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葫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17441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3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葫芦,双联空开分别连接上升极限位接近开关、下降极限位接近开关,上升极限位接近开关连接第一中继继电器,下降极限位接近开关连接第二中继继电器,第一中继继电器的第一辅助开点、第二中继继电器的第一辅助开点分别连接报警灯和喇叭,操作手柄中的上升按钮通过接线端子依次串联连接第一中继继电器的辅助闭点、下降接触器的辅助闭点、上升接触器的线圈组成一个串联回路;操作手柄中的下降按钮通过接线端子依次串联连接第二中继继电器的辅助闭点、上升接触器的辅助闭点、下降接触器的线圈组成一个串联回路。该电动葫芦稳定性高,易于实现限位保护,提高了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且缩短了调试维护时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葫芦,双联空开分别连接上升极限位接近开关、下降极限位接近开关,上升极限位接近开关连接第一中继继电器,下降极限位接近开关连接第二中继继电器,第一中继继电器的第一辅助开点、第二中继继电器的第一辅助开点分别连接报警灯和喇叭,操作手柄中的上升按钮通过接线端子依次串联连接第一中继继电器的辅助闭点、下降接触器的辅助闭点、上升接触器的线圈组成一个串联回路;操作手柄中的下降按钮通过接线端子依次串联连接第二中继继电器的辅助闭点、上升接触器的辅助闭点、下降接触器的线圈组成一个串联回路。该电动葫芦稳定性高,易于实现限位保护,提高了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且缩短了调试维护时间。【专利说明】一种电动葫芦
本技术涉及电动葫芦,尤其涉及一种免除断火限位器的电动葫芦。
技术介绍
断火限位器是电动葫芦上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连接控制箱与电机的桥梁。电动葫芦在上升、下降极限位置的时候,断火限位器动作,电机停止运行,起到限位保护的作用。随着工业现场电动葫芦的普遍应用,断火限位器也显示出了自身的弊端。断火限位器的作用原理是,电机在极限位置的时候,靠导绳器上的连杆推进、拉出断火限位器的推杆,断火限位器直接切除电机线中的其中两相线,电机失电停止动作。实际应用时,很多人虽然明白断火限位器的动作原理,但是在接线和调试葫芦的时候,并不是很清楚。另外,电动葫芦在使用过程中,断火限位器经常损坏,由于经常动作,里面的机械机构破损严重,电机不能正常运行,只能重新更换断火限位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葫芦,该电动葫芦免除了断火限位器,减少了电动葫芦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调试维护时间,详见下文描述:一种电动葫芦,包括:交流380动力线路、220V控制回路和操作手柄,在所述交流220V控制回路中连接双联空开,所述双联空开分别连接上升极限位接近开关、下降极限位接近开关,所述上升极限位接近开关连接第一中继继电器,所述下降极限位接近开关连接第二中继继电器,所述第一中继继电器的第一辅助开点、所述第二中继继电器的第一辅助开点分别连接报警灯,所述报警灯连接喇叭,所述喇叭分别与所述第一中继继电器的第二辅助开点、所述第二中继继电器的第二辅助开点连接;所述操作手柄中的上升按钮通过接线端子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一中继继电器的辅助闭点、下降接触器的辅助闭点、上升接触器的线圈组成一个串联回路;所述操作手柄中的下降按钮通过接线端子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二中继继电器的辅助闭点、上升接触器的辅助闭点、下降接触器的线圈组成一个串联回路。所述电动葫芦包括:转筒,在所述转筒的上下极限限位处安装所述上升极限位接近开关、所述下降极限位接近开关。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动葫芦去除了断火限位器,上升下降电机线可以直接接入控制箱,通过在电动葫芦卷筒外壳上固定上升极限位接近开关、下降极限位接近开关,当上升下降电机运行到极限位置的时候,极限位接近开关动作,上升下降电机停止,实现限位保护功能。由于极限位接近开关与感应的铁挡片是非接触式动作,因此,可以很好的保护极限位接近开关,几乎不用担心极限位接近开关的损坏。该电动葫芦稳定性高,易于实现限位保护,提高了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且缩短了调试维护时间。【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葫芦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极限位接近开关的安装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双联空开;2:上升极限位接近开关;3:下降极限位接近开关;4:报警灯; 5:喇口八;6:操作手柄;7:接线端子;8:下降接触器;9:上升接触器;10:右行接触器;11:左行接触器;12:控制变压器;13:转筒;14:推拉连杆;15:铁挡片;16:上升下降电机;17:行走电机;61:启动按钮;62:停止按钮;63:上升按钮;64:下降按钮;65:左行按钮;66:右行按钮;ΚΑΙ:第一中继继电器;ΚΑ2:第二中继继电器;QS:开关;N:零线;L1、L2 和 L3:火线;ΚΑ1:第一中继继电器的第一辅助开点;KA2’:第二中继继电器的第一辅助开点;KA1”:第一中继继电器的第二辅助开点;KA2”:第二中继继电器的第二辅助开点;ΚΑ1”:第一中继继电器KAl的辅助闭点;KA2”’:第二中继继电器KA2的辅助闭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为了减少电动葫芦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调试维护时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葫芦,参见图1,包括:在交流220的控制回路中连接双联空开1,双联空开I分别连接上升极限位接近开关2、下降极限位接近开关3,上升极限位接近开关2连接第一中继继电器KA1,下降极限位接近开关3连接第二中继继电器KA2,第一中继继电器KAl的第一辅助开点KA1’、第二中继继电器KA2的第一辅助开点KA2’分别连接报警灯4,报警灯4连接喇叭5,喇叭5分别与第一中继继电器KAl的第二辅助开点KA1”、第二中继继电器KA2的第二辅助开点KA2”连接;操作手柄6中的上升按钮63通过接线端子7依次串联连接第一中继继电器KAl的辅助闭点KA1”’、下降接触器8的辅助闭点、上升接触器9的线圈组成一个串联回路(控制变压器12为线圈提供36V电源);操作手柄6中的下降按钮64通过接线端子7依次串联连接第二中继继电器KA2的辅助闭点KA2”’、上升接触器9的辅助闭点、下降接触器8的线圈组成一个串联回路(控制变压器12为线圈提供36V电源)。具体实现时,参见图2,在电动葫芦的转筒13的上下极限限位处分别安装上述的上升极限位接近开关2和下降极限位接近开关3。该电动葫芦和现有技术中含有断火限位器的电动葫芦相比,通过在交流220的控制回路中增加双联空开1、上升极限位接近开关2、下降极限位接近开关3、第一中继继电器KA1、第二中继继电器KA2来实现了断火限位器的功能,并且通过报警灯4和喇叭5实现了在出现故障时的报警,提示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的维修,满足了实际应用中的多种需要。下面详细的描述该电动葫芦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详见下文描述:(I)给电动葫芦送上主电源交流380V,控制箱内新增的上述辅助控制回路得电;(2)按下操作手柄6中的启动按钮61,电动葫芦处于准备状态。(3)根据现场作业需要,依次按动上升按钮63、下降按钮64、左行按钮65和右行按钮66,实现上升下降电机16的上下,以及行走电机17的左右行走,限位保护自动实现,无需额外操作。此设计将断火限位器去除,应用上升极限位接近开关2、下降极限位接近开关3作为极限限位。当电动葫芦在正常运行时,推拉连杆14上的铁挡片15也会移动,当电动葫芦运行到极限位置时,铁挡片15靠近上升极限位接近开关2或下降极限位接近开关3。上升极限位接近开关2或下降极限位接近开关3感应动作,引起新增控制回路中的第一中继继电器KAl或第二中继继电器KA2的动作,第一中继继电器KAl或第二中继继电器KA2串在操作手柄6的电动控制回路中的辅助限位闭点将断开,上升接触器8或下降接触器9将失电回复,上升下降电机16停止运行,达到了限位保护的作用。另外,控制回路中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葫芦,包括:交流380动力线路、220V控制回路和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交流220控制回路中连接双联空开,所述双联空开分别连接上升极限位接近开关、下降极限位接近开关,所述上升极限位接近开关连接第一中继继电器,所述下降极限位接近开关连接第二中继继电器,所述第一中继继电器的第一辅助开点、所述第二中继继电器的第一辅助开点分别连接报警灯,所述报警灯连接喇叭,所述喇叭分别与所述第一中继继电器的第二辅助开点、所述第二中继继电器的第二辅助开点连接;所述操作手柄中的上升按钮通过接线端子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一中继继电器的辅助闭点、下降接触器的辅助闭点、上升接触器的线圈组成一个串联回路;所述操作手柄中的下降按钮通过所述接线端子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二中继继电器的辅助闭点、上升接触器的辅助闭点、下降接触器的线圈组成一个串联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会平刘德龙艾强李金磊岳仪赵维一杨华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