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流域污染管控的二元化学发光源解析法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流域污染管控的二元化学发光源解析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612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流域污染管控的二元化学发光源解析法,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萘酚绿B和邻苯二甲酰肼与污染源中的特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选择性地产生荧光光信号,通过测量荧光信号的强度和特征,确定污染源的位置和污染程度的方法。与传统荧光光谱溯源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萘酚绿B和邻苯二甲酰肼荧光猝灭与荧光增强两个体系联合使用,则可有效保障荧光信号的高效选择性,特别是针对重金属离子,如铅、锌、铬、汞等离子具有较高的检出限和选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流域污染管控的二元化学发光源解析法,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萘酚绿b和邻苯二甲酰肼与污染源中的特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选择性地产生荧光光信号,通过测量荧光信号的强度和特征,确定污染源的位置和污染程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0、二、
技术介绍

1、流域污染控制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流域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流域污染,将会导致水资源的枯竭、生态系统的崩溃、农业生产的受阻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加强流域污染控制是现代社会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提升流域污染治理水平,才能够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福祉,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为了有效管控流域污染,必须对污染源进行准确识别和定位。在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中,溯源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溯源,不仅可以明确污染责任人,为追究法律责任提供依据,而且有助于判断污染源的类型和分布,为制定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快速准确的溯源技术还有助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污染影响,保护流域生态安全。现有的溯源技术主要包括同位素法、水文水质模型法和微生物法等。同位素法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污染物,通过追踪其迁移转化过程来确定污染源。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但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模型法则通过建立流域水文和污染扩散模型,模拟污染物在流域中的迁移路径,从而推断污染源。然而,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数据质量、模型参数的选择等。生物法则利用生物标记物或基因技术识别污染源,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3、荧光光谱法作为一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无损快速等优点,在流域污染溯源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如谢超波等的研究选择了某条大流量的河道,建立其水纹荧光图谱后发现其3个荧光峰的强度变化非常明显,并且伴随着突变现象。刘传旸等以某河流a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a河及其上游来水方向j河d水质荧光指纹图谱。a河水质荧光指纹主要包括3个特征荧光峰,其激发波长,其上、中、下游水质指纹之间相似度均大于99%,具有典型的印染废水污染特征。a河上游由j河分流汇入,j河水质荧光指纹与a河相似度低于60%,且强度不超过a河的40%。j河对a河水质荧光指纹形成过程的影响较小,a河的荧光强度主要由a河上游区域贡献。mostof等研究了日本琵琶湖以及与其相连的河流,从河流的上游到下游开展为期1年的采样,构建了其指纹图谱并分析了其荧光峰的变化情况。baker选择了多达6条河流,对其进行密集采样后分析其指纹特征并构建对应河流的水质指纹图谱。在荧光光谱的指纹算法方面,陈友明进行了有关指纹图谱前的预处理方面的研究,创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指纹图谱解析预处理系统,为指纹特征的快速高效提取与对比工作的进行奠定了基础。而在指纹特征提取与匹配研究领域,徐梅花运用两种检测和特征提取算法对指纹图谱的特征进行细节性的捕捉和检测,完成了对指纹特征的准确快速提取。汤海林在对指纹特征进行准确提取的基础上,提出以方向场均值为基础的poinacre索引算法,进一步提升了指纹信息提取的效率。

4、然而,传统的荧光光谱法在解析复杂混合物时面临光谱重叠和背景干扰等问题,导致解析精度下降。此外,由于天然水体中的物种种类繁多,有较多物质并未污染物,比如天然有机质、氨基酸、多糖等,也可能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而真正具有较强毒害作用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氯氧酸、氟化物等则不具备荧光特性。因此,如何发展一种新型的化学发光源解析法,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准确解析污染源,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流域污染管控的二元化学发光源解析法。该方法通过萘酚绿b和邻苯二甲酰肼与污染源中的特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光信号,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强度和特征,确定污染源的位置和污染程度。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小流域污染的快速溯源和监测。

2、萘酚绿b(naphthol green b)是一种常用的荧光染料,常用于指示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当萘酚绿b与水中的污染物接触时,可能会发生荧光猝灭现象。这一现象的原理主要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当萘酚绿b分子吸收光能后,会跃迁至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萘酚绿b会释放出荧光,这一荧光波长通常在绿色范围。然而,当萘酚绿b与某些污染物分子接触时,这些污染物可能会与萘酚绿b发生能量转移或电子转移等相互作用,导致萘酚绿b的荧光猝灭。

3、邻苯二甲酰肼(phthalazine)是一种具有荧光性质的化合物。邻苯二甲酰肼分子具有共轭双键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吸收光能并传递给分子内的电子。当邻苯二甲酰肼分子与水中的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之后,其共轭结构可以作为荧光探针用于水中污染物选择性检测的有效工具。

4、在不添加任何荧光探针的情况下,由于水中的水质组成较为复杂,导致水样的荧光信号过于混乱,以至于经常无法对污染源进行准确的甄别;而以萘酚绿b或者邻苯二甲酰肼单独作为荧光探针进行水中污染物分析时,也可能导致荧光信号的整体增强或者猝灭,缺乏对特征污染物的选择性,而将萘酚绿b和邻苯二甲酰肼荧光猝灭与荧光增强两个体系联合使用,则可有效保障荧光信号的高效选择性,特别是针对重金属离子,如铅、锌、铬、汞等离子,或微量乃至痕量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检出限和选择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流域污染管控的二元化学发光源解析法,其具体实施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6、步骤1,在获取流域范围内重点点源和面源污染信息基础上,对流域断面进行定点采样;

7、步骤2,以5μm颗粒度的氧化铝层析柱对采集的水样进行预处理,并在5℃下保存,标记为原始水样a1;

8、步骤3,对高温催化燃烧氧化法对水样进行总有机碳分析,所测得的总有机碳浓度记为x,单位为mg/l;

9、步骤4,用硫酸和氢氧化钠调节水样ph值至8.5~10,控制水温40~45℃,加入质量浓度为0.16x的萘酚绿b,反应10min,在较低浓度时水样保持无色透明,较高浓度时为蓝紫色,标记为荧光猝灭水样a2;

10、步骤5,将反应后的水样冷却,降温至40~45℃,加入体积比为水样体积10%的丙酮,混匀后,加入质量浓度为2.4x的邻苯二甲酰肼和0.12x的过氧化钙,搅拌并充分混合,此时的荧光效应可保持稳定约30min,标记为荧光激发水样b1;

11、步骤6,以三维荧光光谱仪在激发波长260~350nm,发射波长320~550nm范围内检测纯水(标记为a0)和反应后水样b1的发光强度和发光特征,并在整个荧光强度范围计算对a0、a1、a2、b1之间做差,获得多级反应水样之间荧光猝灭剂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流域污染管控的二元化学发光源解析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用于流域污染管控的二元化学发光源解析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集的水样为断面中央位置的表层水。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用于流域污染管控的二元化学发光源解析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氧化铝层析柱对水样的预处理是指对水样进行过滤操作,过滤速度<50mL/min。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用于流域污染管控的二元化学发光源解析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测得的总有机碳浓度是采用NPOC法获得的。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用于流域污染管控的二元化学发光源解析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的荧光效应既包括萘酚绿B导致的荧光猝灭效应,也包括邻苯二甲酰肼和过氧化钙导致的荧光增强效应,二者在30min内可以保持不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流域污染管控的二元化学发光源解析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用于流域污染管控的二元化学发光源解析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集的水样为断面中央位置的表层水。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用于流域污染管控的二元化学发光源解析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氧化铝层析柱对水样的预处理是指对水样进行过滤操作,过滤速度<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立峰曾瑜昕郭文卿孙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