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0994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2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频闪装置,其具备:具有配置在一端侧的阳极和配置在另一端侧的阴极的闪光放电管;与闪光放电管的一部分抵接并收容该闪光放电管的一部分、构成触发外部电极的导电性的反射伞;具有卷绕在中空形状的铁芯上的一次绕组及二次绕组的触发线圈;将触发线圈的二次绕组与反射伞连接的具有弹性的导电体。而且,闪光放电管的端部插入到触发线圈的铁芯的内部,并且该触发线圈在与反射伞相邻的端部具备与二次绕组连接的二次端子部,导电体通过弹性变形而与触发线圈的二次端子部和反射伞的侧部抵接。由此,能够使频闪装置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频闪装置,其具备:具有配置在一端侧的阳极和配置在另一端侧的阴极的闪光放电管;与闪光放电管的一部分抵接并收容该闪光放电管的一部分、构成触发外部电极的导电性的反射伞;具有卷绕在中空形状的铁芯上的一次绕组及二次绕组的触发线圈;将触发线圈的二次绕组与反射伞连接的具有弹性的导电体。而且,闪光放电管的端部插入到触发线圈的铁芯的内部,并且该触发线圈在与反射伞相邻的端部具备与二次绕组连接的二次端子部,导电体通过弹性变形而与触发线圈的二次端子部和反射伞的侧部抵接。由此,能够使频闪装置小型化。【专利说明】频闪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用于照片拍摄的频闪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有如下的频闪装置,该频闪装置具备:具有配置在一端侧的阳极和配置在另一端侧的阴极的闪光放电管;将闪光放电管的一部分收容于内部的反射伞;在筒状的铁芯的外周部卷绕有一次绕组及二次绕组的触发线圈。在上述频闪装置中,触发线圈配置在反射伞的附近,触发线圈的二次端子部(输出端子)与反射伞抵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及专利文献2)。根据该结构,能够省去用于连接反射伞与触发线圈的引线。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因引线的接触不良而产生的发光不良。然而,专利文献I涉及的频闪装置中,触发线圈配置在反射伞的后方。另外,专利文献2涉及的频闪装置中,触发线圈配置在反射伞的下方。因而,专利文献I及专利文献2的频闪装置都存在难以实现频闪装置的小型化的课题。 【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10-18646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341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频闪装置具备:具有配置在一端侧的阳极和配置在另一端侧的阴极的闪光放电管;与闪光放电管的一部分抵接并收容该闪光放电管的一部分的、构成触发外部电极的导电性的反射伞;具有卷绕在中空形状的铁芯上的一次绕组及二次绕组的触发线圈;将触发线圈的二次绕组与反射伞连接的具有弹性的导电体。而且,闪光放电管的端部插入到触发线圈的铁芯的内部,并且该触发线圈在与反射伞相邻的端部具备与二次绕组连接的二次端子部,导电体通过弹性变形与触发线圈的二次端子部和反射伞的侧部抵接。由此,能够实现小型且薄型的频闪装置。【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该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的图1的2-2线剖视图。图3是该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该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图5A是该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5B是该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的主要部分主视图。图6A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的闪光放电管和反射伞的配置的主视图。图6B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的闪光放电管和反射伞的配置的立体图。图7A是该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的触发线圈的立体图。图7B是该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的从其它方向观察到的触发线圈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以下,使用图1至图7B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进行说明。首先,使用图1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该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的图1的2-2线剖视图。图3是该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频闪装置I包括基体6及嵌合于基体6的光学面板8,且将触发线圈(未图示)的一次端子部23和通用端子部24、及阳极端子部32突出设置来作为外部端子。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频闪装置I的内部至少收纳有放射光的闪光放电管2、导电性的反射伞3、触发线圈4及例如金属等构成的具有弹性的导电体5。反射伞3将闪光放电管2的一部分收容于内部,作为闪光放电管2的触发外部电极而发挥功能。触发线圈4配置在闪光放电管2的另一端侧2B,以一次端子部23和通用端子部24向频闪装置I的外部突出的方式设置。导电体5至少将反射伞3的侧部和触发线圈4电连接。另外,如图3所示,基体6具备:主体29,其具有例如由聚碳酸酯等具有绝缘性的材料构成的保持部30 ;固定部7,其收容反射伞3,且使闪光放电管2的一端侧2A固定于基体6。固定部7具备:与闪光放电管2的阳极10连接的连接部31 ;与连接部31电连接、构成外部端子的呈板状突出的阳极端子部32。并且,连接部31通过例如钎焊等与闪光放电管2的阳极10固接。另外,光学面板8通过例如PMMA等构成的具有透光性的材料来构成,对反射伞3等进行覆盖而将它们收纳在内部。另外,如图2所示,闪光放电管2具备管状的玻璃阀9、配置在一端侧2A的阳极10及配置在另一端侧2B的阴极11。玻璃阀9在内部以规定的压力封入有例如氙等稀有气体。并且,通过电子与被封入的稀有气体冲撞,由此闪光放电管2产生光并将其向外部放射,对例如被拍摄体进行照明。阳极10为例如由钨等构成的棒状电极,通过经由玻璃珠(未图示)进行熔敷而以插通状态固定在玻璃阀9的一端侧2A。另外,阴极11包括棒状电极12及金属烧结体13。并且,棒状电极12例如由钨等构成,通过经由玻璃珠(未图示)进行熔敷而以插通状态固定在玻璃阀9的另一端侧2B。金属烧结体13例如由钨和钽的金属微粉末的混合物或者钽和镍的金属微粉末的混合物等构成,固定在阴极11的玻璃阀9内部侧的棒状电极12的前端部。接着,使用图5A至图7B,对本实施方式的频闪装置I的反射伞3及触发线圈4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图5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5B是该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的主要部分主视图。图6A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的闪光放电管和反射伞的配置的主视图。图6B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的闪光放电管和反射伞的配置的立体图。图7A是该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的触发线圈的立体图。图7B是该实施方式涉及的频闪装置的从其它方向观察到的触发线圈的立体图。如图5A至图6B所示,反射伞3包括底部14、开口部15、侧面反射部16及构成侧部的凹状的装配部17。反射伞3的底部14与闪光放电管2的外周面抵接。由此,反射伞3作为闪光放电管2的触发外部电极而发挥功能。开口部15将从闪光放电管2放射出的光向外部放射。侧面反射部16将从闪光放电管2放射出的光朝向开口部15反射。装配部17在侧部与导电体5抵接,并且将闪光放电管2收纳在内部。另外,反射伞3的底部14包括基部18和延长部19。基部18以对阳极10与阴极11之间进行覆盖的方式与闪光放电管2的外周面抵接。此时,基部18以与玻璃阀9的外周面进行面接触的方式形成为与玻璃阀9的直径大致同径(包括同径)的圆弧状。由此,基部18作为将从闪光放电管2向基部18侧放射出的光朝向开口部15反射的反射板而发挥功能,并且还作为闪光放电管2的触发外部电极而发挥功能。而且,延长部19从构成底部14的基部18朝向闪光放电管2的另一端侧2B沿着轴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以至少覆盖阴极11的金属烧结体13的方式与闪光放电管2的外周面抵接。此时,延长部19与玻璃阀9的外周面进行面接触,并且形成为与玻璃阀9的直径大致同径(包括同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频闪装置,其具备:具有配置在一端侧的阳极和配置在另一端侧的阴极的闪光放电管;与所述闪光放电管的一部分抵接并收容该闪光放电管的一部分、构成触发外部电极的导电性的反射伞;具有卷绕在中空形状的铁芯上的一次绕组及二次绕组的触发线圈;将所述触发线圈的二次绕组与所述反射伞连接的具有弹性的导电体,所述闪光放电管的端部插入到所述触发线圈的所述铁芯的内部,并且所述触发线圈在与所述反射伞相邻的端部具备与所述二次绕组连接的二次端子部,所述导电体通过弹性变形与所述触发线圈的所述二次端子部和所述反射伞的侧部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本新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