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碳水稻专用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63615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4 0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碳水稻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水稻专用肥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尿素20%~40%、磷酸二胺5%~15%、钙镁磷肥10%~20%、氯化钾10%~30%、硼砂1%~18%、硫酸盐肥1%~10%、纳米碳3%~10%、有机肥6%~20%、麦饭石8%~20%和固氮菌3%~10%。不仅可以使水稻增产30%~45%,相比于常规肥节肥30%~50%,而且还能有效的去除土壤中的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碳水稻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水稻专用肥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尿素20%~40%、磷酸二胺5%~15%、钙镁磷肥10%~20%、氯化钾10%~30%、硼砂1%~18%、硫酸盐肥1%~10%、纳米碳3%~10%、有机肥6%~20%、麦饭石8%~20%和固氮菌3%~10%。不仅可以使水稻增产30%~45%,相比于常规肥节肥30%~50%,而且还能有效的去除土壤中的镉。【专利说明】一种纳米碳水稻专用肥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专用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碳水稻专用肥。
技术介绍
保护生态环境在中国特别有急迫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长足的发展,用7%的土地养活22.5%的人口,已经创造了世界的奇迹。然而,长期施用化肥导致了土壤结构破坏、水体污染、肥料利用率下降和农产品品质降低等严重的负面问题。绿色是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生产、加工、流通、卫生等4个方面,而农产品源头污染位居榜首。“土壤是作物的母亲”,土壤是养分的供应者,土壤又是养分的保蓄剂,是其它物质无法替代的。调节土壤、改良土壤、养育土壤,恢复土壤活力,显示出土壤的天然本色,是食品安全,人类文明和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纳米碳是绝缘体,但遇水后可变成“超导体”,故称“超导”肥。纳米激活增效肥进入土壤后,它能使土壤胶体、溶液的电阻大大减小,成为导电肥料,经测定其EC值低于普通肥料30%~50%,因此有明显节肥30%~50%的效果。它能调动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氮、磷、钾)、中量营养元素(钙、镁、硫及硅)和微量元素(铁、锰、铜、锌、钥、硼等)从土壤胶体中快速释放出来。纳米碳的特异功能是能调动土壤中的磷、硅、硫、钥等阴离子养分。纳米碳有很强的吸水功能,可称为“生物泵” ,施用纳米激活增效肥,能增强作物根系吸收养分及水分的能力,增加对土壤无机营养元素的吸收,表现出植物线粒体细胞的增大和叶绿体细胞的增加,因此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加养分吸收而快速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纳米碳水稻专用肥,能其利用纳米碳的特殊性质,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抗逆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种纳米碳水稻专用肥,所述纳米碳水稻专用肥为含有以下组分的混合物,其中,各组分占混合物总重量的百分比为:尿素20%~40%、磷酸二胺5%~15%、钙镁磷肥10%~20%、氯化钾10%~30%、硼砂1%~10%、硫酸盐肥1%~10%、纳米碳3%~10%、有机肥6%~20%、麦饭石8%~20%和固氮菌3%~10%。优选的是,所述的纳米碳水稻专用肥中,所述硫酸盐肥为硫酸钾肥、硫酸铵肥、硫酸钙肥、硫酸锌肥、硫酸镁肥或硫酸铜肥。优选的是,所述的纳米碳水稻专用肥中,所述纳米碳水稻专用肥为含有以下组分的混合物,其中,各组分占混合物总重量的百分比为:尿素20%~40%、磷酸二胺5%~15%、钙镁磷肥10%~20%、氯化钾10%~30%、硼砂1%~10%、硫酸盐肥1%~10%、纳米碳3%~10%、有机肥6%~20%、麦饭石8%~20%、固氮菌3%~10%、稀土微肥1%~5%、干燥酒糟I %~3%、酵母菌2%~5%、肉2%~5%和动物内脏2%~5%,其中,所述肉和所述动物内脏的含水量< 5%,所述肉为干猪肉、干牛肉或干鸡肉。优选的是,所述的纳米碳水稻专用肥中,所述纳米碳水稻专用肥能用于清除土壤中的铺。 优选的是,所述的纳米碳水稻专用肥中,所述纳米碳水稻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将尿素、磷酸二胺、钙镁磷肥、氯化钾、硼砂、硫酸盐肥、纳米碳、稀土微肥、有机肥和麦饭石按配比置于搅拌装置中,搅拌30~45min,得到配料A ;步骤2、将固氮菌、肉、动物内脏、酵母菌和干燥酒糟按配比置于发酵罐中,向发酵罐中注入去离子水,无氧发酵8~10天,发酵温度为35°C~40°C,得到配料B,其中固氮菌、肉、动物内脏、干燥酒糟和酵母菌的重量总和与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1: 200;步骤3、将配料A与配料B混合,得到肥料C,将肥料C置于造粒装置中,选取粒径≥0.3mm的肥料C的颗粒;步骤4、干燥步骤3筛选出的肥料C的颗粒,其中,干燥温度为40°C,干燥时间为20h ;步骤5、冷却干燥后的肥料C的颗粒,筛选出肥料C的颗粒的粒径> 0.05mm的颗粒为所述纳米碳水稻专用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纳米碳水稻专用肥,其通过利用纳米炭的特性,(I)不仅可以使水稻增产30%~45%,相比于常规肥节肥30%~50%,而且还能有效的去除土壤中的镉;(2)在本专利技术中,还创造性的加入了肉和动物内脏,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氮磷钾,同时也能改良土壤的质量;(3)本专利技术的肥料还能使其他农作物增产,如大田作物可增产10%~20%,蔬菜作物可增产20%~40%和林果作物可增产15%~3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实施例1、步骤1、将尿素、磷酸二胺、钙镁磷肥、氯化钾、硼砂、硫酸盐肥、纳米碳、稀土微肥、有机肥和麦饭石用螺旋管输送入锥形搅拌机中,搅拌30~45min,得到配料A ;步骤2、将固氮菌、肉、动物内脏、酵母菌、干燥酒糟和去离子水置于发酵罐中,无氧发酵8~10天,发酵温度为维持在40°C,得到配料B,其中固氮菌、肉、动物内脏、干燥酒糟和酵母菌的重量总和与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1: 200 ;步骤3、将配料A与配料B混合,得到肥料C,将肥料C置于圆盘造粒机造粒,挂膜抛光,用震动筛筛选出粒径≥0.3mm的肥料C的颗粒,粒径不合格送回圆盘造粒机从新造粒;步骤4、用提升机将粒径合格的肥料C的颗粒输送至干燥机中烘干,其中干燥温度为 40 0C ;步骤5、冷却干燥后的肥料C的颗粒至室温,用震动筛筛选出粒径≥0.05mm的肥料C的颗粒为纳米碳水稻专用肥;用自动计量包装机计量和包装纳米碳水稻专用肥,包装后的纳米碳水稻专用肥存入库房。实施例2、纳米碳水稻专用肥为含有以下组分的混合物,其中,各组分占混合物总重量的百分比为:尿素4000g、磷酸二胺150g、钙镁磷肥200g、氯化钾300g、硼砂100g、硫酸镁肥100g、纳米碳100g、堆肥(有机肥)200g、麦饭石200g、固氮菌100g、稀土微肥50g、干燥酒糟30g、酵母菌50g、干鸡肉50g和动物内脏50g,其中,干鸡肉和动物内脏的含水量< 5% ;以上组分市场均有售。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造纳米碳水稻专用肥。实施例3、纳米碳水稻专用肥为含有以下组分的混合物,其中,各组分占混合物总重量的百分比为:尿素2000g、磷酸二胺50g、钙镁磷肥100g、氯化钾100g、硼砂10g、硫酸镁肥10g、纳米碳30g、願肥(有机 肥)60g、麦饭石80g、固氮菌30g、稀土微肥10g、干燥酒糟10g、酵母菌20g、干鸡肉20g和动物内脏20g,其中,干鸡肉和动物内脏的含水量< 5%;以上组分市场均有售。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造纳米碳水稻专用肥。实施例4、选取十字花科油菜种植在被镉污染的土地中,将纳米碳水稻专用肥对植物;该纳米碳水稻专用肥能产生大量的植物生长刺激素,能强烈刺激植物根系发育,从而促进十字花科油菜根系从土壤中可大量吸收镉等污染环境的重金属元素,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碳水稻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水稻专用肥为含有以下组分的混合物,其中,各组分占混合物总重量的百分比为:尿素20%~40%、磷酸二胺5%~15%、钙镁磷肥10%~20%、氯化钾10%~30%、硼砂1%~10%、硫酸盐肥1%~10%、纳米碳3%~10%、有机肥6%~20%、麦饭石8%~20%和固氮菌3%~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宁明百事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