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石质基底的生态绿化种植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2875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石质基底的生态绿化种植毯,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为,上、下层为由纤维材料编织成片的植被基(1),两层植被基中间夹有三维网(2),颗粒状种植基(3)填充在三维网格中周边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解决了石质基底难于绿化的问题,同时又具有造价低廉,操作方便,运输简易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石质边坡及其它生态恢复、生物修复和绿化工程中。(*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石质基底的生态绿化种植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河道和岸肩挡墙生态恢复和绿化用的一体式材料,尤其是一种用于石质基底的生态绿化种植毯。
技术介绍
随着工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造成了城市河道和周边湖泊水体污染严重。目前流经我国城市的河道岸堤,大多做成“三面光”的混凝土挡墙,完全没有自净功能,使河道中受污染的河水直接流入周边湖泊,造成湖泊水质也受到严重的污染。同时,污水流经城市河道不仅气味难闻,而且容易滋生蚊蝇,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因此,使城市河道具备自净功能对于河岸、湖泊生态修复、恢复,绿化和美化城市意义深远。目前混凝土挡墙上进行生态重建采用的办法是:破碎清除原有混凝土挡墙,使土壤重新裸露,并在上面播种或种植绿化植物,达到绿化、美化河道和岸肩的目的。这种方法虽获得了一定的绿化效果,但工程量大,容易造成对河道的更大破坏并且容易造成材料、人工和资金的重复浪费。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技术在不破坏原有混凝土挡墙而又能够在挡墙上进行绿化种植实现生态重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无法解决在石质基底上进行绿化种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石质基底的生态绿化种植毯。本技术的结构为,一种用于石质基底的生态绿化种植毯,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为,上、下层为由纤维材料编织成片的植被基,两层植被基中间夹有三维网,颗粒状种植基填充在三维网格中周边固定。-->本技术还可以在下层的植被基上加一层无妨布或纱布。也可以是至少有一层植被基上覆有一层0.2cm左右的纸浆。种植毯中间作条状、网状固定。本技术的植物毯中植被基是用天然植物纤维材料如椰丝、棕榈丝或稻草等编织而成,植物生长过程中其根系与其交错盘结最终固定,形成生态自然的景观绿化带。三维网的作用在于防止种植基在施工时滑落,起到固定和防滑作用,同时也可避免种植毯凹凸不平。还可在植物毯的一层或两层的植被基上喷一层纸浆的以增加植物毯的吸水性能。或者在下层的植被基上加一层无妨布或纱布起保水和增加强度作用。本技术的种植基由褐煤、土壤、天然纤维素、生物菌肥、调整改良剂、保水剂经过干燥将其碾碎或粉碎后与生物菌肥、调整改良剂、保水剂混合均匀形成。种植基中的褐煤含有机质,同时还含有氮、磷、铁、锌等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可以构建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为植物供给养料;同时具有一定的吸湿保水作用,涵养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纤维素的作用在于将基材互相桥接起来形成有机结构的整体,一般采用蔗渣、秸秆、玉米秆、稻草等半木质或木质材料,经自然风干、粉碎后作为添加剂。调整改良剂含的氮、磷、钾肥能够增强基材的肥力有效调节种植基的理化性质,促进植物的生长。生物菌肥选用复合菌种生物菌肥。保水剂选用PR3005或PR3005K2或PR3005KM型,其作用是在植物根系层形成分布均匀,具有良好储水性的晶体水库,提高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在干燥时还可利用自然扩散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从河水中吸收水分,保持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此外,保水剂还可以改善种植基的通风状况,增加种植基活性,减少板结。将植被基、植物种植基、三维网和植物种子定型为一体,形成毯状,成卷包装运输,施工时只需成片铺于石质基底上即可,这种种植毯既解决了石质基底难于绿化的问题,同时造价低廉,施工方便,运输简易,实现了城市河道具备自净功能对于河岸、湖泊生态修复、恢复,绿化和美化城市意义深-->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生态绿化种植毯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生态绿化种植毯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生态绿化种植毯条状缝合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生态绿化种植毯网状缝合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将结合附图来描述。首先利用椰丝、棕榈丝或稻草等天然植物纤维材料编织成子片状植被基(1),植被基长2000-5000cm,宽100-200cm,厚度0.2-0.5cm。将其铺平,在上面铺设长宽相同或略小,高度2-3cm,网格大小为2-3×2-3cm的三维网(2),随后向网内填充植物种植基(3),种植基能满足植物长期生长的需要,待填充满种植基后,再铺设一层尺寸同规格的植被基(1),最后将四边缝合,如果面积较大中间也需适当固定缝合。中间可缝合成方格网状,也可以任意缝合,缝合的密度越大种植毯越稳固。植物种子(4)可根据施工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适应性要求混于种植基中或施工时撒播于种植毯上。制作种植基首先要将褐煤、土壤、玉米秆、稻草干燥,褐煤、土壤干燥后用碾子将其碾成颗粒,玉米秆、稻草粉碎。随后将制作好的种植基(3)填充进三维网的网格中,并待填充料充满铺平后,再盖上另一块植被基(1),最后将种植毯四边缝合,中间呈四方格网状缝合,网格长×宽为30-50cm×30-50cm,最终定型成毯状,然后将其卷成卷状以备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石质基底的生态绿化种植毯,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为,上、下层为由纤维材料编织成片的植被基(1),两层植被基中间夹有三维网(2),颗粒状种植基(3)填充在三维网格中周边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石质基底的生态绿化种植毯,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为,上、下层为由纤维材料编织成片的植被基(1),两层植被基中间夹有三维网(2),颗粒状种植基(3)填充在三维网格中周边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石质基底的生态绿化种植毯,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层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一江甄晓云陶磅李奕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利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