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体的风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91554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2 19:21
一种柜体的风道系统,包括风道、进风口、出风口、安装在所述风道内的隔板、并联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的至少两台风机以及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的换热器;所述隔板将所述风道分隔成至少两个与所述风机一一对应,且彼此之间相互隔离的子风道,每个所述风机和与其对应的一个所述子风道相连通。通过设置隔板从而将风道分成隔成至少两个与风机一一对应,且彼此之间相互隔离的子风道,每个风机和与其对应的一个子风道相连通,且每个风机只对与其相连通的子风道进行冷却,故当某个风机出现故障时,其它风机依然能够正常工作发挥冷却作用,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了温度过高现象的发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柜体的风道系统,包括风道、进风口、出风口、安装在所述风道内的隔板、并联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的至少两台风机以及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的换热器;所述隔板将所述风道分隔成至少两个与所述风机一一对应,且彼此之间相互隔离的子风道,每个所述风机和与其对应的一个所述子风道相连通。通过设置隔板从而将风道分成隔成至少两个与风机一一对应,且彼此之间相互隔离的子风道,每个风机和与其对应的一个子风道相连通,且每个风机只对与其相连通的子风道进行冷却,故当某个风机出现故障时,其它风机依然能够正常工作发挥冷却作用,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了温度过高现象的发生。【专利说明】柜体的风道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柜体的风道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型电力电子设备在各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功率等级也越来越高,对设备体积的限制也越来越多。电器设备中的发热元器件、部件的散热问题变得十分重要,在现有的冷却系统中,由于单个风机无法满足在同一风道系统内的一个或多个热换器的冷却需求,需要同时并联多个风扇进行冷却,但由于风道全部是相通的,一旦其中任何一个风机出现故障,冷却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例如:如果原来是抽风的系统,风机本身的出风口将变成其它风机的进风口 ;如果原来是吹风的系统,风机本身的进风口将变成其它风机的出风口,空气将不再流经换热器或仅有极少的一部分流经换热器,可能会导致电气设备由于过热而不能正常工作。如图1所示,现有的风道系统使用多个风机20并联抽风冷却换热器10,一旦这多个风机20中的任何一个出现故障,则由于换热器10的进风阻力较大,该故障风机20的出风口将变成其它风机20的进风口,风道将会出现短路,导致其它风机20也将不能发挥冷却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一个风机出现故障,导致其它风机也无法正常工作的缺陷,提供一种设有隔板的柜体的风道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柜体的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包括风道、进风口、出风口、安装在所述风道内的隔板、并联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的至少两台风机以及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的换热器;所述隔板将所述风道分隔成至少两个与所述风机一一对应,且彼此之间相互隔离的子风道,每个所述风机和与其对应的一个所述子风道相连通。在本技术所述的柜体的风道系统中,所述隔板的个数比所述风机的个数少一个。在本技术所述的柜体的风道系统中,所述风道呈空心的长方体状,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五侧壁和第六侧壁三组分别相对设置的侧壁,所述第三侧壁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并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垂直,第四侧壁设置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并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垂直,且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第五侧壁和第六侧壁共同围成所述风道;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三侧壁上。在本技术所述的柜体的风道系统中,所述换热器为长方体状,且所述换热器构成所述第一侧壁。在本技术所述的柜体的风道系统中,所述风道系统包括多个换热器,多个所述换热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的进风口处。在本技术所述的柜体的风道系统中,所述第二侧壁设有进风口,所述风道系统包括多个换热器,多个所述换热器分设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进风口处。在本技术所述的柜体的风道系统中,所述隔板为方形。在本技术所述的柜体的风道系统中,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和/或轴流风机。在本技术所述的柜体的风道系统中,所述换热器包括冷凝器。在本技术所述的柜体的风道系统中,所述柜体为风电变流器柜、光伏逆变器柜、无功补偿装置或高压变频器柜。实施本技术的柜体的风道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隔板从而将风道分成隔成至少两个与风机一一对应,且彼此之间相互隔离的子风道,每个风机和与其对应的一个子风道相连通,且每个风机只对与其相连通的子风道进行冷却,故当某个风机出现故障时,其它风机依然能够正常工作发挥冷却作用,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了温度过高现象的发生。【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的柜体的风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的风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所示的柜体的风道系统的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的风道系统,包括换热器1、风道21、隔板22、至少两台风机23、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隔板22安装在风道21内从而将风道21分隔成至少两个与风机23 —一对应,且彼此之间相互隔离的子风道214,且每个风机23与其相对应的一个子风道214连通,以实现风机23对与其对应的子风道214散热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各个风机23独立工作,当任意一个风机23出现故障时,只能影响与该风机23对应的子风道214的冷却系统,而不影响其他风机23与子风道214的相互作用。风道21是热量散发及空气流通的通道,大体为长方体状,风道21包括第一侧壁211、第二侧壁212、第三侧壁213、第四侧壁(未标号)、第五侧壁215及第六侧壁(未标号),第一侧壁211、第二侧壁212、第三侧壁213、第四侧壁、第五侧壁215及第六侧壁共同围成该长方体状的风道21。其中,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相对设置,第三侧壁213和第四侧壁相对设置,第五侧壁215和第六侧壁相对设置,第三侧壁213设置在第一侧壁211与第二侧壁212之间并分别与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相垂直,第四侧壁与第三侧壁213平行且第四侧壁也设置在第一侧壁211与第二侧壁212之间并分别与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垂直。且进风口设置在第一侧壁211上,出风口设置在第三侧壁213上,以使外界空气从第一侧壁211的进风口处进入风道系统内,完成热交换后再从第三侧壁213的出风口处排出。换热器I安装在风道系统的进风口处,换热器I的数量没有限制,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I为一个、并未长方体状,且设置在第一侧壁211的进风口处,从而使换热器I构成了风道21的第一侧壁211。换热器I包括散热器,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I为冷凝器,冷凝器中的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带走制冷剂的热量。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换热器I的数量是多个,该多个换热器I全部设置在第一侧壁211的进风口处。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与第一侧壁21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212上也设有进风口,当换热器I为多个时,多个换热器I也可全部设置在第二侧壁212的进风口处;或者将该多个换热器I分设在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的进风口处,即有一部分换热器I设置在第一侧壁211的进风口处,另一部分换热器I设置在第二侧壁212的进风口处。在实际应用中,风道21的形状可以根据风道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设计,以使散热效果较好,并使结构设计合理紧凑,节约空间。风机23固定安装在第三侧壁213上且处于出风口处,风机23与第三侧壁213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钉连接、相互扣合连接等。具体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柜体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系统包括风道(21)、进风口、出风口、安装在所述风道(21)内的隔板(22)、并联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的至少两台风机(23)以及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的换热器(1);所述隔板(22)将所述风道(21)分隔成至少两个与所述风机(23)一一对应,且彼此之间相互隔离的子风道(214),每个所述风机(23)和与其对应的一个所述子风道(214)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泽平刘彬杨林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禾望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