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素英专利>正文

一种微生物复合肥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63563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4 0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复合肥料,涉及农业技术中的肥料;所述微生物复合肥料,由黑曲霉培养物、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组成,微生物复合肥料的重量份数组成为黑曲霉培养物20-50份、枯草芽孢杆菌菌剂20-35份;实验表明使用本品可提高粮食产量8-30%,提高蔬菜产量10-40%,还可改善蔬菜、粮食的品质和风味。每亩土地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肥料的量为50-100克,是目前国内外使用量较少的微生物复合肥料之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复合肥料,涉及农业技术中的肥料;所述微生物复合肥料,由黑曲霉培养物、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组成,微生物复合肥料的重量份数组成为黑曲霉培养物20-50份、枯草芽孢杆菌菌剂20-35份;实验表明使用本品可提高粮食产量8-30%,提高蔬菜产量10-40%,还可改善蔬菜、粮食的品质和风味。每亩土地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肥料的量为50-100克,是目前国内外使用量较少的微生物复合肥料之一。【专利说明】一种微生物复合肥料
: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技术中的肥料,涉及一种新型的微生物复合肥料。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生物肥料大多是单一性的生物肥料。如:固氮菌肥,主要由具有固氮作用的细菌和真菌组成;又如:磷细菌,其功能是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磷,使之变为易于被植物吸收的磷素;再如:细菌,其功能是分解土壤中的钾化合物,使之成为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速效钾。这些肥料在单独使用时均能发挥各自作用,部分满足植物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要。它们不会产生长期使用化肥所造成的土壤板结现象。但其不足在于:单独使用上述三类生物肥料只能解决植物所需营养的一个方面,且成本较高,用量大,同时,将三者配合使用,又因难于做到比例适当而造成施肥量的不足或浪费。长期使用单一的或复合的生物肥料的实践证明,它们只能替代化肥的30%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针对我国土壤肥力的基本情况,开发一种微生物复合肥料。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微生物复合肥料,由黑曲霉培养物、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组成,微生物复合肥料的重量份数组成为黑曲霉培养物20-50份、枯草芽孢杆菌菌剂20-35份;一种生产微生物复合肥料的方法,将特选的黑曲霉培养物、枯草芽孢杆菌分别进行培养、发酵,然后将发酵产物按比例组合为微生物复合肥料。黑曲霉培养物制备:菌种培养,采用常见固体发酵培养方法:孢子液接种到固态发酵培养料中,26-33 °C培养至菌丝长满培养料,低温流化床干燥,粉碎干燥物。有益效果:实验表明,使用本品可提闻粮食广量8-30%,提闻蔬采广量10-40%,还可改善蔬菜、粮食的品质和风味。每亩土地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肥料的量为60-100克,是目前国内外使用量较少的微生物复合肥料之一。每亩使用量为80-200克。在本专利技术微生物复合肥料中加入120倍的自来水和6倍的尿素,在22°C以上45°C以下的水温中活化28小时,然后连同化肥(按照上年使用量的50%)洒入土壤中。最好作基肥,每年使用1-3次。【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1、囷剂培养制备:枯草芽孢杆菌剂培养制备: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制备:从斜面转接培养枯草芽孢杆菌,逐级扩培后的种子液转接入发酵罐中,发酵完毕离心分离获得湿菌体和发酵液;发酵完毕发酵液经低温负压真空浓缩到原体积的40-50%,得到菌浓缩液。添加载体:向浓缩液中添加混合好的载体,混合均匀;浓缩液与载体的重量比为0.5-0.7:1,载体组成为:CaC0320-40份,糊精10-20份。流化床干燥,干燥温度50°C。黑曲霉培养物制备:菌种培养,固体发酵培养:孢子液接种到固态发酵培养料中,26-35 °C培养至菌丝长满培养料,低温流化床干燥,粉碎干燥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产耐高温α-淀粉酶的菌株具体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 L1-2013-02。该菌株已于2013年7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06110:,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保藏号为 CGMCCN0.7926。所述菌株特点如下:所述菌株在固体平板上菌落颜色为乳白色,表面干燥不透明,边缘整齐,为具有运动性的好氧菌。镜检为长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该菌可利用柠檬酸盐,硝酸还原、V-P实验成阳性。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1-2013-02由一株保藏于本实验室的产耐高温α -淀粉酶的枯草芽孢杆菌L1-2013经紫外线-氯化锂-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筛选获得,具体筛选步骤如下:(I)菌悬液的制备将在平板划线分离后长出的L1-2013单菌落接入种子培养基中,100r/min,40°C培养12h后,取ImL培养液离心后用生理盐水洗漆两次,并重悬与9mL生理盐水中。(2)紫外线-氯化锂-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将菌悬液置于无菌平板中,`在距离为30cm,功率15w的紫外灯下搅拌照射100s。将经过照射的菌液经梯度稀释后涂布于氯化锂平板,并以未经紫外照射的菌液稀释涂平板做对照。将上述涂布均匀的平板,用黑色的布或报纸包好,置40°C培养48h,在长出菌落的平板上筛选出水解圈与菌落直径比值最大者挑至斜面保存,纯化后配制成菌悬液,经梯度稀释后与硫酸二乙酯原液充分混合,并于40°C震荡处理40min,将处理过的菌液经梯度稀释后涂布于氯化锂平板。(3)高产菌种的初筛将上述涂布均匀的平板,置40°C培养48h,在长出菌落的平板上初筛出水解圈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者挑至斜面保存,纯化后获得三株菌L1-2013-01,L1-2013-02,L1-2013-03(4)摇瓶发酵复筛将获得的三株菌L1-2013-01,L1-2013-02, L1-2013-03在含有30mL发酵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进行摇瓶发酵,种子接种量10% (V/V),40°C、100r/min培养72h,离心取发酵上清液制得粗酶液。(5)酶活测定酶活单位的定义:ImL粗酶液,于105°C、pH4.2条件下,Imin液化Img可溶性淀粉,即为I个酶活力单位,以U/mL表示。经测定,菌株L1-2013-02,为稳定的最高产菌株,且酶活达到30000U/mL,比原始菌株酶活提高1.6倍。所述氯化锂平板:淀粉1%,蛋白胨 1%,(NH)2SO40.4%, K2HPO40.8%, CaCl20.2%,氯化锂0.9%,琼脂2%。所述的种子培养基:酵母粉0.5 %,蛋白胨I %,可溶性淀粉I %,NaCl I %。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玉米粉5%~15%,豆饼粉4%~10%,(NH) 2S040.4 %,K2HP040.8%, CaC120.2%?所述的摇瓶培养条件:该菌在含有30mL发酵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接种量10%(V/V),100r/min、40°C 发酵培养 72h。由菌株L1-2013-02发酵获得了一种耐高温的α -淀粉酶,其酶学性质如下:(I)该酶温度适应范围较宽,最适作用温度在105_115°C之间,且在110°C以下保存的温度稳定性较好,而115°C以上保存长时间温度稳定性较差。(2)该酶最适反应pH值为4.2。在pH值3.0_7.0之间均有较高酶活力,在pH值为3.0时酶活完全稳定。(3)酶活性:由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突变株L1-2013-02,制备的耐高温α -淀粉酶酶活力为 30000-35000U/ml。1、本专利技术使用紫外线-氯化锂-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的方法获得了一株高产耐高温α -淀粉酶的枯草芽孢杆 菌L1-2013-02,该菌株具有强耐酸、耐热性,产酶活力高的特点。2、有该菌株生产所得的耐高温α-淀粉酶酶活力高达30000-35000u/ml,;适用温度范围为25-115°C,最适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生物复合肥料,由黑曲霉培养物和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组成,微生物复合肥料的重量份数组成为黑曲霉培养物20?50份、枯草芽孢杆菌菌剂20?3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素英孔日祥
申请(专利权)人:邵素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