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管机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69383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5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冷轧管机的输送装置。它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输送车,输送车上设有储油罐以及油泵,储油罐通过油泵以及输油管与运输车两端分别设置的双向油缸连接,支撑座两端设置有纵向移动机构,双向油缸的两端与纵向移动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输送稳定性好,阻力小,能实时调节,降低能耗。(*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冷轧管机的输送装置。它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输送车,输送车上设有储油罐以及油泵,储油罐通过油泵以及输油管与运输车两端分别设置的双向油缸连接,支撑座两端设置有纵向移动机构,双向油缸的两端与纵向移动机构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输送稳定性好,阻力小,能实时调节,降低能耗。【专利说明】冷轧管机的输送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冷轧管机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的冷轧管机的进给机构,无论其基于机械系统还是电机单独驱动,都是通过丝杠旋转带动进给小车实现原料管材进给的功能,由于轧管机的机体较长,传动所需的瞬时加速度较大,因此必须采用较粗的较长的丝杠,一股丝杠的直径达100mm,长度达IOOOOmm甚至更长,有的机型还需要两根以上的丝杠。由于进给所需的时间很短,对丝杠要求瞬间的加速度很大,约在0.1S内要运转I圈并停止,为了让进给小车前进而消耗在丝杠上的力是非常巨大的,日积月累会产生非常大的浪费,另外由于整体惯量大导致启动和制动力矩较大,难以实现精确控制且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且输送稳定高的冷轧管机的输送装置。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冷轧管机的输送装置,它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输送车,输送车上设有储油罐以及油泵,储油罐通过油泵以及输油管与输送车两端分别设置的双向油缸连接,支撑座两端设置有纵向移动机构,双向油缸的两端与纵向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的纵向移动机构包括丝杠、丝母以及电机,电机固定在支撑座侧面,丝杠与电机连接,丝母与丝杠螺纹连接,双向油缸的缸杆与丝母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输送稳定性好,阻力小,能实时调节,降低能耗。【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冷轧管机的输送装置,它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I上设置有输送车2,输送车2上设有储油罐3以及油泵4,储油罐3通过油泵4以及输油管5与输送车2两端分别设置的双向油缸6连接,支撑座I两端设置有纵向移动机构,双向油缸6的两端与纵向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的纵向移动机构包括丝杠7、丝母8以及电机9,电机固定在支撑座侧面,丝杠与电机连接,丝母与丝杠螺纹连接,双向油缸的缸杆与丝母固定连接。【权利要求】1.冷轧管机的输送装置,它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输送车,输送车上设有储油罐以及油泵,储油罐通过油泵以及输油管与输送车两端分别设置的双向油缸连接,支撑座两端设置有纵向移动机构,双向油缸的两端与纵向移动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管机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移动机构包括丝杠、丝母以及电机,电机固定在支撑座侧面,丝杠与电机连接,丝母与丝杠螺纹连接,双向油缸的缸杆与丝母固定连接。【文档编号】B21B39/02GK203556652SQ201320383044【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8日 【专利技术者】秦青云 申请人:常州井豪机械配件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青云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井豪机械配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