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地开关电动操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7506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6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开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接地开关电动操作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构、离合传动机构,电机输出轴与减速机构输入端连接,所述离合传动机构包括一主动齿轮、一从动齿轮、一传动盘、一摩擦件,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传动盘三者同轴心设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轴向位置固定,传动盘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可轴向滑动;传动盘和主动齿轮的相对面设有成对的锥形槽,每对锥形槽内装配有钢珠;所述从动齿轮和传动盘之间设有压缩弹簧,从动齿轮与传动盘之间设有凸凹配合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接地开关电动操作机构通过优化设计离合传动机构,不仅结构简单、紧凑,而且更少的部件具有更少的不可靠因素,使操作机构的整体可靠性更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开关
,公开了一种接地开关电动操作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构、离合传动机构,电机输出轴与减速机构输入端连接,所述离合传动机构包括一主动齿轮、一从动齿轮、一传动盘、一摩擦件,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传动盘三者同轴心设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轴向位置固定,传动盘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可轴向滑动;传动盘和主动齿轮的相对面设有成对的锥形槽,每对锥形槽内装配有钢珠;所述从动齿轮和传动盘之间设有压缩弹簧,从动齿轮与传动盘之间设有凸凹配合结构。本技术的接地开关电动操作机构通过优化设计离合传动机构,不仅结构简单、紧凑,而且更少的部件具有更少的不可靠因素,使操作机构的整体可靠性更高。【专利说明】一种接地开关电动操作机构
本技术属于电气设备
,尤其涉及电气开关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电气开关设备的接地开关。
技术介绍
接地开关是一种用于将设备或线路接地的机械装置,用于在异常条件,如短路时,在规定时间内承载规定的异常电流,以便在设备或线路检修时,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接地开关多见于高低压开关柜等配电设备中,主要包括静触头和动触刀,两者中一者与设备连接,另一者接地。对于常见开关柜而言,接地开关的动、静触头各三个,三个静触头分别接开关柜的进线端A、B、C母线,三个动触刀与静触头一一配对,通过线排接地。所述静触头通过绝缘子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动触刀装配在一根主轴上,与动触刀同轴固定装配有拐臂,拐臂的活动端与动触刀压簧(两端带铰链式连接头的圆柱压缩弹簧)连接头铰接。拐臂与压簧的压缩临界点介于动触刀合闸与分闸状态之间。在分闸状态下,压簧作用在主轴上的扭矩与合闸方向相反,该作用扭矩与限位机构配合将动触刀维持在分闸状态下。对主轴施加外力,向合闸方向旋转主轴,拐臂压缩压簧储能,当转过压簧的临介点,压簧作用在主轴上的扭矩变换方向,迅速释放能量,并推动拐臂协助合闸外力带动动触刀快速合闸;反之,在合闸状态下,压簧作用在主轴上的扭矩与合闸方向相同,该作用扭矩与限位机构配合将动触刀维持在合闸状态下。对主轴施加外力,使其向分闸方向旋转,拐臂压缩压簧储能,当转过压簧的临介点,压簧作用在主轴上的转矩再次变换方向,压簧推动拐臂协助分闸外力进一步驱动动触刀向分闸方向转动,直到被限位机构阻挡,分闸过程完成。随着开关柜等配电设备的不断智能化,接地开关的远程操作成为普遍需求。要实现接地开关的远程操作并不难,最简单的处理方式是,为接开关设置可控的电动操作机构。在接地开关中设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接地开关主轴转动的电机,完成接地开关的合闸与分闸,再通过远程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则可实现接地开关的远程操作。通过电机配合简单的机械传动机构驱动接地开关主轴转动,以实现动触刀的电动分合闸,并不难实现。考虑到单纯的电动操作式接地开关在不可避免的断电的情况下无法工作的问题,为电动式接开关配置手动操作功能显然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现有技术已公开有多种实现接地开关同时具备电动和手动操作功能的方案,如专利号 200620109339.6,200810182723.2,201220474160,201220013812 等专利公开的接地开关或操作机构。现有电动接地开关的操作机构,通过引入离合机构已经较好地实现了接地开关兼备手动和电动操作功能。但是仍存在不足之处。1、有的接地开关的电动操作机构,结构松散,占用空间大,增大了接地开关的整体尺寸。接地开关在开关柜等配电设备中安装,受到配电设备箱体的局限,较大的接地开关,不利于柜体的小型化,而接地开关复杂的结构给开关柜内部结构设计带来限制,影响柜内结构的优化,如专利号为200620109339.6的专利公开的接地开关。2、有的操作机构虽然结构相对紧凑,占用空间小,但结构复杂,零部件多,不仅增加了装配难度及成本,而且增加了操作机构的失效机率,如专利号为201220474160的专利公开的操作机构。3、有的虽然结构紧凑,零部件少,但装配难度较大,可靠性低,对零件强度要求高,如专利号为201220013812的专利公开的操作机构。而且,现有电动接地开关普遍存在,电动操作机构不可靠,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一般无法通过反复2000次分合闸测试。使用时,需要对接地开关进行定期维护,否则将频发电机堵转等现象,最后损毁电机或传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电动接地开天存在的上述不足及问题,不仅提供一种结构更为合理的用于接地开关的电动操作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接地开关电动操作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构、离合传动机构,电机输出轴与减速机构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传动机构包括一个与减速机构输出端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一个与装配在接地开关主轴上的主轴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一传动盘、一与传动盘相互摩擦的摩擦件,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传动盘三者同轴心设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轴向位置固定,传动盘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可轴向滑动,传动盘和主动齿轮的相对面设有成对的锥形槽,每对锥形槽内装配有钢珠。所述从动齿轮和传动盘之间设有压缩弹簧,从动齿轮与传动盘之间设有凸凹配合结构。常态下,电机不启动,传动盘在压缩弹簧作用下,靠在主动齿轮的侧面,传动盘和从动齿轮间的凸凹配合结构相脱开。从动齿轮、主轴齿轮及主轴可相对于电机、减速机构、主动齿轮、传动盘等部件自由转动。通过手柄手动操作主轴即可实现手动分合闸。当需要电动分合闸时,启动电机,动力通过减速机构传递到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随之转动,开始时,因摩擦件作用,传动盘与主动齿轮不同步,此时,钢珠在锥形槽侧壁斜的挤推作用下,推动传动盘向从动齿轮方向滑动,当传动盘和从动齿轮间的凸凹配合结构咬合,并达到滑动极限后,主动齿轮、传动盘、与从动齿轮三者开始联动。电机的动力由从动齿轮、主轴齿轮传递到主轴,驱动主轴转动,实现对接地开关分合闸的操作。根据上述离合传动机构的原理可知,传动盘轴向滑动最大距离应大于凸凹配合结构的有效配合宽度,但要小于钢珠直径。本技术的离合传动机构仅由两个齿轮和一个传动盘共三个主要部件组成,零部件少,材料成本低;各部件上的配合结构均设置在表面,易于加工,有利于控制加工成本。三个主要部件之间无复杂的嵌合结构,方便装配。三主要部件同轴心设置,相互轴向叠置在一起,结构非常紧凑。三者在强度满足要求的前题下,可以设计得很薄,以齿轮厚度15_,传动盘厚度IOmm为例,整个离合传动机构的宽度可以控制在40_以内。占用空间少,与电机及减速机构一起可直接设置在传统接地开关的底座后框内。与传统普通手动接地开关相比,基本不增加接地开关的整体体积,也无需改变传统接地开关的整体构架。为传统手动接地开关而生产加工的底座、动触刀、静触头、动触刀驱动机构(主轴、弹簧、分合闸限位部件等)、均可直接适用于采用本技术操作机构的手动电动一体式接地开关中。有利于零部件的通用化和标准化。所述摩擦件的作用在于以摩擦的方式给传动盘施加一个有限的阻力,在传动盘与从动齿轮未咬合,且主动齿轮与传动盘两者间未被压紧之前,使传动盘相对于主动齿轮不同步,以迫使钢珠向锥形槽外滚动,推动传动盘向从动齿轮靠近。实现上述功能的摩擦件,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如,与传动盘外圆接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菡毛朝福姜春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山市电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