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9852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焊钳,其包括一轴承组件,构成轴承组件的外环与吊挂机构相连接,构成轴承组件的内环围设在焊钳钳身上,轴承组件的转动轴向与焊钳的钳长方向相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结构的焊钳,焊钳钳身可绕其长度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焊钳姿态方便的调节,减小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焊钳,其包括一轴承组件,构成轴承组件的外环与吊挂机构相连接,构成轴承组件的内环围设在焊钳钳身上,轴承组件的转动轴向与焊钳的钳长方向相一致。本技术提供的上述结构的焊钳,焊钳钳身可绕其长度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焊钳姿态方便的调节,减小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专利说明】焊钳
本技术涉及一种焊钳。
技术介绍
焊钳是汽车车身焊接领域最常用的一种焊接设备,同时它还是一种非标准的设备,不同的型号和大小的焊钳都有几十甚至上百种。在现场生产的时候,工艺制定部分焊点为人工焊接,工人在使用大、中型焊钳的时候就比较困难,因为焊钳长、重量大,焊接水平面上的点时,可以通过悬吊机构旋转焊钳枪体进行焊接,但是部分斜面上的点需要焊钳去相对于吊挂装置转动一个角度,即改变焊钳的上下电极之间的放电方向,调节焊钳的姿态并保持该姿态时,给焊接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直接影响到焊接的质量,焊接的板件报废率闻。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钳,其可方便的对焊钳的钳身姿态调节,提闻焊接质量和效率。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进行实施:一种焊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轴承组件,构成轴承组件的外环与吊挂机构相连接,构成轴承组件的内环围设在焊钳钳身上,轴承组件的转动轴向与焊钳的钳长方向相一致。本技术提供的上述结构的焊钳,焊钳钳身可绕其长度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焊钳姿态方便的调节,减小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轴承组件内圈与焊钳钳身装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支座的结构视图;图5为第二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提供的焊钳,包括一轴承组件,构成轴承组件的外环11与吊挂机构相连接,构成轴承组件的内环12围设在焊钳40钳身上,轴承组件的转动轴向与焊钳40的钳长方向相一致。所述焊钳40的钳身上还设置有对轴承组件的转动进行锁紧的第一锁紧机构20。本技术提供的上述结构的焊钳40,焊钳40钳身可绕其长度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焊钳40姿态方便的调节,减小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进一步的方案为,吊挂机构包括第一吊架31以及第二吊架32,第一吊架31与轴承组件的外环11连接为一体,第一、二吊架31、32之间为铰接连接且构成该铰接连接的铰接轴311轴向与轴承组件的转动轴向相垂直布置。这样焊钳40不仅可以绕焊钳40钳身长度方向进行转动,还可以绕铰接轴311进行另外一个自由度的转动调节,从而可以焊接待焊接部位或区域成一个夹角的多个待焊点,即斜面上的点,避免焊接盲点的产生、焊点的扭曲及减少工件报废率,且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较低、应用范围广。对于第一锁紧机构20,其在实施时,可按如下两种方案进行实施:其一为:所述外环11的一端面设置成齿条状,第一锁紧机构20包括外环11齿条端面的所在侧设置的锁紧销21,锁紧销21与外环11上齿条间的齿槽构成插接配合对轴承组件的转动进行锁紧。其二为:所述外环11的一端面设置有锁紧孔,锁紧孔沿外环11的周向均匀设置,第一锁紧机构20包括外环11设置锁紧孔端面外侧设置的锁紧销21,锁紧销21与外环11上锁紧孔构成插接配合对轴承组件的转动进行锁紧。具体的方案为:所述的第一锁紧机构20包括驱动锁紧销21与锁紧孔/齿槽进行插接配合的汽缸22,汽缸22的活塞杆与锁紧销21平行布置,汽缸22固定在一支座上,支座为一角型板体构成、包括第一板体231和第二板体232,第一板体231的板面垂直于轴承组件转动的轴向布置且与轴承组件的内环12相固接为一体,第二板体232与焊钳40钳身固接为一体,汽缸22的缸体固定在第二板体232上,第一板体231延伸至轴承组件内环12外围的板面上开设有导向孔233,锁紧销21穿过导向孔233对轴承组件进行锁紧,锁紧销21与活塞杆之间设置连接件24,连接件24的一端与锁紧销21相固接、另一端与活塞杆构成转动配合连接。具体如图2、3、4所示,这里将锁紧销21与汽缸22活塞杆平行布置,然后通过连接件24进行连接,避免锁紧销21在对转动组件锁紧时,由于焊钳40钳身所带来的冲击对汽缸活塞杆的扭曲作用,损伤汽缸22。保证锁紧销21对轴承组件转动锁紧和开启的可靠性。更进一步的方案如图1、5所示,第一、二吊架31、32之间设置有第二锁紧机构,第一吊架31延伸至焊钳40外侧的端部设置有一板体33,板体33与焊钳40钳身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布置,板体33的外板面延伸设置与焊钳40长度方向相垂直的铰接轴311,第二吊架32的一端设置有轴套321,轴套321与铰接轴311之间通过轴承构成转动配合,轴套321上还设有可沿铰接轴311轴向进行移动插销,板体33的板面上设置有插孔331,插孔331绕铰接轴311在板体33上成圆环状间隔设置,插销34与插孔331的插接配合对第一、二吊架31,32之间的铰接转动进行锁紧。当然这里对第一、二吊架31、32之间转动的锁紧,也可效仿第一锁紧机构20,在板体33的板面上绕铰接轴311设置环向布置的齿条,通过插销34与齿条间齿槽的插接配合进行锁紧。第一吊架32的上方设置有吊环,以与其他吊挂装置或行车相连接,第二吊架32为一折形杆体构成,第一、二吊架31、32构成一开口指向水平方向的U形件。总之,本技术可有效的对焊钳的姿态进行调节,减小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提闻焊接质量和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焊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轴承组件,构成轴承组件的外环(11)与吊挂机构相连接,构成轴承组件的内环(12 )围设在焊钳(40 )钳身上,轴承组件的转动轴向与焊钳(40 )的钳长方向相一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焊钳(40)的钳身上还设置有对轴承组件的转动进行锁紧的第一锁紧机构(2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钳,其特征在于:吊挂机构包括第一吊架(31)以及第二吊架(32),第一吊架(31)与轴承组件的外环(11)连接为一体,第一、二吊架(31、32)之间为铰接连接且构成该铰接连接的铰接轴(311)轴向与轴承组件的转动轴向相垂直布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11)的一端面设置成齿条状,第一锁紧机构(20)包括外环(11)齿条端面的所在侧设置的锁紧销(21),锁紧销(21)与外环(11)上齿条间的齿槽构成插接配合对轴承组件的转动进行锁紧。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11)的一端面设置有锁紧孔,锁紧孔沿外环(11)的周向均匀设置,第一锁紧机构(20 )包括外环(11)设置锁紧孔端面外侧设置的锁紧销(21),锁紧销(21)与外环(11)上锁紧孔构成插接配合对轴承组件的转动进行锁紧。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焊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锁紧机构(20)包括驱动锁紧销(21)与锁紧孔/齿槽进行插接配合的汽缸(22),汽缸(22)的活塞杆与锁紧销(21)平行布置,汽缸(22)固定在一支座上,支座为一角型板体构成、包括第一板体(231)和第二板体(232),第一板体(231)的板面垂直于轴承组件转动的轴向布置且与轴承组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绍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日基焊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