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94856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2 18:29
空调装置(10)包括通过将压缩机(21)、室内热交换器(22)、第一膨胀阀(23)、气液分离器(24)、第二膨胀阀(26)以及室外热交换器(27)依次连接起来而成、进行两级膨胀式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20)。制冷剂回路(20)中包括供气液分离器(24)中的中压气态制冷剂流向压缩机(21)的中间口处的气态制冷剂喷射管(2c)、和让在室外热交换器(27)中蒸发后流向压缩机(21)的低压气态制冷剂与从气液分离器(24)流向第二膨胀阀(26)的中压液态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液气热交换器(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空调装置(10)包括通过将压缩机(21)、室内热交换器(22)、第一膨胀阀(23)、气液分离器(24)、第二膨胀阀(26)以及室外热交换器(27)依次连接起来而成、进行两级膨胀式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20)。制冷剂回路(20)中包括供气液分离器(24)中的中压气态制冷剂流向压缩机(21)的中间口处的气态制冷剂喷射管(2c)、和让在室外热交换器(27)中蒸发后流向压缩机(21)的低压气态制冷剂与从气液分离器(24)流向第二膨胀阀(26)的中压液态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液气热交换器(25)。【专利说明】制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装置,特别涉及性能系数(COP)和制热能力的提高措施。
技术介绍
到目前为止,包括向压缩机喷射中压气态制冷剂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装置已为众人所知,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已有公开。具体而言,该制冷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由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第一膨胀阀、气液分离器、第二膨胀阀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依次连接而成,进行两级膨胀式制冷循环。在制冷剂回路中设置有向压缩机喷射气液分离器内的中压气态制冷剂的喷射管。通过向压缩机喷射中压气态制冷剂,那么在该制冷装置进行制热运转时,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循环量就增大,故制热能力提高。因此,制热时的性能系数(COP)提闻,能量效率较闻的制热运转成为可能。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9-2223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寒冷地区等室外气温较低的地区,希望制冷装置既能够提高制热能力又能够进行能量效率较高的制热运转。因此,可以考虑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制冷装置中,设置用于增加压缩机的吸入制冷剂的过热度的液气热交换器。液气热交换器让已在热源侧热交换器蒸发的低压气态制冷剂与已在利用侧热交换器冷凝的高压液态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由于该液气热交换器的作用,低压气态制冷剂会过热,压缩机的吸入制冷剂的过热度增加。从压缩机中喷出的制冷剂的温度伴随着压缩机的吸入制冷剂的过热度增加而上升。这样一来,因为利用侧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焓增大,所以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制热能力(加热能力)提闻°但是,仅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制冷装置中设置液气热交换器,会存在向压缩机喷射中压气态制冷剂所带来的性能系数(COP)的提高效果减小这样的问题。参照图11对这一点做具体的说明。在压缩机中,低压气态制冷剂(该图中的点a)被压缩到高压后被喷出(该图中的点b)。从压缩机中喷出的高压制冷剂在利用侧热交换器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该图中的点C)。室内空气因此而被加热,实现了对室内的制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中冷凝的高压液态制冷剂在液气热交换器中与低压气态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成为过冷却状态(该图中的点d)。成为过冷却状态后的高压液态制冷剂经第一膨胀阀减压后成为中压制冷剂(该图中的点e)。经第一膨胀阀减压的中压制冷剂流入气液分离器,被分离为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在气液分离器中分离出来的中压液态制冷剂(该图中的点f)经第二膨胀阀减压后成为低压制冷剂(该图中的点g)。另一方面,利用喷射管向压缩机喷射在气液分离器中分离出来的中压气态制冷剂(该图中的点i)。经第二膨胀阀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中蒸发而成为低压气态制冷剂(该图中的点h)。该低压气态制冷剂在液气热交换器中与高压液态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成为过热状态,被吸入压缩机(该图中的点a)。如图1l(A)所示,在上述制冷剂流动的过程中,由于从利用侧热交换器流出的高压液态制冷剂通过液气热交换器变成过冷却状态,因此在这之后经第一膨胀阀减压后流入气液分离器的中压制冷剂中的气态制冷剂的比例减少。结果是向压缩机喷射的气态制冷剂的量(喷射量)减少。于是,可以考虑:如图1l(B)所示,降低中压(该图中的点e、点f、点i处的压力),增加气态制冷剂在流入气液分离器的中压制冷剂中所占的比例。但是,在该情况下,因为中低压的压力差(例如该图中的点f和点g的压力差)减小,所以气态制冷剂从气液分离器向压缩机的流动会很困难。因此,在该情况下,也是向压缩机喷射的气态制冷剂的量(喷射量)减少。这样一来,因为从气液分离器朝向压缩机的喷射量减少,所以收不到性能系数(COP)充分提高的效果。其结果是,不能进行能量效率较高的制热运转。本专利技术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包括从气液分离器向压缩机喷射中压气态制冷剂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装置中,既能够提高制热能力,又能够进行能量效率较高的制热运转。-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专利技术以制冷装置为对象。其包括制冷剂回路20,该制冷剂回路20通过将压缩机构21、利用侧热交换器22、第一膨胀阀23、气液分离器24、第二膨胀阀26以及热源侧热交换器27依次连接起来而成,进行两级膨胀式制冷循环。所述制冷剂回路20中包括气态制冷剂喷射管2c和液气热交换器25。该气态制冷剂喷射管2c供所述气液分离器24中的气态制冷剂流向所述压缩机构21的压缩途中某处,在该液气热交换器25中,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27中蒸发后流向所述压缩机构21的气态制冷剂与从所述气液分离器24流向所述第二膨胀阀26的液态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在所述第一方面专利技术中,在制冷剂通过制热循环进行循环的情况下,利用侧热交换器22起冷凝器(放热器)的作用,热源侧热交换器27起蒸发器的作用。在该情况下,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2冷凝的高压液态制冷剂经第一膨胀阀23减压后成为中压制冷剂,在气液分离器24中分离为中压液态制冷剂和中压气态制冷剂。已分离出的中压液态制冷剂流向液气热交换器25。而且,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7中蒸发的低压气态制冷剂在液气热交换器25中与中压液态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过热,之后被吸入压缩机21。第二方面专利技术这样的,在所述第一方面专利技术中,该制冷装置包括中压设定部41和阀控制部45。该中压设定部41设定所述制冷循环的中压,以使所述液气热交换器25中的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的液气温度差达到所述液气热交换器25中的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的必要液气温度差以上,并且使所述气态制冷剂喷射管2c中的气态制冷剂的量达到最大,其中,所述必要液气温度差根据所述压缩机构21的吸入制冷剂的与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22的必要加热能力相对应的必要过热度求出。该阀控制部45对所述第一膨胀阀23和第二膨胀阀26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制冷循环的中压成为所述中压设定部41的设定值。在所述第二方面专利技术中,满足利用侧热交换器22的必要加热能力(必要制热能力)所需要的压缩机构21的吸入制冷剂的过热度已确定。为了使液气热交换器25中的中压液态制冷剂和低压气态制冷剂的温度差(液气温度差)达到满足必要过热度所需的温度差(必要液气温度差)以上,对制冷循环的中压进行设定。而且,为了使从气液分离器24流向压缩机21的中压气态制冷剂的量(气态制冷剂喷射量)达到最大,对制冷循环的中压进行设定。为了使实际的制冷循环的中压达到所设定的值,对第一膨胀阀23、第二膨胀阀26的开度进行调节。第三方面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所述第二方面专利技术中,所述中压设定部41包括暂时设定部42和决定部43。该暂时设定部42,对事先根据所述压缩机构21的吸入制冷剂的必要过热度决定出的所述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达到最大的所述制冷循环的中压的暂时设定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井秀治古庄和宏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