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轮机构连接块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82896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1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轮机构连接块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下料:采用板材下料;步骤二、钻定位孔:将步骤一得到的坯料装夹在钻床上,钻两端的定位孔;步骤三、第一次车加工:将内表面加工夹具固定在车床上,将步骤二得到的产品装夹在内表面加工夹具上,车内凹面;步骤四、第二次车加工:将外表面加工夹具固定在车床上,将步骤三得到的产品装夹在外表面加工夹具上,车外凸表面;步骤五、热处理:发黑处理;步骤六、检验合格后,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步骤简单,便于手轮机构连接块的装夹以及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加工,装夹和拆卸方便,在加工时能对体积小、厚度薄的连接块工件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下料:采用板材下料;步骤二、钻定位孔:将步骤一得到的坯料装夹在钻床上,钻两端的定位孔;步骤三、第一次车加工:将内表面加工夹具固定在车床上,将步骤二得到的产品装夹在内表面加工夹具上,车内凹面;步骤四、第二次车加工:将外表面加工夹具固定在车床上,将步骤三得到的产品装夹在外表面加工夹具上,车外凸表面;步骤五、热处理:发黑处理;步骤六、检验合格后,入库。本专利技术步骤简单,便于手轮机构连接块的装夹以及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加工,装夹和拆卸方便,在加工时能对体积小、厚度薄的连接块工件起到保护作用。【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手轮机构连接块,主要用于涡轮手动操作器上两个偏心套之间的连接,其主体结构为矩形的块状,成型的手轮机构连接块内表面具有内凹的弧形槽,外表面为外凸的拱形,两端开有装夹用的定位孔,由于该手轮机构连接块内、外表面独特形状,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弧形面直径不同,而且手轮机构连接块比较小,比较薄,传统的夹具不方便装夹和加工。现有技术的不足是:手轮机构连接块外表面为拱形面,手轮机构连接块内表面为内凹的弧形面,而且手轮机构连接块比较小,比较薄,没有便于装夹的工装夹具,不便于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连接块加工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下料:采用板材下料;步骤二、钻定位孔:将步骤一得到的坯料装夹在钻床上,钻两端的定位孔;步骤三、第一次车加工:将内表面加工夹具固定在车床上,将步骤二得到的产品装夹在内表面加工夹具上,车内凹面;步骤四、第二次车加工:将外表面加工夹具固定在车床上,将步骤三得到的产品装夹在外表面加工夹具上,车外凸表面;步骤五、热处理:发黑处理;步骤六、检验合格后,入库。所述内表面加工夹具包括支撑块,该支撑块的上表面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矩形的第一安装槽,该第一安装槽两端穿出所述支撑块的前后端,该第一安装槽的宽度与连接块的宽度相适应,所述支撑块前端设置有限位件,该限位件挡住第一安装槽的前端,所述连接块安装槽后部的槽底沿前后方向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限位螺孔,所述第一安装槽后部安装有限位块,该第一限位块上开设有与第一限位螺孔对应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块通过第一螺钉、第一限位孔和第一限位螺孔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底部。采用上述结构,装夹时,手轮机构连接块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手轮机构连接块底面为未加工的平面,其底面与第一安装槽槽底贴合,手轮机构连接块两侧面和底面通过第一安装槽卡住,第一限位螺孔可以使限位块固定在不同位置,从而适应不同长度连接块的固定,手轮机构连接块前后两端通过限位件和限位块卡紧,该夹具结构简单,装夹方便。所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得到的产品装夹在内表面加工夹具上为:将步骤二得到的产品待加工面朝上装入第一安装槽中,然后通过限位件和第一限位块分别将产品前后端抵紧。所述限位件包括两个螺栓和一个矩形挡块,两个所述螺栓安装在支撑块前端开设的螺纹孔内,所述挡块一端套在右边的螺栓上,另一端开设有与螺栓的螺杆大小相适应的凹槽,在装夹时,左边的所述螺栓穿过该凹槽,与右边的螺栓共同将挡块紧压在支撑块前端,该结构便于挡块的拆装,方便固定连接块。所述第一安装槽槽壁的上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支撑块后表面上焊接有夹块。由于手轮机构连接块上表面需要加工成内凹的弧形面,在第一安装槽槽壁的上部开设弧形槽,避免刀具在加工时切割到支撑块,避免干涉。所述第一限位螺孔和第一限位孔均为三个,且沿前后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外表面加工夹具包括圆柱形的支撑柱,该支撑柱的侧壁上沿轴向开设有矩形的第二安装槽,该第二安装槽的宽度与连接块的宽度相适应,所述第二安装槽槽底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限位螺孔,所有的第二限位螺孔沿支撑柱轴向分布,该第二限位螺孔内安装有锁紧螺钉,该支撑柱一端为装夹端,另一端开设有中心孔。该夹具,在使用时,将连接块的内表面朝向连接块第二槽槽底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连接块两端的定位孔分别对应于两个第二限位螺孔,通过锁紧螺钉将连接块锁紧在第二安装槽内,加工时,支撑柱装夹端安装在主轴上,中心孔用于车床顶尖顶住支撑柱,主轴带动支撑柱转动,刀具进给进行外表面的加工。所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三得到的产品装夹在外表面加工夹具上为:将步骤三得到的产品待加工面朝外装入第二安装槽,该产品两端的定位孔分别对应一个第二限位螺孔,然后通过锁紧螺钉将产品锁紧在第二安装槽内。所述支撑柱的直径与成型后的连接块外表面直径相等,所述支撑柱的装夹端连接有圆柱形的装夹件,该装夹件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柱的直径。所述第二限位螺孔为三个,靠近中心孔的第二限位螺孔与中间的第二限位螺孔之间的距离小于靠近装夹端的第二限位螺孔与中间的第二限位螺孔之间的距离;第二限位螺孔之间的间距不同,可以装夹不同长度的连接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加工方法步骤简单,便于手轮机构连接块的装夹以及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加工,装夹和拆卸方便,在加工时能对体积小、厚度薄的连接块工件起到保护作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为内表面加工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向视图;图4为图2中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外表面加工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B向视图;图9为图7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下料:采用板材下料;步骤二、钻定位孔:将步骤一得到的坯料装夹在钻床上,钻两端的定位孔;步骤三、第一次车加工:将内表面加工夹具固定在车床上,将步骤二得到的产品装夹在内表面加工夹具上,车内凹面;步骤四、第二次车加工:将外表面加工夹具固定在车床上,将步骤三得到的产品装夹在外表面加工夹具上,车外凸表面;步骤五、热处理:发黑处理;步骤六、检验合格后,入库。如图2至图4所示,内表面加工夹具包括支撑块11,该支撑块11的上表面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矩形的第一安装槽12,该第一安装槽12两端穿出支撑块11的前后端,该第一安装槽12的宽度与连接块的宽度相适应,支撑块11前端设置有限位件13,该限位件13挡住第一安装槽12的前端,连接块安装槽12后部的槽底沿前后方向均匀开设有三个第一限位螺孔14,第一安装槽12后部安装有限位块15,该第一限位块15上开设有三个与第一限位螺孔14对应的第一限位孔16,第一限位块15通过第一螺钉17、第一限位孔16和第一限位螺孔14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2底部,限位件13包括两个螺栓131和一个矩形挡块132,两个螺栓131安装在支撑块11前端开设的螺纹孔内,挡块132 —端套在右边的螺栓31上,另一端开设有与螺栓131的螺杆大小相适应的凹槽133,在装夹时,左边的螺栓131穿过该凹槽133,与右边的螺栓131共同将挡块132紧压在支撑块11前端,挡块132挡在连接块前端,限位件13将连接块后端抵紧,第一安装槽12槽壁的上部开设有弧形槽121,支撑块11后表面上焊接有夹块18。其中步骤三中:将步骤二得到的产品装夹在内表面加工夹具上为:将步骤二得到的产品待加工面朝上装入第一安装槽12中,然后通过限位件13和第一限位块15分别将产品前后端抵紧。如图5和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青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布莱迪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