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76684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8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具有用以收容电子卡的第一收容槽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收容槽底部的底壁,所述第一收容槽的一端形成有供电子卡插入的插口。导电端子包括固持在所述底壁上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的一端突伸以与电子卡对接的接触部以及延伸超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焊接部,所述固持部上形成有导引壁,所述导引壁的最高点低于所述接触部的最高点设置,且所述导引壁相较所述接触部靠近所述插口设置,从而在电子卡插入时,可先通过抵压所述导引壁而促使所述接触部靠近所述插口的一侧边向下移动至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以下,进而可有效防止简支和跪Pin现象的发生,保证插卡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具有用以收容电子卡的第一收容槽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收容槽底部的底壁,所述第一收容槽的一端形成有供电子卡插入的插口。导电端子包括固持在所述底壁上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的一端突伸以与电子卡对接的接触部以及延伸超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焊接部,所述固持部上形成有导引壁,所述导引壁的最高点低于所述接触部的最高点设置,且所述导引壁相较所述接触部靠近所述插口设置,从而在电子卡插入时,可先通过抵压所述导引壁而促使所述接触部靠近所述插口的一侧边向下移动至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以下,进而可有效防止简支和跪Pin现象的发生,保证插卡顺畅。【专利说明】卡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以接收电子卡的卡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遮盖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形成用以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现有大多数卡连接器的导电端子都是呈细条状设计的,只不过是在接触端面做不同形态的变化。如:将导电端子的接触端设计成突起的弧状,以方便电子卡的插入与退出;将导电端子设计为尾部向上斜起状,最末端呈横平状等。但是,对于导电端子接触端设计成突起的弧状的卡连接器,插卡时,在电子卡将导电端子接触端向下压的过程中,接触端会优先与PCB板发生干涉而造成卡没安装到位接触端就已抵接到PCB板,从而发生简支而导致无法插卡。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卡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卡连接器,该卡连接器可以有效地防止简支,从而插卡顺畅。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用以收容电子卡的第一收容槽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收容槽底部的底壁,所述第一收容槽的一端形成有供电子卡插入的插口,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在所述底壁上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的一端突伸以与电子卡对接的接触部以及延伸超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焊接部,所述接触部自所述固持部朝向所述第一收容槽突伸,所述固持部上形成有突伸入所述第一收容槽内的导引壁,所述导引壁的最高点低于所述接触部的最高点设置,且所述导引壁相较所述接触部靠近所述插口设置,以使得电子卡插入时先通过抵压所述导引壁而促使所述接触部靠近所述插口的一侧边向下移动至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以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引壁设有倾斜的导引面,以在插卡时所述电子卡优先与所述导引面接触,并在所述导引面的导引作用下将所述接触部下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持部设有沿垂直于插卡方向延伸的主体部,所述导引壁自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插口的一侧边沿退卡方向突伸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持部背离所述插口的另一侧边沿插卡方向也突伸形成有所述导引壁,且所述导引壁的截面呈V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引壁自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接触部的位置处延伸形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立设在所述底壁周围的侧壁,所述第一收容槽由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设形成,用于收容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二收容槽贯穿所述底壁并与所述第一收容槽相连通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持部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且所述导引壁的下边缘位于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下方,以避免插卡时电子卡与所述导引壁的下边缘接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连接器还包括遮覆在所述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包括基部和自所述基部侧边向下弯折延伸的扣持部,所述扣持部上开设有开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的侧壁外壁面上对应凸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卡持收容于所述开槽内,以限制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遮蔽壳体发生位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部呈半球状设置,且所述接触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固持部所在平面形成一夹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卡连接器通过在导电端子的固持部上设置突伸入第一收容槽内的导引壁,同时所述导引壁的最高点低于所述接触部的最高点设置,且所述导引壁相较所述接触部靠近所述插口设置,从而在插卡时,电子卡会先通过抵压所述导引壁而促使所述接触部靠近所述插口的一侧边向下移动至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以下,进而可有效防止简支和跪Pin现象的发生,保证插卡顺畅。【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卡连接器的分解图。图3是图2所示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4是图2中推杆、制动块及托盘共同组装于绝缘本体内的组合立体图。图5是图2所示导电端子的立体图。图6是图4所示导电端子的侧视图。图7是图2所示遮蔽壳体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与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卡连接器100用以插接电子卡20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SIM卡)。所述卡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0以及遮覆在所述绝缘本体10外侧的遮蔽壳体30。如图3与图4并结合图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具有用以收容所述电子卡200的第一收容槽13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收容槽13底部的底壁11,所述底壁11的周围立设有侧壁12,以使得所述第一收容槽13由所述底壁11和所述侧壁12围设形成。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12为3个,所述底壁11的其中一侧边不设有所述侧壁12,以便于在所述第一收容槽13的一端形成供所述电子卡200插入的插口 50。所述绝缘本体10内还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导电端子20的第二收容槽14,所述第二收容槽14上下贯穿所述底壁11并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3相连通设置,从而便于所述电子卡200与所述导电端子20对接而达到电性连接。所述绝缘本体10的侧壁12上沿所述卡连接器100的厚度方向凹陷有凹槽121,且所述凹槽121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3相连通。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壁12的外壁面上分别凸设有若干凸块122,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侧壁12的外壁面上设置有三个凸块122。所述绝缘本体10的其中一个侧壁12上还突伸有一呈圆柱形的凸柱15,且所述凸柱15在位于远离所述插口 50 —侧的所述侧壁12上。所述卡连接器100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10内的推杆16和制动块17。所述推杆16包括大致呈V型设置的第一推动部161和第二推动部16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推动部161和所述第二推动部162并呈一字型设置的连接部163,以使得所述推杆16大致呈“弓”字型设置。所述绝缘本体10的其中一个侧壁12上凹陷有供收容所述推杆16的收容腔123,所述连接部163卡持收容在所述收容腔123内并可在所述收容腔123内沿电子卡200插拔方向移动。所述制动块17包括与所述第一推动部161相抵接的第一制动部171和自所述第一制动部171末端向外延伸并使得所述制动块17大致呈V型设置的第二制动部172,所述第一制动部171与所述第二制动部172的连接处开设有供所述凸柱15穿过的穿槽173,从而所述制动块17可在所述绝缘本体10内绕所述凸柱15旋转。所述卡连接器100还包括用以放置电子卡200的托盘40,且所述托盘40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3内。所述托盘40上开设有供放置电子卡200的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胜郑大春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