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炉排结构参数匹配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6618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5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炉排结构参数匹配调节装置,标准炉排模组由多级标准炉排模块(5)组成,每一级标准炉排模块(5)均由固定炉排和活动炉排构成,第一级标准炉排模块(5)的固定炉排前端固定于第一横梁(4b)上,后端固定于第二横梁(4c)上,后一级标准炉排模块(5)的固定炉排前端搭接在前一级活动炉排的背面,除第一级外,其余级标准炉排模块(5)的固定炉排后端固定于对应设置的第三横梁(4d)上,每一级活动炉排的前端搭接于同级固定炉排的背面,每一级活动炉排的后端安装有驱动装置(6)。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平台支撑框架上完成全面系统的顺逆推炉排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炉排结构参数匹配调节装置,标准炉排模组由多级标准炉排模块(5)组成,每一级标准炉排模块(5)均由固定炉排和活动炉排构成,第一级标准炉排模块(5)的固定炉排前端固定于第一横梁(4b)上,后端固定于第二横梁(4c)上,后一级标准炉排模块(5)的固定炉排前端搭接在前一级活动炉排的背面,除第一级外,其余级标准炉排模块(5)的固定炉排后端固定于对应设置的第三横梁(4d)上,每一级活动炉排的前端搭接于同级固定炉排的背面,每一级活动炉排的后端安装有驱动装置(6)。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平台支撑框架上完成全面系统的顺逆推炉排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的调节。【专利说明】复合炉排结构参数匹配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焚烧发电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炉排结构参数匹配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焚烧、卫生填埋、堆肥、废品回收等。在垃圾处理常规技术中,焚烧处理具有减量效果明显,无害化彻底,占地量小,余热能得到利用,二次污染少等优点,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废弃物焚烧炉的最重要的部件是焚烧炉炉排系统。焚烧炉炉排系统负责炉内垃圾运送,同时提高垃圾与空气的混合和扰动度,提高燃烧效率。现在已有多种类型的焚烧炉排问世,尤其是所谓的往复式焚烧炉排。往复炉排形式的炉排片像屋顶瓦片一样有规则地重叠在一起,组成垃圾燃烧的支撑体。可前后运动的炉排片与固定炉排片交替相间,其相对运动引起垃圾向前、后运动。在往复式推动炉排上,垃圾层被强烈地连续的翻转和搅动,使垃圾层反复松散和重新排列。目前,中国垃圾具有热值低,水分含量高等特点,为保证焚烧炉出口温度稳定在8500C以上,需要在炉排上堆积足够高的垃圾。因此,要求炉排片能够全方位、充分的翻转、搅动和疏松整个垃圾料层,以缩短干燥时间、提高燃烧效率。同时,由于中国生活垃圾含水量高、成分复杂,造成垃圾干燥和燃烧时易结成团、结成块。因此还要求炉排片减少垃圾成团、结块的可能性,使团内的垃圾与一次风能够充分接触、干燥充分、完全燃烧,以降低热灼减率。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炉排虽出现了多种结构形式,但现有的多种炉排片结构中,活动炉排片和固定炉排片为独立安装到炉排系统的支撑横梁上的,结构比较独立分散,且驱动机构连接活动横梁成一体驱动多排活动炉排片同步运动。现有炉排结构固定,不能实现复合调节炉排片结构。工业化应用的炉排系统:炉排面倾角a、炉排有效厚度h和炉排片安装位置结构参数均是定值,设计时需要确定的重要结构参数;炉排行程s只能进行小范围的调整,行程误差范围S =± IOmm ;炉排速度V可在垃圾焚烧厂试运行时进行调节,需要在设计液压系统时预先确定调节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为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的复合炉排结构参数匹配调节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合炉排结构参数匹配调节装置,炉排支撑框架(4)具有左右两根对称设置的纵梁(4a),在炉排支撑框架(4)上设置有标准炉排模组,该标准炉排模组由从前往后依次布置的多级标准炉排模块(5)组成,各标准炉排模块(5)均前高后低倾斜设置,且每一级标准炉排模块(5)均由固定炉排和活动炉排构成,第一级标准炉排模块(5)的固定炉排前端固定于第一横梁(4b)上,后端固定于第二横梁(4c)上,所述第一横梁(4b)和第二横梁(4c)均横跨在两根纵梁(4a)的上方,各横梁(4b、4c)的端部通过槽钢与对应的纵梁(4a)相固定,后一级标准炉排模块(5)的固定炉排前端搭接在前一级活动炉排的背面,除第一级外,其余级标准炉排模块(5)的固定炉排后端固定于对应设置的第三横梁(4d )上,在每根第三横梁(4d )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立柱(4e ),各立柱(4e )与对应的纵梁(4a)相垂直,立柱(4e)下端的支撑座通过“T”形螺栓与纵梁(4a)顶部同向安装的导轨(4f)连接,导轨(4f)上开有供“T”形螺栓滑移的滑槽,在各第三横梁(4d)的左右两端均对称固定有呈槽型的定位块(1),各定位块(I)的外侧设有槽型的压盖(2),所述压盖(2)和定位块(I)形成抱箍将对应的立柱(4e)抱紧,且压盖(2)与定位块(I)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每一级活动炉排的前端搭接于同级固定炉排的背面,每一级活动炉排的后端安装有驱动装置(6)。本专利技术安装在平台支撑框架上,并在平台支撑框架的顺逆推轨道引导下,能够绕顺推定轴点或逆推定轴点旋转,以模拟炉排系统的真实运作状态。标准炉排模组逆推旋转时,标准炉排模组连同炉排支撑框架绕着逆推定轴点定轴转动,炉排支撑框架的后端沿逆推导向槽滑动,调节逆推炉排面倾角a,可调范围:a =18-45°,物料移动方向与标准炉排模组运动方向相反;标准炉排模组顺推旋转时,标准炉排模组连同炉排支撑框架绕着顺推定轴点定轴转动,炉排支撑框架的前端沿顺推导向槽滑动,调节顺推炉排面倾角a,可调范围:a=0-18°,物料移动方向与标准炉排模组运动方向相同。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能有效搅动、打散、疏松垃圾,实现物料颗粒的平均停留时间、体积流率测试;本专利技术能够完成全面系统的顺逆推炉排,根据各种参数调节下的测试结果,综合对比物料颗粒平均停留时间、体积流率参数,得到优化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为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所述标准炉排模组采用以上结构,不仅简化了装配工艺,降低了装配的难度,而且有效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多级标准炉排模块所形成的模组结构简单、紧凑,拆装方便、快捷。驱动装置在活动炉排后端提供动力,使活动炉排在固定炉排的背板上作往复运动,能有效搅动、打散、疏松垃圾,从而确保了的效果。第一级标准炉排模块的固定炉排采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支撑固定,装配方便,连接的牢靠性好;其余级标准炉排模块的固定炉排后端由第三横梁支撑,一方面连接牢固、可靠,另一方面,通过松开压盖与定位块所形成的抱箍能够调节第三横梁在立柱上的高度位置,松开“T”形螺栓能够调节第三横梁的前后位置,以适应炉排有效厚度h和炉排行程s改变时,标准炉排模块相对于炉排支撑框架的左右、上下位置,调节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所述立柱(4e)为圆管或方管或矩管,这样不仅选材方便、成本低,而且导向性好,能够防止第三横梁发生歪斜。在最后一级标准炉排模块(5)的活动炉排后方设有接料板(3),该接料板(3)通过螺栓与炉排支撑框架(4)相固定,接料板(3)上供螺栓穿过的孔为上下走向的长条孔。以上结构有利于接料,并且调整接料板的高度位置非常便捷。每一级标准炉排模块(5)的固定炉排和活动炉排均由基体(5a)及背板(5b)构成,所述背板(5b)位于基体(5a)的上方,在背板(5b)与基体(5a)之间设有左右两组高度调整块(5c),每组高度调整块(5c)分为前中后三个,所述基体(5a)、高度调整块(5c)和背板(5b)三者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以上结构组装便捷,连接牢靠,通过在炉排背板与炉排基体之间增减高度调节块改变炉排有效厚度h,可调节范围h=100-200mm,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同时,活动炉排后端的支撑结构(两侧滚轮组和驱动支座相应的调整腰形槽位置)改变高度,以有效支撑驱动活动炉排。所述驱动装置(6)为驱动油缸,每一个活动炉排配备一个驱动油缸提供驱动力,这样活动炉排往复运动的动力充足,能够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炉排结构参数匹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炉排支撑框架(4)具有左右两根对称设置的纵梁(4a),在炉排支撑框架(4)上设置有标准炉排模组,该标准炉排模组由从前往后依次布置的多级标准炉排模块(5)组成,各标准炉排模块(5)均前高后低倾斜设置,且每一级标准炉排模块(5)均由固定炉排和活动炉排构成,第一级标准炉排模块(5)的固定炉排前端固定于第一横梁(4b)上,后端固定于第二横梁(4c)上,所述第一横梁(4b)和第二横梁(4c)均横跨在两根纵梁(4a)的上方,各横梁(4b、4c)的端部通过槽钢与对应的纵梁(4a)相固定,后一级标准炉排模块(5)的固定炉排前端搭接在前一级活动炉排的背面,除第一级外,其余级标准炉排模块(5)的固定炉排后端固定于对应设置的第三横梁(4d)上,在每根第三横梁(4d)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立柱(4e),各立柱(4e)与对应的纵梁(4a)相垂直,立柱(4e)下端的支撑座通过“T”形螺栓与纵梁(4a)顶部同向安装的导轨(4f)连接,导轨(4f)上开有供“T”形螺栓滑移的滑槽,在各第三横梁(4d)的左右两端均对称固定有呈槽型的定位块(1),各定位块(1)的外侧设有槽型的压盖(2),所述压盖(2)和定位块(1)形成抱箍将对应的立柱(4e)抱紧,且压盖(2)与定位块(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每一级活动炉排的前端搭接于同级固定炉排的背面,每一级活动炉排的后端安装有驱动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顺洪徐明朱新才严欣平周雄李长江柏继松季炫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