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散热器型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7514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6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散热器型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散热器基座、一第一散热区,以及相对于第一散热区对称的第二散热区,所述第一散热区与第二散热区,均设置于散热器基座上,所述第一散热区,其包括多片第一散热齿片、以及相对于第一散热齿片对称设置的挂钩,所述的挂钩的端部,相对于第一散热齿片方向向内弯折,形成一第一固定装配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精简,设计合理,不同的散热区对应不同热源强度,既使得散热效果更佳,同时也可以节省材料,进而减少制造成本,提升行业竞争力;同时,通过设置有固定装配位,使得装配更简洁,装配效果更佳。(*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散热器型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散热器基座、一第一散热区,以及相对于第一散热区对称的第二散热区,所述第一散热区与第二散热区,均设置于散热器基座上,所述第一散热区,其包括多片第一散热齿片、以及相对于第一散热齿片对称设置的挂钩,所述的挂钩的端部,相对于第一散热齿片方向向内弯折,形成一第一固定装配位。本技术结构精简,设计合理,不同的散热区对应不同热源强度,既使得散热效果更佳,同时也可以节省材料,进而减少制造成本,提升行业竞争力;同时,通过设置有固定装配位,使得装配更简洁,装配效果更佳。【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的散热器型材
本技术涉及一种型材,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散热器型材。
技术介绍
散热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散热器材,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电气设备中。而且,几乎被应用到所有高密度发热的电子电器设备中。散热问题解决的好不好,会对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与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就目前的散热器来看,其多由散热器基座与设置于散热器基座上的散热片构成,散热器基座和散热片均采用铝质材料,散热器基座与发热源相连接,接受热量之后,将热量传导到散热片上,通过散热片进行散热。如果在自然通风的情况下,散热片不能满足散热要求,则还可以进一步设置风扇,通过风扇加速通风来达到散热的目的。现有的散热器型材,存在以下的缺陷:1.散热器基座上散热片的设置不合理,其未根据散热器基座不同部位的不同热量大小进行合理的设置,造成散热效果不理想,同时,也造成了型材的浪费。2.现有的散热片的形式单一,功能不多,耗能较大,而且造成材料的浪费。3.散热器基座上未设置使得装配更佳方便的固定装配位,以及设置于散热片中的固定接合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的散热器型材。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新型的散热器型材,其包括一散热器基座、一第一散热区,以及相对于第一散热区对称的第二散热区,所述第一散热区与第二散热区,均设置于散热器基座上,所述第一散热区,其包括多片第一散热齿片、以及相对于第一散热齿片对称设置的挂钩,所述的挂钩的端部,相对于第一散热齿片方向向内弯折,形成一第一固定装配位。所述散热器基座上还设有多个第二固定装配位。所述第二固定装配位,其为整体轮廓形状呈“ Ω ”型的构件。所述第二第二散热区,其包括多片第二散热齿片、一固定接合位、以及多片第三散热齿片,所诉第二散热齿片设置于固定接合位的内侧,所述第三散热齿片设置于固定接合位的外侧。所述第二散热齿片的高度低于第三散热齿片的高度。所述第一散热齿片的高度低于第二散热齿片的高度。所述散热器基座、第一散热齿片、第二散热齿片、第三散热齿片、以及固定接合位,其均为有铝质材质构件,其通过一体成型形成一体式结构的散热器型材。所述固定接合位,其为整体轮廓形状呈“T”型的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根据散热器基座不同部位的不同热量大小进行合理的设置,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散热器基座上散热片的设置不合理,从而导致的散热散热效果不理想,造成了型材的浪费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装配位,使得装配方便,也使得散热型材后更佳稳固,本技术采用一体成型而成,使得工序更佳精简,使得制造效率更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其中:1.散热器基座 2.第一散热齿片 3.挂钩4.第一固定装配位5.第二固定装配位6.第二散热齿片7.固定接合位 8.第三散热齿片【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散热器型材,其包括一散热器基座1、一第一散热区,以及相对于第一散热区对称的第二散热区,所述第一散热区与第二散热区,均设置于散热器基座I上,所述第一散热区,其包括多片第一散热齿片2、以及相对于第一散热齿片2对称设置的挂钩3,所述的挂钩3的端部,相对于第一散热齿片2方向向内弯折,形成一第一固定装配位4。所述散热器基座I上还设有多个第二固定装配位5。所述第二固定装配位5,其为整体轮廓形状呈“ Ω ”型的构件。所述第二第二散热区,其包括多片第二散热齿片6、一固定接合位7、以及多片第三散热齿片8,所诉第二散热齿片6设置于固定接合位7的内侧,所述第三散热齿片8设置于固定接合位7的外侧。所述第二散热齿片6的高度低于第三散热齿片8的高度。所述第一散热齿片2的高度低于第二散热齿片6的高度。所述散热器基座1、第一散热齿片2、第二散热齿片6、第三散热齿片8、以及固定接合位7,其均为有铝质材质构件,其通过一体成型形成一体式结构的散热器型材。所述固定接合位7,其为整体轮廓形状呈“T”型的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根据散热器基座不同部位的不同热量大小进行合理的设置,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散热器基座上散热片的设置不合理,从而导致的散热效果不理想,造成了型材的浪费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装配位,使得装配方便,也使得散热型材后更佳稳固,本技术是采用挤出式一体成型制成,工序精简,制造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好。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结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散热器型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散热器基座、一第一散热区,以及相对于第一散热区对称的第二散热区,所述第一散热区与第二散热区,均设置于散热器基座上,所述第一散热区,其包括多片第一散热齿片、以及相对于第一散热齿片对称设置的挂钩,所述的挂钩的端部,相对于第一散热齿片方向向内弯折,形成一第一固定装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散热器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基座上还设有多个第二固定装配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散热器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装配位,其为整体轮廓形状呈“ Ω ”型的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散热器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区,其包括多片第二散热齿片、一固定接合位、以及多片第三散热齿片,所诉第二散热齿片设置于固定接合位的内侧,所述第三散热齿片设置于固定接合位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的散热器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齿片的高度低于第三散热齿片的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的散热器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齿片的高度低于第二散热齿片的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的散热器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基座、第一散热齿片、第二散热齿片、第三散热齿片、以及固定接合位,其均为有铝质材质构件,其通过一体成型形成一体式结构的散热器型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的散热器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合位,其为整体轮廓形状呈“T”型的构件。【文档编号】H01L23/367GK203562416SQ201320581695【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专利技术者】周志斌 申请人:东莞市东联铝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联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