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延龄专利>正文

可不间断制冷的双蒸发器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5057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0 21:28
可不间断制冷的双蒸发器制冷装置,主要由压缩机(1)、冷凝器(2)、膨胀阀(3)、蒸发器A(5)、蒸发器B(6),以及九个电磁阀(7~15)组成,蒸发器A(5)和蒸发器B(6)并联,蒸发器A(5)前设置有电磁阀a(10)蒸发器A(5)后设置有电磁阀b(12),蒸发器B(6)前设置有电磁阀c(11)、蒸发器B(6)后设置有电磁阀d(13),压缩机(1)出口主管路上设置电磁阀e(7);压缩机(1)通过工质管路依次与电磁阀e(7)、冷凝器(2)、膨胀阀(3)连接,膨胀阀(3)同时与电磁阀a(10)、电磁阀c(11)连接,电磁阀a(10)依次与蒸发器A(5)、电磁阀b(12)连接,电磁阀c(11)依次与蒸发器B(6)、电磁阀d(13)连接,然后电磁阀b(12)和电磁阀d(13)均与压缩机(1)连接,形成封闭的制冷循环,这也是系统的主管路;?此外还有两个旁通管路,其中一个旁路为:压缩机(1)通过电磁阀f(8)依次与蒸发器A(5)、电磁阀g(9)、冷凝器(2)连接,另一旁路为:压缩机(1)通过电磁阀h(14)依次与蒸发器B(6)、电磁阀i(15)、冷凝器(2)连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可不间断制冷的双蒸发器制冷装置,属于制冷装置
。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A、蒸发器B、九个电磁阀组成,蒸发器A和B并联,压缩机依次与冷凝器、膨胀阀、两个并联的蒸发器A和B连接形成封闭的制冷循环(即系统的主管路),同时从压缩机分别通过电磁阀分出两个管路分别与蒸发器A和B连接,最后再与冷凝器连接,此两个旁通管路用于融霜。制冷装置用户可根据冷库的不同需要和外界条件选择不同的运行方案,也可以在升华融霜、热电融霜、热气融霜三种方法中按需要自由选取不同的融霜方法。【专利说明】可不间断制冷的双蒸发器制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蒸发器制冷装置,尤其是可同时实现冷库融霜又可不间断制冷的冷库制冷装置,不仅适用于新建冷库,而且可用于改造已有旧冷库,且费用低廉,属于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冷库制冷装置制冷的基本原理参考图1所示,常用制冷装置主要由压缩机1,冷凝器2,膨胀阀3,蒸发器4组成。制冷时,压缩机I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推入冷凝器2中,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2中放出热量并冷凝成液体,液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3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4,在蒸发器4中液态制冷剂吸收热量气化,同时使蒸发器4中的另一路流体——空气冷却到目标温度,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而被气化的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机I中,形成周而复始循环。在制冷过程中,装置长期运行会使空气中的水分在蒸发器4的表面上结一层密实的霜层,蒸发器结霜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霜层会阻碍管道热量传导,导致蒸发器换热系数下降、传热效果恶化,蒸发温度的降低使得制冷系统运行效率大幅下降;其次,蒸发温度的降低将进一步导致霜层的增长,降低系统效率;再次,霜层的存在,还将使冷风机的压降增大,增加系统能耗。因此,为了实现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必须适时对冷风机蒸发管组进行除霜。目前工业制冷采用的除霜方式主要有:人工扫霜、水冲霜、热电融霜、压缩空气除霜、空气自然回温除霜,以及热气融霜等方法。人工扫霜、水冲霜、热电融霜、压缩空气除霜、空气自然回温除霜属于管外除霜,这些方法不增加设备的复杂性,操作简单,便于管理,但若除霜彻底则历时长,使冷库温度变化较大,还费水费电费人力、浪费能源。热气融霜属于管内除霜,它是将压缩机的高温排气引入蒸发器,利用其显热和潜热进行融霜,这种方法融霜效果好、时间短、劳动强度低,但系统复杂,特别是多库房的大型冷库,系统尤其复杂,操作也比较繁琐,而且冷库温度的变化也较大。如何解决好除霜问题将直接影响冷库运行的情况和运行成本,因此,科学的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压缩机的不停机融霜,保持冷库温度在设定的范围内,是当前对制冷工程和节能减排的重要贡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不间断制冷、同时可定期融霜的制冷装置,兼顾冷库运行情况和运行成本,在不引起冷库温度较大波动的情况下,用最简单的系统解决除霜的问题,达到高效节能、节约成本的效果。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制冷装置中采用两个蒸发器,一个蒸发器制冷、另一个蒸发器融霜,融霜的方法可以在升华融霜、热电融霜、热气融霜三种方法中按需要自由选取,例如在船上的冷库可用热电融霜、在陆用的氨制冷冷库用可以用热气融霜。其系统图见图2。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不间断制冷的双蒸发器制冷装置,主要由压缩机(I)、冷凝器(2)、膨胀阀(3)、蒸发器A (5)、蒸发器B (6),以及九个电磁阀(7?15)组成,蒸发器A (5)和蒸发器B (6)并联,蒸发器A (5)前设置有电磁阀a (10)蒸发器A (5)后设置有电磁阀b (12),蒸发器B (6)前设置有电磁阀c (11)、蒸发器B (6)后设置有电磁阀d (13),压缩机(I)出口主管路上设置电磁阀e (7);压缩机(I)通过工质管路依次与电磁阀e (7)、冷凝器(2)、膨胀阀(3)连接,膨胀阀(3)同时与电磁阀a (10)、电磁阀c (11)连接,电磁阀a(10)依次与蒸发器A (5)、电磁阀b (12)连接,电磁阀c (11)依次与蒸发器B (6)、电磁阀d (13)连接,然后电磁阀b (12)和电磁阀d (13)均与压缩机(I)连接,形成封闭的制冷循环,这也是系统的主管路;此外还有两个旁通管路,用于融化霜层,其中一个旁路为:压缩机(I)通过电磁阀f (8) (15)依次与蒸发器A (5) (6)、电磁阀g (9) (14)、冷凝器(2)连接,另一旁路为:压缩机(I)通过电磁阀h (14)依次与蒸发器B (6)、电磁阀i (15)、冷凝器(2)连接。用户可根据冷库的不同需要和外界条件选择不同的运行方案。所述的蒸发器A(5)和蒸发器B (6)的换热面积均能达到冷库的制冷要求,且承压能力也能满足冷凝压力的要求。所述的九个电磁阀用预先设定好的电脑程序来控制其运行。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冷库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除霜方式,灵活方便、初投资及运行成本低。两个蒸发器可以同时制冷,也可交替融霜,保持冷库温度恒定,保证冷冻质量。可实现融霜方式和融霜时间的自动控制,节省人工成本。适用范围广,既适用于新建冷库也可用于改造已有旧冷库,花费费用低、设备铺设简单、易于操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制冷过程基本原理图;其中1-压缩机;2_冷凝器;3_膨胀阀;4_蒸发器;图2是本技术的可不间断制冷的双蒸发器制冷装置系统图;1-压缩机;2-冷凝器;3_膨胀阀;5_蒸发器A ;6-蒸发器B ;7-电磁阀e ;8_电磁阀f ;9_电磁阀g ;10_电磁阀a ;11-电磁阀c ;12-电磁阀b ;13-电磁阀d ;14_电磁阀h ;15_电磁阀i。【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制冷装置启动时可同时运行A蒸发器5和B蒸发器6,以便迅速降低冷库温度,此时,电磁阀7、10、11、12、13开启、电磁阀8、9、14、15关闭。运行一段时间后,当冷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自动控制电磁阀11、13关闭,使B蒸发器6停止运行,但保持风机继续运行,实现B蒸发器6表面上霜层的自然升华。当A蒸发器5表面上的霜厚过厚又影响制冷效果时,自动控制电磁阀11、13开启,同时关闭电磁阀10、12,自动切换成已经融霜完毕的B蒸发器6运行进行制冷,而A蒸发器5停止运行,实现A蒸发器5表面上霜层的自然升华。这种升华融霜方式最为节能,因为霜的升华热可以用来降低冷库温度。若升华融霜方式无法在一个循环融霜周期内完成霜层的融化,可以采用热气融霜方案来替代升华融霜方案。此时,电磁阀7、8、9、11、13关闭、电磁阀10、12、14、15开启,压缩机I排出的高温制冷剂蒸气首先进入B蒸发器6,将B蒸发器6表面上的霜层融化,同时受到初步冷却形成气液混合物,然后这部分气液混合物经电磁阀Π5进入冷凝器2被进一步冷却成液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3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A5吸热气化,最后气态制冷剂回到压缩机进行压缩,完成整个制冷过程,其中B蒸发器6充当预冷器的作用。同理,当A蒸发器5表面上的霜厚过厚又影响制冷效果时,自动控制电磁阀8、9、11、13开启、电磁阀10、12、14、15关闭,压缩机I排出的高温制冷剂蒸气首先进入蒸发器A5,将A蒸发器5表面上的霜层融化,同时受到初步冷却形成气液混合物,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可不间断制冷的双蒸发器制冷装置,主要由压缩机(1)、冷凝器(2)、膨胀阀(3)、蒸发器A(5)、蒸发器B(6),以及九个电磁阀(7~15)组成,蒸发器A(5)和蒸发器B(6)并联,蒸发器A(5)前设置有电磁阀a(10)蒸发器A(5)后设置有电磁阀b(12),蒸发器B(6)前设置有电磁阀c(11)、蒸发器B(6)后设置有电磁阀d(13),压缩机(1)出口主管路上设置电磁阀e(7);压缩机(1)通过工质管路依次与电磁阀e(7)、冷凝器(2)、膨胀阀(3)连接,膨胀阀(3)同时与电磁阀a(10)、电磁阀c(11)连接,电磁阀a(10)依次与蒸发器A(5)、电磁阀b(12)连接,电磁阀c(11)依次与蒸发器B(6)、电磁阀d(13)连接,然后电磁阀b(12)和电磁阀d(13)均与压缩机(1)连接,形成封闭的制冷循环,这也是系统的主管路;?此外还有两个旁通管路,其中一个旁路为:压缩机(1)通过电磁阀f(8)依次与蒸发器A(5)、电磁阀g(9)、冷凝器(2)连接,另一旁路为:压缩机(1)通过电磁阀h(14)依次与蒸发器B(6)、电磁阀i(15)、冷凝器(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延龄刘中良李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潘延龄刘中良李艳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