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2337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6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散热器,应用于对一热源进行散热。所述散热器包含:若干个散热鳍片与若干个导热片。每一个导热片包含一导热部以及一散热部。导热部用来接收并传递前述热源产生的热,并且导热部具有一第一平均厚度。散热部由一或若干个独立的散热区域所组成,并邻接导热部的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边界,以协助所述导热部进行散热。散热部具有一第二平均厚度,第二平均厚度小于前述第一平均厚度,且散热部的若干个截面所对应的厚度都不相同。此外,每个散热鳍片邻接至少一个导热片的导热部,以协助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器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散热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厚度设计的散热器。
技术介绍
由于能量转换效率无法达到百分之百,电子零组件于运作会产生废热。尤其是以现由的电子零组件而言,其电路密集度高、运作速度快,因此单位面积产生的废热更多。如果没有搭配适当的散热设计,电子零组件就可能因工作温度过高而失效或损毁。目前常见的散热器包括由多个散热鳍片间隔组成的散热器,散热鳍片多为长矩形薄板,然而此种散热器存在二个问题:其一为散热鳍片未根据与热源距离的远近做厚度变化设计,亦即未同时考虑距离热源近时的传热效率以及距离热源远时的散热效率等问题;其二为散热鳍片与热源间难以紧密接触,造成传导效率不佳,进而无法快速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的散热设计没有同时考虑距离热源近时的传热效率以及距离热源远时的散热效率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揭露了一种散热器,应用于对一热源进行散热,而所述散热器包含:若干个散热鳍片与若干个导热片。各个导热片紧邻至少一散热鳍片,并包含一导热部与一散热部。导热部邻接至少一个前述的散热鳍片,并接收与传递所述热源产生的热,并且所述导热部具有一第一平均厚度。散热部由至少一散热区域所组成,并邻接所述导热部的至少一边界,所述散热部接收所述导热部所传递的热,且具有一第二平均厚度。其中所述第二平均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平均厚度,且所述散热部的若干个截面所对应的厚度都不相同。本专利技术另揭露了一种散热器,应用于对一热源进行散热,且所述散热器包含若干个导热片。每个导热片包含一导热部与一散热部。导热部用以接收及传递热,并具有一第一平均厚度。散热部由一或若干个独立的散热区域所组成,并邻接所述导热部的一个一或若干个独立边界,以协助所述导热部进行导热。所述散热部具有一第二平均厚度,且所述散热部的若干个截面所对应的厚度都不相同,其中所述第二平均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平均厚度,且相邻二所述导热片的导热部紧靠在一起。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前述散热部的厚度沿着远离所述导热部的方向线性递减。此外,前述导热部与散热部是一体成型,且导热片的形状为纺锤形、平行四边形或梯形。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实作与功效,兹配合图式作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器的实施例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中,导热片厚度变化设计的实施例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中,导热片厚度变化设计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利用图1所示的散热器所制成的散热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导热片所制成的散热器的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利用图4所示的散热器所制成的散热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散热器110导热片112导热部114散热部116散热区域118边界120散热鳍片300散热装置310导热管320开口330风扇400散热器500散热装置510导热管520开口530风扇θ夹角α夹角β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内容的技术用语是参照本
的习惯用语,如本说明书对部分用语有加以说明或定义,ˋ这部分用语的解释是以本说明书的说明或定义为准。另外,本说明书所提及的介系词用语「上」、「下」、「于」等,在实施为可能的前提下,涵义可包含直接或间接地在某物或某参考对象的「上」、「下」,以及直接或间接地「于」某物或某参考对象,所谓「间接」是指其间尚有中间物或物理空间的存在;当提及「邻近」、「之间」等用语时,在实施为可能的前提下,涵义可包含两物或两参考对象间存在其它中间物或空间,以及不存在其它中间物或空间;当提及「连接」、「耦接」等用语时,在实施为可能的前提下,涵义可包含两物直接或间接地地接合在一起。再者,以下内容关于散热装置,对于其
所习见的技术或原理,若不涉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将不予赘述。此外,附图所示组件的形状、尺寸、比例等仅为示意,是供本
具有通常知识者了解本专利技术之用,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加以限制。另外,以下说明内容所述及的任一实施例即使同时揭露了若干个技术特征,也不意味着利用本专利技术者必需同时实施任一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换句话说,只要不影响实施可能性,本
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揭露内容并视需求或设计理念来选择性地实施一部分而非全部的技术特征,藉此增加本专利技术实施时的弹性。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器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器100包含若干个导热片110与若干个散热鳍片120。每个导热片110包含一导热部112与一散热部114,所述导热部112具有一第一平均厚度,且直接或间接地与一热源(例如一电子零组件或一导热体,图中未示出)接触,藉此将所述热源所产生的热传递至导热片110的整体,而散热部114则由若干个独立的散热区域116所组成,并邻接所述导热部112的若干个独立边界118,以协助所述导热部112进行导热,所述散热部114具有一小于前述第一平均厚度的第二平均厚度,且散热部114的若干个截面所对应的厚度都不相同。另外,每个散热鳍片120紧邻至少一个导热片110的导热部112,用以协助所述导热片110进行散热。本实施例中,散热鳍片120与导热片110间隔地设置,然而其它设置方式亦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变化范围内,例如相等或不等数量的散热鳍片120与导热片110随机或依据一预定方式的搭配,又例如若干个导热片110与一散热鳍片120构成散热器100的基本组合单位等。再者,图1所示的散热鳍片120与导热片110的数量仅为示意,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
具有通常知识者能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揭露并视设计需求来决定散热鳍片120与导热片110的数量。承上所述,本实施例中,导热部112的整体厚度均匀相同,亦即导热部112的若干个截面所对应的厚度都相同。另外,前述散热部114的厚度会沿着远离所述导热部112的方向以无阶段差的方式递减(例如线性递减),举例来说,如图2a所示,其本专利技术的导热片110厚度变化设计的实施例示意图,当导热片110水平放置时,散热部114的左右二散热区域116各自的上下二面沿着远离所述导热部112的方向逐渐靠拢,最终分别接合形成一夹角θ,此时导热片110左右对称,并呈现纺锤形,换句话说,散热区域116会以导热部112为中心而相对应;又如图2b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导热片110厚度变化设计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当导热片110水平放置时,散热部114的左侧散热区域116的上方面保持与水平面平行,下方面则沿着远离所述导热部112的方向向水平面靠拢,最终与上方面结合形成一夹角α,同时散热部114的右侧散热区域116的下方面保持与水平面平行,上方面沿着远离所述导热部112的方向向水平面靠拢,最终与下方面结合形成一夹角β,其中夹角α、β可为相等或不相等,且此时导热片110是左右不对称,并呈现平行四边形或梯形,换句话说,散热区域116以导热部112为中心而不相对应。请注意,上述导热部112的厚度也可以采用阶段式变化(例如厚度由中央向周围呈阶段式递减)或渐进变化(例如厚度由中央向周围线性递减)的设计,藉此增加设计或实施上的弹性。另外,散热部114的厚度变化设计仅只是范例,本
具有通常知识者能依本专利技术的揭露内容在不过度实验的情况下推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散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应用于对一热源进行散热,其特徵在于,所述散热器包含:若干个散热鳍片;以及若干个导热片,各所述导热片邻接至少一所述散热鳍片,并包含:一导热部,所述导热部邻接至少一所述散热鳍片,并接收与传递所述热源所产生的热,并且所述导热部具有一第一平均厚度;以及一散热部,由一或若干个散热区域所组成,并邻接所述导热部的一个或若干个边界,散热部接收导热部传递的热,且所述散热部具有一第二平均厚度,其中所述第二平均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平均厚度,且所述散热部的若干个截面所对应的厚度都不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应用于对一热源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含:若干个散热鳍片;以及若干个导热片,各所述导热片邻接至少一所述散热鳍片,并包含:一导热部,所述导热部邻接至少一所述散热鳍片,并接收与传递所述热源所产生的热,并且所述导热部具有一第一平均厚度;以及一散热部,由一或若干个散热区域所组成,并邻接所述导热部的一个或若干个边界,散热部接收导热部传递的热,且所述散热部具有一第二平均厚度,其中所述第二平均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平均厚度,且所述散热部的若干个截面所对应的厚度都不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散热鳍片与所述若干个导热片交替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的厚度沿着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顺治毛黛娟
申请(专利权)人: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