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三用电动多功能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39433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9 06:04
一种三用电动多功能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设置在第一部件前侧;所述第一部件包括靠背(40)、一端与靠背(40)固定连接的椅面(50)和倾斜设置的第一框架(10),该第一框架(10)的顶部与椅面(5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框架(10)的底部与靠背(4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与第一框架(10)倾斜角度相同的第二框架(20),与第二框架(20)顶端固定连接且竖直设置的第三框架(30),所述第三框架(30)与第二框架(20)的连接处具有与椅面(50)长度相同的椅面延伸板(23);所述椅面(50)与椅面延伸板(23)通过沿椅面(50)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使第一部件能以第一转轴为轴转动至靠背(40)的顶部着地形成梯子,所述第一转轴与椅面(50)固定连接,还包括设置在第二部件上的电机(60),电机(60)输出轴与第一转轴连接带动第一转轴转动;所述靠背(40)朝向椅面(50)的一侧具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与凹槽间隙配合的支撑板(70),所述支撑板(70)的一端通过沿椅面(50)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凹槽内,使支撑板(70)能以第二转轴为转动中心从凹槽转出并与第三框架(30)共同作为支撑形成桌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三用电动多功能椅,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二部件设置在第一部件前侧;第一部件包括靠背、一端与靠背固定连接的椅面和倾斜设置的第一框架,该第一框架的顶部与椅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部件包括与第一框架倾斜角度相同的第二框架和位于第二框架顶端的椅面延伸板;椅面与椅面延伸板通过沿椅面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电机带动第一转轴使第一部件转至靠背的顶部着地形成梯子;靠背朝向椅面可转动地设有支撑板,支撑板能与第三框架共同作为支撑形成桌子。该多功能椅集合了椅子、梯子和桌子的三种功能,省却了购置折叠式人字梯或折叠桌的经济开支,还解决了闲置时占据房间空间的问题。【专利说明】—种三用电动多功能椅
本技术涉及家具
,具体涉及一种三用电动多功能椅。
技术介绍
现代生活中家具中坐人的椅子形式繁多。有普通椅子、沙发、转椅和钢折椅等等。但是椅子的功能通常只是坐人,如果有人想要更换天棚上的电灯泡等,只得把椅子放在桌子上或是将两把椅子叠上,人爬上去后站在椅子上才能进行,很不安全。有的家庭虽然配备了铝合金人字梯,更换灯泡等比较方便,也较安全,另外,很多家庭还配备了折叠桌子作为不时之需,但铝合金人字梯和折叠桌子不用闲置时需要占据房屋的空闻,尤其是对于使用频率不高的铝合金人字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平时可作座椅,登高时可作梯子,另外还可以当桌子使用的三用电动多功能椅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用电动多功能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设置在第一部件前侧;所述第一部件包括靠背、一端与靠背固定连接的椅面和倾斜设置的第一框架,该第一框架的顶部与椅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框架的底部与靠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与第一框架倾斜角度相同的第二框架,与第二框架顶端固定连接且竖直设置的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与第二框架的连接处具有与椅面长度相同的椅面延伸板;所述椅面与椅面延伸板通过沿椅面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使第一部件能以第一转轴为轴转动至靠背的顶部着地形成梯子,所述第一转轴与椅面固定连接,还包括设置在第二部件上的电机,电机输出轴与第一转轴连接带动第一转轴转动;所述靠背朝向椅面的一侧具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与凹槽间隙配合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通过沿椅面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凹槽内,使支撑板能以第二转轴为转动中心从凹槽转出并与第三框架共同作为支撑形成桌子。作为优化,三用电动多功能椅还包括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锁紧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部件上挂钩和设置在第二部件上且与挂钩配合的挂耳。所述挂耳为两个,当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呈椅子时,挂钩与一个挂耳配合,当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呈梯子时,挂钩与另一个挂耳配合。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框架横向设有多根第一横梁,所述多根第一横梁沿第一框架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二框架横向设有多根第二横梁,所述多个第二横梁沿第二框架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作为优化,所述靠背顶部设有滑轮组。所述靠背顶部还设有将所述滑轮组盖住的可拆卸端盖。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能椅,平时可以可作为椅子,需要登高时将第一部件绕第一转轴转动至靠背顶部着地时形成梯子,另外将支撑板从凹槽中转出,支撑板与第三框架共同作为支撑,形成桌子,此时,靠背与椅面连接的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成为桌面,从而使一把椅子集合了椅子、梯子和桌子的三种功能,省却了购置折叠式人字梯或折叠桌的经济开支,还解决了闲置时占据房间空间的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为椅子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为梯子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为桌子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框架10、第一横梁11、第二框架20、第二横梁21、椅面延伸板23、第三框架30、靠背40、端盖41、椅面50、电机60、支撑板7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中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和后方向指的是,当人坐着椅面,背部靠在椅背上时的方位。一种三用电动多功能椅,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二部件设置在第一部件前侧;所述第一部件包括靠背40、一端与靠背40固定连接的椅面50和倾斜设置的第一框架10,该第一框架10的顶部与椅面5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框架10的底部与靠背4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与第一框架10倾斜角度相同的第二框架20,与第二框架20顶端固定连接且竖直设置的第三框架30,所述第三框架30与第二框架20的连接处具有与椅面50长度相同的椅面延伸板23 ;所述椅面50与椅面延伸板23通过沿椅面50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使第一部件能以第一转轴为轴转动至靠背40的顶部着地形成梯子;第一转轴与椅面50固定连接,在第二部件上的设置电机60,电机输出轴与第一转轴连接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电机输出轴与第一转轴之间可设置减速器,再将减速器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一转轴与椅面50固定连接,使第一转轴转动时带动第一部件转动,使椅背的顶部着地,这时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20在同一个面上,而椅面50则上翻置于椅面50延伸面上,椅背的低部朝上,椅面50成为一个台阶,为了方便使用,第一框架10横向设有多根第一横梁11,多根第一横梁11沿第一框架10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第二框架20横向也设有多根第二横梁21,多个第二横梁21沿第二框架20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使该多功能椅形成梯子时有多个台阶。由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是靠第一转轴连接在一起的,无论是当椅子坐还是当梯子使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都易产生相对运动,为此,多功能椅还应包括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锁紧的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可以采用如下结构: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部件上挂钩和设置在第二部件上且与挂钩配合的挂耳,挂耳可以是两个,当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呈椅子时,挂钩与一个挂耳配合,当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呈梯子时,挂钩与另一个挂耳配合。还可以在靠背40顶部设有滑轮组,当多功能椅呈梯子状时便于搬移。另外,梯子的多个台阶还可用于放置或钩挂物品使用,使该多功能椅在成梯子状态时还具备了移动式的储物和收纳的功能。另外最好在靠背40顶部再设置一个将所述滑轮组盖住的可拆卸端盖41,当该多功能椅为椅子坐时更美观,放置滑轮擦挂坐在椅子上的人的衣服和头发。多功能椅的靠背40朝向椅面50的一侧具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与凹槽间隙配合的支撑板70,支撑板70的一端通过沿椅面50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凹槽内,使支撑板70能以第二转轴为转动中心从凹槽转出并与第三框架30共同作为支撑形成桌子,此时椅面50呈竖直方向,靠背40朝向椅面50并与椅面50连接的侧面横向设置,靠背40与椅面50连接的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则成为桌面。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用电动多功能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设置在第一部件前侧;所述第一部件包括靠背(40)、一端与靠背(40)固定连接的椅面(50)和倾斜设置的第一框架(10),该第一框架(10)的顶部与椅面(5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框架(10)的底部与靠背(4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与第一框架(10)倾斜角度相同的第二框架(20),与第二框架(20)顶端固定连接且竖直设置的第三框架(30),所述第三框架(30)与第二框架(20)的连接处具有与椅面(50)长度相同的椅面延伸板(23);所述椅面(50)与椅面延伸板(23)通过沿椅面(50)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使第一部件能以第一转轴为轴转动至靠背(40)的顶部着地形成梯子,所述第一转轴与椅面(50)固定连接,还包括设置在第二部件上的电机(60),电机(60)输出轴与第一转轴连接带动第一转轴转动;所述靠背(40)朝向椅面(50)的一侧具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与凹槽间隙配合的支撑板(70),所述支撑板(70)的一端通过沿椅面(50)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凹槽内,使支撑板(70)能以第二转轴为转动中心从凹槽转出并与第三框架(30)共同作为支撑形成桌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功玮刘启翔刘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