二过孔与负极固定盖上的第一过孔的数量相同且同轴设置,每个第二过孔的直径均大于每个第一过孔的直径。 可选的,还包括正极导电铜板和负极导电铜板,正极导电铜板固定安装在正极导电集流板的上端面上,负极导电铜板固定安装在负极导电集流板的下端面上,所述正极导电铜板和负极导电铜板上均开设有第三过孔,所述正极导电铜板上的第三过孔与正极导电集流板上的第二过孔数量相同且同轴设置,所述负极导电铜板上的第三过孔与负极导电集流板上的第二过孔数量相同且同轴设置,所述每个第三过孔的直径均与每个第二过孔的直径相同。 可选的,所述正极导电铜板的一端设置有正极弯折板,在正极弯折板上固定连接有电池模组正极连接螺母,所述负极导电铜板的一端设置有负极弯折板,在负极弯折板上固定连接有电池模组负极连接螺母。 可选的,所述正极固定盖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柱,在正极导电集流板和正极导电铜板上均开设有与第一定位柱数量相同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定位柱穿插在第一安装孔内,所述负极固定盖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定位柱,所述负极导电集流板和负极导电铜板上均开设有与第二定位柱数量相同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定位柱穿插在第二安装孔内。 可选的,所述正极导电集流板和负极导电集流板均为镍片。 可选的,还包括正极盖板和负极盖板,所述正极盖板盖接在正极导电铜板的上端面上,正极盖板通过第一连接柱与正极固定盖固定连接,所述负极盖板盖接在负极导电铜板的下端面上,负极盖板通过第二连接柱与负极固定盖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芯为18650型电芯,电芯的数量为45个。 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标准的电芯并联,利用了成熟的标准电芯,可靠性较强,可以根据不同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标准,设置不同数量的电芯,以满足不同电动汽车的动力需求,从而降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加工难度及加工成本。本装置的电芯只通过正极固定盖和负极固定盖固定连接,并且相邻的电芯之间设置间隙,相邻电芯之间用凸台间隔,使外部吹入的冷风能够从电芯之间的间隙通过,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卡模固定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电芯的温度,保证电池模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电池模组的爆炸视图; 图2为本技术电池模组中多个电芯排列的立体图; 图3为本技术电池模组中多个电芯排列的俯视图; 图4为本技术电池模组中正极固定盖的立体图; 图5为本技术电池模组中正极固定盖的仰视图; 图6为本技术电池模组中负极固定盖的立体图; 图7为本技术电池模组中负极固定盖的俯视图; 图8为本技术电池模组中正极导电集流板的立体图。 图中标记不意为:10-电芯;20_正极固定盖;21_电芯安装槽;22_第一过孔;23-凸台;24_固定盖支撑管;25_第一定位柱;30_负极固定盖;40_正极导电集流板;41-接触片;42-弹性片;43-第二过孔;50-负极导电集流板;60_正极导电铜板;61_第三过孔;62_正极弯折板;64_第一安装孔;70_负极导电铜板;80_正极盖板;81_第一连接柱;90_负极盖板;91_第二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如图1所示,本电池模组包括并排平行设置的多个电芯10、正极固定盖20、负极固定盖30、正极导电集流板40和负极导电集流板50。 多个电芯10通过正极导电集流板40和负极导电集流板50并联连接,正极固定盖20固定多个电芯10的正极,负极固定盖30固定多个电芯10的负极。 结合图4、图5所示,正极固定盖20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电芯安装槽21,在电芯安装槽21的槽底开设有多个第一过孔22,第一过孔22的数量与电芯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中电芯的数量为45个,因此第一过孔22的数量也为45个,多个第一过孔在电芯安装槽21的槽底面上均匀分布,电芯10的正极压接在第一过孔22上,也就是说第一过孔22的直径小于电芯的直径。其中所述的“压接”,是指电芯10的正极压在第一过孔22上,并且与开设第一过孔22的表面(也就是电芯安装槽的槽底面)接触,但二者并不存在固定连接关系。本技术中所提到的“压接”均是指接触并压在一起,相互之间并不存在固定连接关系。每个电芯10的轴线与相应的第一过孔22的轴线同轴设置,每个第一过孔22与相邻的第一过孔22之间的轴线距离大于电芯10的直径。结合图2、图3所示,每个电芯10与相邻的电芯10之间均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并排平行设置的多个电芯(10)、正极固定盖(20)、负极固定盖(30)、正极导电集流板(40)和负极导电集流板(50),所述多个电芯(10)通过正极导电集流板(40)和负极导电集流板(50)并联连接,所述正极固定盖(20)固定多个电芯(10)的正极,负极固定盖(30)固定多个电芯(10)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固定盖(20)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电芯安装槽(21),在电芯安装槽(21)的槽底开设有多个第一过孔(22),所述第一过孔(22)的数量与电芯的数量相同,电芯(10)的正极压接在第一过孔(22)上,每个第一过孔(22)与相邻的第一过孔(22)之间的轴线距离均大于电芯(10)的直径,每个电芯(10)与相邻的电芯(10)之间均存在间隙,在电芯安装槽(21)的槽底还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间隔定位电芯(10)的凸台(23),所述负极固定盖(30)与正极固定盖(20)结构相同、对称设置,所述电芯(10)的负极压接在负极固定盖(30)上的第一过孔(22)上,所述正极固定盖(20)和负极固定盖(30)通过固定盖支撑管(24)或卡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并排平行设置的多个电芯(10)、正极固定盖(20)、负极固定盖(30)、正极导电集流板(40)和负极导电集流板(50),所述多个电芯(10)通过正极导电集流板(40)和负极导电集流板(50)并联连接,所述正极固定盖(20)固定多个电芯(10)的正极,负极固定盖(30)固定多个电芯(10)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固定盖(20)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电芯安装槽(21),在电芯安装槽(21)的槽底开设有多个第一过孔(22),所述第一过孔(22)的数量与电芯的数量相同,电芯(10)的正极压接在第一过孔(22)上,每个第一过孔(22)与相邻的第一过孔(22)之间的轴线距离均大于电芯(10)的直径,每个电芯(10)与相邻的电芯(10)之间均存在间隙,在电芯安装槽(21)的槽底还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间隔定位电芯(10)的凸台(23),所述负极固定盖(30)与正极固定盖(20)结构相同、对称设置,所述电芯(10)的负极压接在负极固定盖(30)上的第一过孔(22)上,所述正极固定盖(20)和负极固定盖(30)通过固定盖支撑管(24)或卡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集流板(40)固定安装在正极固定盖(20)的上端面上,所述正极导电集流板(40)上设有多个接触片(41),所述接触片(41)的数量与电芯(10)的数量相同,所述接触片(41)通过弹性片(42)与正极导电集流板(40)连接,每个接触片(41)均穿过正极固定盖(20)上的第一过孔(22)后与电芯(10)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负极导电集流板(50)与正极导电集流板(40)结构相同、对称设置,负极导电集流板(50)固定安装在负极固定盖(30)的下端面上,所述负极导电集流板(50)上的接触片(41)穿过负极固定盖上的第一过孔(22)后与电芯(10)的负极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集流板(40)和负极导电集流板(50)上均 开设有多个第二过孔(43),正极导电集流板(40)上的第二过孔(43)与正极固定盖(20)上的第一过孔(22)数量相同且同轴设置,负极导电集流板(50)上的第二过孔(43)与负极固定盖(30)上的第一过孔(22)的数量相同且同轴设置,每个第二过孔(43)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文锋王占国阮旭松宋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亿能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