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芯管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7331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6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输管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穿越芯管牵引装置。该装置的管体直径与穿越芯管直径相同,管体焊接在穿越芯管前端,管体周向外壁上等角度设计有多个轴承钢滚轮,管体前端设计有同心大小头,同心大小头前端设计有牵引环,牵引环与同心大小头之间连接有加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防止芯管与混凝土套管碰撞接触,保护管道防腐层,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节省了大量的返修费用。克服了现有芯管穿越时易与混凝土套管碰撞接触,损伤防腐层的不足。(*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长输管道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穿越芯管牵引装置。该装置的管体直径与穿越芯管直径相同,管体焊接在穿越芯管前端,管体周向外壁上等角度设计有多个轴承钢滚轮,管体前端设计有同心大小头,同心大小头前端设计有牵引环,牵引环与同心大小头之间连接有加强板。本技术实现了防止芯管与混凝土套管碰撞接触,保护管道防腐层,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节省了大量的返修费用。克服了现有芯管穿越时易与混凝土套管碰撞接触,损伤防腐层的不足。【专利说明】穿越芯管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长输管道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穿越芯管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长输管道顶管穿越公路,在顶管施工完成后,进行芯管穿越,目前大部分穿越芯管采用牵引小车牵引,即将预制芯管一端固定在牵引小车马鞍形弧板上,在牵引过程中牵引小车容易跑偏,造成穿越芯管上方的绝缘支架与混凝土套管刮碰,造成支架掉落,损伤防腐层,修补防腐层成本大大增加,施工进度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越芯管牵引装置,该装置实现了防止芯管与混凝土套管碰撞接触,保护管道防腐层,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节省了大量的返修费用。克服了现有芯管穿越时易与混凝土套管碰撞接触,损伤防腐层的不足。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越芯管牵引装置,包括管体;管体直径与穿越芯管直径相同,管体焊接在穿越芯管前端,管体周向外壁上等角度设计有多个轴承钢滚轮,管体前端设计有同心大小头,同心大小头前端设计有牵引环,牵引环与同心大小头之间连接有加强板。轴承钢滚轮的个数为4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在管体周向外壁上等角度设计有多个轴承钢滚轮的方式,因而具有防止芯管与混凝土套管碰撞接触的功能,保护管道防腐层,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节省了大量的返修费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穿越芯管牵引装置,包括管体2;管体2直径与穿越芯管I直径相同,管体2焊接在穿越芯管I前端,管体2周向外壁上等角度设计有4个轴承钢滚轮3,管体2前端设计有同心大小头4,同心大小头4前端设计有牵引环5,牵引环5与同心大小头4之间连接有加强板6。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穿越芯管牵引装置,包括管体(2);其特征在于:管体(2)直径与穿越芯管(I)直径相同,管体(2)焊接在穿越芯管(I)前端,管体(2)周向外壁上等角度设计有多个轴承钢滚轮(3),管体(2)前端设计有同心大小头(4),同心大小头(4)前端设计有牵引环(5),牵引环(5)与同心大小头(4)之间连接有加强板(6)。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芯管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钢滚轮(3)的个数为4个。【文档编号】F16L1/06GK203560583SQ201320732949【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9日 【专利技术者】冯大永, 张国强, 张禹, 汤琦, 潘治国, 王浩, 马恒, 李明, 李涛, 彭运波, 牟思宇, 杨春雷, 黄继峰, 李野, 倪洪源, 李雪松, 李永刚, 曾士伟, 屈志伟, 司浩亮, 周伟光 申请人:辽河石油勘探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大永张国强张禹汤琦潘治国王浩马恒李明李涛彭运波牟思宇杨春雷黄继峰李野倪洪源李雪松李永刚曾士伟屈志伟司浩亮周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辽河石油勘探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