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22317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4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其能解决现有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存在的换位导线整体绝缘厚度大、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从而保证线圈的抗突发短路能力。其包括换位线芯和外包绝缘层,换位线芯包括若干根漆包扁线,若干根漆包扁线组合成宽面相互接触的两列、并在两列漆包扁线的上面和下面沿窄面作同一转向的换位处理,外包绝缘层包覆于换位线芯外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中间加强绝缘层,中间加强绝缘层位于换位线芯与外包绝缘层之间,中间加强绝缘层根据换位导线局部加强绝缘的需要设置于换位线芯的一个或多个侧面外。(*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其能解决现有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存在的换位导线整体绝缘厚度大、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从而保证线圈的抗突发短路能力。其包括换位线芯和外包绝缘层,换位线芯包括若干根漆包扁线,若干根漆包扁线组合成宽面相互接触的两列、并在两列漆包扁线的上面和下面沿窄面作同一转向的换位处理,外包绝缘层包覆于换位线芯外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中间加强绝缘层,中间加强绝缘层位于换位线芯与外包绝缘层之间,中间加强绝缘层根据换位导线局部加强绝缘的需要设置于换位线芯的一个或多个侧面外。【专利说明】一种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
本技术涉及换位导线加工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
技术介绍
目前大容量电力变压器绕组多采用换位导线,是变压器中的关键部件之一,要承受冲击电压的作用,在冲击电压的作用下,绕组线饼之间总会作用着较正常工作状况为高的电位差,尤其是在线圈的端部和绕组的内侧,紧靠成条,是容易发生沿面放电的部位,亦是一个绝缘缘薄弱点,因此位于该处的换位导线通常需要做局部加强绝缘处理。通常的换位导线结构的是由换位导线线芯、外包绝缘层5构成,见图1,换位导线线芯由漆包扁线、中间衬纸6组成,漆包扁线包括金属扁导体1,金属扁导体I外部涂覆有绝缘漆2,当换位导线因为工艺要求需要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方向通过增加绝缘厚度来局部加强绝缘的时候,采用的主要方式是增加换位导线整体外包绝缘层厚度,或者在线圈制作过程中进行手工绕包进行绝缘加强,其缺点在于换位导线整体绝缘厚度偏大,影响了换位导线的散热效果,从而导致线圈的抗突发短路能力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其能解决现有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存在的换位导线整体绝缘厚度大、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从而保证线圈的抗突发短路能力。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换位线芯和外包绝缘层,所述换位线芯包括若干根漆包扁线,所述若干根漆包扁线组合成宽面相互接触的两列、并在所述两列漆包扁线的上面和下面沿窄面作同一转向的换位处理,所述外包绝缘层包覆于所述换位线芯外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中间加强绝缘层,所述中间加强绝缘层位于所述换位线芯与外包绝缘层之间,所述中间加强绝缘层根据换位导线局部加强绝缘的需要设置于换位线芯的一个或多个侧面外。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加强绝缘层为单一平面型,其设置于所述换位线芯一个或多个单一方向的侧面外;所述中间加强绝缘层为L型,其设置于所述换位线芯相邻两个方向的侧面外;所述中间加强绝缘层为U型,其设置于所述换位线芯相邻三个方向的侧面外。其更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加强绝缘层由至少一层绝缘纸构成;所述绝缘纸厚度d < 6mm。其进一步特征还在于:其还包括内包绝缘层,所述内包绝缘层设置于所述换位线芯与所述中间加强绝缘层之间;所述换位线芯的所述两列漆包扁线之间衬装有中间衬纸;所述外包绝缘层采用绝缘纸或者网格捆绑带中的任一种。将本技术的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用于大容量电力变压器绕组,其有益效果在于:(I)其中间加强绝缘层可以根据实际绕组需要在换位线芯不同方向的侧面外添力口,较传统增加整体绝缘层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换位导线整体绝缘厚度,确保换位导线的散热效果;(2)其中间加强绝缘层由至少一层绝缘纸构成,且采用的绝缘纸厚度d < 6mm,其可能通过调节中间加强绝缘层绝缘纸的层数、厚度来灵活调节局部绝缘厚度,满足在线圈绕制过程中对特殊绝缘位置绝缘薄弱点的保护,从而提高绕组线圈的抗冲击能力,确保绕制的线圈具体足够的抗突发短路能力;(3)其在换位线芯与中间加强绝缘层之间还可以根据实际绕制需要添加内包绝缘层,以保证换位导线的整体绝缘厚度符合绕制要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换位导线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中单一平面型中间加强绝缘层的布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中L型中间加强绝缘层的布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中L型中间加强绝缘层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布置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中U型中间加强绝缘层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布置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中U型中间加强绝缘层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布置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中U型中间加强绝缘层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布置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中U型中间加强绝缘层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布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2,本技术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包括换位线芯、内包绝缘层3、中间加强绝缘层4和外包绝缘层5,换位线芯包括若干根漆包扁线,漆包扁线包括金属扁导体1,金属扁导体I外部涂覆有绝缘漆2,若干根漆包扁线组合成宽面相互接触的两列、并在两列漆包扁线的上面和下面沿窄面作同一转向的换位处理,外包绝缘层5包覆于换位线芯的最外部,中间加强绝缘层4位于换位线芯与外包绝缘层5之间,内包绝缘层4根据实际线圈绕制需要设置于换位线芯与中间加强绝缘层4之间,中间加强绝缘层4根据换位导线局部加强绝缘的需要设置于换位线芯的一个或多个侧面外;中间加强绝缘层5由至少一层绝缘纸构成;绝缘纸厚度d( 6_。换位线芯的两列漆包扁线之间可以根据线圈绕制要求衬装中间衬纸6 ;外包绝缘层5采用绝缘纸或者网格捆绑带中的任一种。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一下中间加强绝缘层4的实施方式:见图3,中间加强绝缘层4为单一平面型,其分别添加在换位线芯的四个单一侧面外;见图4和图5,中间加强绝缘层4为L型,其整体添加在换位线芯相邻两个方向的侧面外;见图6、图7、图8和图9,中间加强绝缘层4为U型,其整体设置于换位线芯相邻三个方向的侧面外。【权利要求】1.一种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其包括换位线芯和外包绝缘层,所述换位线芯包括若干根漆包扁线,所述若干根漆包扁线组合成宽面相互接触的两列、并在所述两列漆包扁线的上面和下面沿窄面作同一转向的换位处理,所述外包绝缘层包覆于所述换位线芯外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中间加强绝缘层,所述中间加强绝缘层位于所述换位线芯与外包绝缘层之间,所述中间加强绝缘层根据换位导线局部加强绝缘的需要设置于换位线芯的一个或多个侧面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加强绝缘层为单一平面型,其设置于所述换位线芯一个或多个单一方向的侧面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加强绝缘层为L型,其设置于所述换位线芯相邻两个方向的侧面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加强绝缘层为U型,其设置于所述换位线芯相邻三个方向的侧面外。5.根据权利要求1、2、3、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加强绝缘层由至少一层绝缘纸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纸厚度d ^ 6mm。7.根据权利要求1、2、3、4、6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内包绝缘层,所述内包绝缘层设置于所述换位线芯与所述中间加强绝缘层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局部加强绝缘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局部加强绝缘换位导线,其包括换位线芯和外包绝缘层,所述换位线芯包括若干根漆包扁线,所述若干根漆包扁线组合成宽面相互接触的两列、并在所述两列漆包扁线的上面和下面沿窄面作同一转向的换位处理,所述外包绝缘层包覆于所述换位线芯外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中间加强绝缘层,所述中间加强绝缘层位于所述换位线芯与外包绝缘层之间,所述中间加强绝缘层根据换位导线局部加强绝缘的需要设置于换位线芯的一个或多个侧面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义陈铭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