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泵油气粗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7275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6 0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油泵油气粗过滤装置,包括圆筒状壳体,壳体内设翻倒阀,壳体顶端为壳体端盖,壳体端盖连有相互连通壳体进、出气管,进、出气管与壳体相互连通,进、出气管间设挡油板,翻倒阀靠壳体顶端一侧设有翻倒阀端盖,翻倒阀端盖靠壳体顶端的一侧设有整流板,翻倒阀端盖设有翻倒阀油气通道,整流板靠翻倒阀端盖的一侧设有圆柱体,圆柱体位于翻倒阀油气通道上方,圆柱体靠翻倒阀油气通道的一侧设有半球型的凹槽,整流板上设有整流板通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燃油泵油气粗过滤装置可在汽车加油发生的油气排出油箱情况时先对油气进行粗过滤,可有效防止油箱外部过滤装置过载后失效,具有整流板和挡油板双重回油,油气回油效果更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油泵油气粗过滤装置,包括圆筒状壳体,壳体内设翻倒阀,壳体顶端为壳体端盖,壳体端盖连有相互连通壳体进、出气管,进、出气管与壳体相互连通,进、出气管间设挡油板,翻倒阀靠壳体顶端一侧设有翻倒阀端盖,翻倒阀端盖靠壳体顶端的一侧设有整流板,翻倒阀端盖设有翻倒阀油气通道,整流板靠翻倒阀端盖的一侧设有圆柱体,圆柱体位于翻倒阀油气通道上方,圆柱体靠翻倒阀油气通道的一侧设有半球型的凹槽,整流板上设有整流板通油孔。本技术的燃油泵油气粗过滤装置可在汽车加油发生的油气排出油箱情况时先对油气进行粗过滤,可有效防止油箱外部过滤装置过载后失效,具有整流板和挡油板双重回油,油气回油效果更好。【专利说明】一种燃油泵油气粗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燃油泵,具体涉及一种燃油泵油气粗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油箱在加油时会排出油箱内的油气,如果高浓度的油气直接进入空中会造成危险,所以油箱外部需要加过滤装置吸收排出的油气,现有的邮箱外部大多只设置一个过滤装置,单重的过滤装置不能过滤很容易造成油气的泄漏,会人们造成潜在的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燃油泵油气粗过滤装置,包括圆筒状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翻倒阀,所述的壳体的顶端为壳体端盖,所述的壳体端盖的顶端连接有相互连通壳体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与壳体相互连通,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设有挡油板,所述的翻倒阀靠壳体顶端的一侧设有翻倒阀端盖,所述的翻倒阀端盖靠壳体顶端的一侧设有整流板,所述的翻倒阀端盖设有翻倒阀油气通道,所述整流板靠翻倒阀端盖的一侧设有圆柱体,所述的圆柱体位于翻倒阀油气通道上方,所述的圆柱体靠翻倒阀油气通道的一侧设有半球型的凹槽,所述的整流板上设有整流板通油孔。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顶端设有壳体气管,所述的壳体气管背离壳体的一侧封闭,所述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与壳体气管的侧壁连通,所述的挡油板设置在壳体气管靠出气管处,所述的挡油板沿壳体气管的通道方向设置。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壳体气管的设置可以为油气提供额外更长的回油轨迹,回油时间变长后,可以更加有效避免油气中油的泄出,挡油板的设置,可以使油气中的油液体沿着挡油板回流至箱体内。作为优选,所述的翻倒阀端盖中部设有翻倒阀中孔,所述的翻倒阀中孔的孔沿设有朝整流板延伸的孔延伸壁,形成上述所述的翻倒阀油气通道,所述的翻倒阀油气通道成圆筒状。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油气上升的过程中,部分油体会附在翻倒阀油气通道侧壁上,进一步提高回油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翻倒阀油气通道的外侧壁套设有衔接盖,所述的衔接盖中部设翻倒阀油气通道连通的衔接油孔,所述的衔接油孔的孔壁周沿设有朝翻倒阀延伸的衔接内套筒,所述的衔接内套筒套设在所述的翻倒阀油气通道的外侧壁,所述的衔接内套筒与所述的翻倒阀油气通道之间设有翻倒阀密封圈。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衔接盖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固定翻倒阀油气通道,避免翻倒阀油气通道的移位,同时,翻倒阀密封圈的设置提高可本技术的燃油泵油气粗过滤装置的密封性,可以有效避免油气从翻倒阀油气通道与衔接内套筒之间的缝隙泄漏。作为优选,所述的衔接盖的周沿设有朝翻倒阀延伸的衔接外套筒,所述的衔接外套筒与壳体内侧壁之间设有壳体内密封圈。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衔接盖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性更好。本技术的燃油泵油气粗过滤装置可以在汽车加油产生的油气排出油箱的情况时先对油气进行粗过滤,可有效防止油箱外部过滤装置过载后失效,本技术的燃油泵油气粗过滤装置具有整流板和挡油板双重回油,油气回油效果更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整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具体是一种燃油泵油气粗过滤装置,包括圆筒状的壳体1,壳体I内设有翻倒阀2。壳体I的顶端为壳体端盖11,壳体端盖11的顶端连接有相互连通壳体进气管13和出气管14。进气管13和出气管14与壳体I的内部相互连通,进气管13和出气管14之间设有挡油板3,翻倒阀2靠壳体I顶端的一侧设有翻倒阀端盖21。翻倒阀端盖21靠壳体I的壳体端盖11的一侧设有整流板4,翻倒阀端盖21设有翻倒阀油气通道211,整流板4靠翻倒阀端盖21的一侧设有圆柱体41,圆柱体41位于翻倒阀油气通道211上方,圆柱体41靠翻倒阀油气通道211的一侧设有半球型的凹槽42,整流板4还包括板体43,圆柱体41设置在板体43的中部,板体43靠板体43周侧设有整流板通油孔431。壳体I顶端的壳体端盖11上设有壳体气管12,壳体气管12远离壳体I的一侧封闭。进气管13和出气管14与壳体气管12的侧壁连通,挡油板3设置在壳体气管12靠出气管12处,挡油板3沿壳体气管12的通道方向设置。翻倒阀端盖21中部设有翻倒阀中孔212,翻倒阀中孔212的孔沿设有朝整流板4延伸的孔延伸壁,形成上述翻倒阀油气通道211,翻倒阀油气通道211成圆筒状。翻倒阀油气通道211的外侧壁套设有衔接盖5,衔接盖5中部设翻倒阀油气通道211连通的衔接油孔51,衔接油孔51的孔壁周沿设有朝翻倒阀2延伸的衔接内套筒52,衔接内套筒套52设在翻倒阀油气通道211的外侧壁,衔接内套筒52与翻倒阀油气通道211之间设有翻倒阀密封圈521。衔接盖5的周沿设有朝翻倒阀2延伸的衔接外套筒53,衔接外套筒53与壳体I内侧壁之间设有壳体内密封圈531。当油箱加油的时候,油气会通过翻倒阀2排到整流板4处,整流板4连接翻倒阀2口处为半球型的凹槽42结构,此凹槽42会将转变油气流动方向,横向喷出的油气进入整流板4与衔接盖5之间,形成旋转气体,油气中的油因为离心力的作用会被甩到整流板4上,从而使油和气实现第一步分离,第一步分离的气体在气压的作用下上升经过整流板4,来到出气管12处,在进入出气管12时油气会经过出气管12前的挡油板3,当油气经过挡油板3时,油气中的部分油会撞在挡油板3上,从而实现油和气的第二部分离,进过两部分离的油气中的油已经大幅度减少,使得连接出气管12的过滤装置寿命大幅度提高,经过两部分过滤后的油在加油停止后又会从翻倒阀2流入油箱,使得装置可循环使用,可靠性高。【权利要求】1.一种燃油泵油气粗过滤装置,包括圆筒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有翻倒阀,所述的壳体的顶端为壳体端盖,所述的壳体端盖的顶端连接有相互连通壳体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与壳体相互连通,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设有挡油板,所述的翻倒阀靠壳体顶端的一侧设有翻倒阀端盖,所述的翻倒阀端盖靠壳体顶端的一侧设有整流板,所述的翻倒阀端盖设有翻倒阀油气通道,所述整流板靠翻倒阀端盖的一侧设有圆柱体,所述的圆柱体位于翻倒阀油气通道上方,所述的圆柱体靠翻倒阀油气通道的一侧设有半球型的凹槽,所述的整流板上设有整流板通油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泵油气粗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顶端设有壳体气管,所述的壳体气管背离壳体的一侧封闭,所述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与壳体气管的侧壁连通,所述的挡油板设置在壳体气管靠出气管处,所述的挡油板沿壳体气管的通道方向设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长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仁谦汽车油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