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典型草原区雨养条件下种植紫花苜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55736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3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典型草原区雨养条件下种植紫花苜蓿的方法,包括:选取草原2号苜蓿、或草原3号杂花苜蓿、或敖汉苜蓿的种子作为待播种的紫花苜蓿的种子进行破皮处理;对位于典型草原区的地块进行整地、施加基肥后,于当年6月上旬或中旬将紫花苜蓿的种子与禾本科牧草的种子进行混播,紫花苜蓿播种量为7.88~15kg/hm2,禾本科牧草播种量为21.43~24kg/hm2,播种深度为1~3cm;对地块进行镇压;在紫花苜蓿出苗前、地块遇雨后,对地块进行疏耙;从第二年开始每年7月下旬对紫花苜蓿进行刈割,刈割留茬高度大于等于5cm。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雨养条件在典型草原区大面积种植紫花苜蓿,降低了典型草原区种植紫花苜蓿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括:选取草原2号苜蓿、或草原3号杂花苜蓿、或敖汉苜蓿的种子作为待播种的紫花苜蓿的种子进行破皮处理;对位于典型草原区的地块进行整地、施加基肥后,于当年6月上旬或中旬将紫花苜蓿的种子与禾本科牧草的种子进行混播,紫花苜蓿播种量为7.88~15kg/hm2,禾本科牧草播种量为21.43~24kg/hm2,播种深度为1~3cm;对地块进行镇压;在紫花苜蓿出苗前、地块遇雨后,对地块进行疏耙;从第二年开始每年7月下旬对紫花苜蓿进行刈割,刈割留茬高度大于等于5cm。本专利技术基于雨养条件在典型草原区大面积种植紫花苜蓿,降低了典型草原区种植紫花苜蓿的成本。【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技术,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紫花苜猜(Medicago sativa L.)是一种来自近东和中亚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产草量高、适口性强、利用年限长、营养丰富等特点,被称为“牧草之王”。紫花苜蓿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在我国的主要产区有西北、华北、东北、江淮流域。大力推广种植紫花苜蓿可以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促进粮、畜、草的良性循环,并对促进农业增效、农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紫花苜蓿还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防风固沙、调节空气、涵养水源的作用,在生态环境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常,紫花苜蓿种植在年降水量250~800mm、无霜期100天以上的地区。而典型草原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目前在典型草原区(如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种植紫花苜蓿的方法通常是基于灌溉条件的。然而,基于灌溉条件的紫花苜蓿种植方法使得紫花苜蓿的种植成本(如灌溉所需设备的成本、灌溉所需人力的成本)较高,不适合在典型草原区大面积推广。因此,有必要提供 一种成本较低的典型草原区种植紫花苜蓿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以降低典型草原区种植紫花苜蓿的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括:选取草原2号苜蓿、或草原3号杂花苜蓿、或敖汉苜蓿的种子,作为待播种的紫花苜蓿的种子进行破皮处理;并对位于所述典型草原区的地块进行整地、施加基肥后,于当年6月上旬、或中旬,将所述待播种的紫花苜蓿的种子与禾本科牧草的种子进行混播,混播时紫花苜蓿的播种量为7.88~15kg/hm2,禾本科牧草的播种量为21.43~24kg/hm2,播种深度为I~3cm ;之后,对所述地块进行镇压;在所述紫花苜蓿出苗前、所述地块遇雨后,对所述地块进行疏耙;于第二年7月下旬对返青后的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进行刈割,刘割留茬高度大于等于5cm。进一步,在所述对返青后的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进行刈割后,还包括:在之后的每年7月下旬对所述地块中种植的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进行刈割。较佳地,所述将所述待播种的紫花苜蓿的种子与禾本科牧草的种子进行混播,具体为:将所述待播种的紫花苜蓿的种子与禾本科牧草的种子混合后,采用条播播种方式,在所述地块中播种混合后的种子;或者,采用条播播种方式,将所述待播种的紫花苜蓿的种子与禾本科牧草的种子间行播种在所述地块中。较佳地,所述将所述待播种的紫花苜蓿的种子与禾本科牧草的种子进行混播时,还采用带肥播种方式,将肥料施在播种的种子下面4~6cm处。较佳地,所述地块的土壤具体为非沙性土壤,以及所述播种深度具体为I~2cm ;或者,所述地块的土壤具体为沙性土壤,以及所述播种深度具体为2~3cm。较佳地,所述对所述地块进行镇压后,还包括:清除所述地块中的杂草、以及防治所述紫花苜蓿的病虫害;以及所述基肥具体为磷酸二铵,磷酸二铵的施肥量为75~150kg/hm2 ;或者,所述基肥具体为农家肥,农家肥的施肥量为60~75t/hm2 ;以及所述对位于所述典型草原区的地块进行整地,具体包括:对位于所述典型草原区的地块依次进行耕翻、疏耙、镇压;其中,耕翻深度为25~30cmo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括:选取草原2号苜蓿、或草原3号杂花苜蓿、或敖汉苜蓿的种子,作为待播种的紫花苜蓿的种子进行破皮处理;并对位于所述典型草原区的地块进行整地、施加基肥后,于6月上旬、或中旬,将所述待播种的紫花苜蓿的种子进行单播;其中,单播播种量为11.25~18.75kg/hm2,播种深度为I~3cm ;之后,对所述地块进行镇压;在所述紫花苜蓿出苗前、所述地块遇雨后,对所述地块进行疏耙;于第二年7月下旬对返青后的紫花苜蓿进行刈割,刘割留茬高度大于等于5cm。进一步,在所述对返青后的紫花苜蓿进行刈割后,还包括:在之后的每年7月下旬对所述地块中种植的紫花苜蓿进行刈割。较佳地,所述将所述待播种的紫花苜蓿的种子进行单播时,采用条播、带肥播种方式,将所述待播种的紫花苜蓿的种子播种在所述地块中;其中,带肥播种时,将肥料施在播种的种子下面4~6cm处。较佳地,所述地块的土壤具体为非沙性土壤,以及所述播种深度具体为I~2cm ;或者,所述地块的土壤具体为沙性土壤,以及所述播种深度具体为2~3cm ;以及所述对所述地块进行镇压后,还包括:清除所述地块中的杂草、以及防治所述紫花苜蓿的病虫害;以及所述基肥具体为磷酸二铵,磷酸二铵的施肥量为75~150kg/hm2 ;或者,所述基肥具体为农家肥,农家肥的施肥量为60~75t/hm2 ;以及所述对位于所述典型草原区的地块进行整地,具体包括:对位于所述典型草原区的地块依次进行耕翻、疏耙、镇压;其中,耕翻深度为25~30cm。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结合典型草原区的气候条件以及紫花苜蓿的特性,选取适宜在典型草原区生长的草原2号苜蓿、或草原3号杂花苜蓿、或敖汉苜蓿的种子作为待播种的紫花苜蓿的种子;在对选取的地块进行整地、施加基肥后,于当年6月上旬、或中旬,将破皮处理后的待播种的紫花苜蓿的种子与禾本科牧草的种子进行混播,或者,将破皮处理后的待播种的紫花苜蓿的种子进行单播;之后,对播种后的地块进行镇压;在紫花苜蓿出苗前、播种后的地块遇雨后,对播种后的地块进行疏耙;于第二年7月下旬对种植的紫花苜蓿进行刈割,刘割留茬高度大于等于5cm。从而,基于雨养条件实现在典型草原区种植紫花苜蓿,大大降低了种植紫花苜蓿的成本。进一步,由于基于雨养条件在典型草原区种植紫花苜蓿使得种植紫花苜蓿的成本降低,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更适于在典型草原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紫花苜蓿,在利于典型草原区的生态建设的同时,也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典型草原区种植紫花苜蓿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不同时期测定的紫花苜蓿的茎叶比的变化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不同时期测定的紫花苜蓿茎、叶中的粗蛋白含量的变化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不同时期测定的紫花苜蓿茎、叶中的粗纤维含量的变化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方面。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考虑到,雨养是一种不需要灌溉、完全利用自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技术,若可基于雨养条件在典型草原区种植紫花苜蓿,将会大大降低成本。由此,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对典型草原区的气候条件,以及紫花苜蓿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典型草原区雨养条件下种植紫花苜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选取草原2号苜蓿、或草原3号杂花苜蓿、或敖汉苜蓿的种子,作为待播种的紫花苜蓿的种子进行破皮处理;并对位于所述典型草原区的地块进行整地、施加基肥后,于当年6月上旬、或中旬,将所述待播种的紫花苜蓿的种子与禾本科牧草的种子进行混播,混播时紫花苜蓿的播种量为7.88~15kg/hm2,禾本科牧草的播种量为21.43~24kg/hm2,播种深度为1~3cm;之后,对所述地块进行镇压;在所述紫花苜蓿出苗前、所述地块遇雨后,对所述地块进行疏耙;于第二年7月下旬对返青后的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进行刈割,刈割留茬高度大于等于5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兵王宏邓飞赵世杰林国辉张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师范大学多伦县草原工作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