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形成混凝土试样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09904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2 00:45
一种用于形成混凝土试样的设备,包括:包括排出口(20)的混凝土给料装置(2);-适于支承至少第一和/或第二结构的支承装置(3),所述排出口(20)和重力引导混凝土从给料装置(2)流向所述支承装置(3);-适于使第一和/或第二结构中的至少混凝土产生振动的第一振动装置(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形成混凝土试样的设备,包括:包括排出口(20)的混凝土给料装置(2);-适于支承至少第一和/或第二结构的支承装置(3),所述排出口(20)和重力引导混凝土从给料装置(2)流向所述支承装置(3);-适于使第一和/或第二结构中的至少混凝土产生振动的第一振动装置(5)。【专利说明】—种用于形成混凝土试样的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用于形成混凝土试样的设备。用于结构的混凝土经受验收测试(对此存在具体标准)。通常地,当混凝土被浇筑,其一般在新鲜状态下采样,然后以合适的形式放置,通过该方式,一旦固化,获得用于随后测试的试样。为此目的,技术人员从搅拌车(预包装的混凝土)或从一个桶(预制混凝土)或从实验室混凝土搅拌机上移取新鲜的混凝土。通常情况下,所述混凝土被放置在一个手推车内,然后将其移动到预选的地方来填充单一结构(该填充通常发生在远离手推车的填充点的一个位置;这允许,例如,在个完全平坦和水平的区域来进行该填充)。然后采用针振动器或振动板压实单一结构内部的混凝土,最后,由抹子拉平从该结构的敞开的顶部凸出来的混凝土。这种处理方式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它需要专门的操作人员来执行所有的采样操作。在此背景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形成混凝土试样的设备,其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形成混凝土试样的设备,通过提高生产率,并简化该作业,以简化操作者的作业。详细的技术作业和具体目的基本上由一种试样形成设备完成,包括记载于一个或多个附加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从附图示出的一个优选的但非限制性的样品形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特征和优点将显得更清楚,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形成混凝土试样的设备的侧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形成混凝土试样的设备的后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形成混凝土试样的设备的顶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图1的A-A剖面的图;-图5a和5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在两个不同的操作构造中的组件的特定构造方案;-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透视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的顶视图;-图8示出了根据图7的A-A剖面的图。在附图中,参考数字I表示一个用于形成混凝土试样的设备。该设备I包括具有混凝土排出口 20的混凝土给料装置2。该给料装置2可以包括容纳混凝土的罐。该罐作为存储单元。该罐典型地是料斗200。该设备I还包括适于支承至少第一(和/或第二)的结构的支承装置3,所述排出口 20和重力引导所述混凝土从给料装置2流向所述支承装置3。所述排出口 20适宜地构造于料斗200内。在优选的方案中,从所述料斗流出来的混凝土直接进入一结构内。在未示出的另一种构造方案中,所述给料装置2还包括紧接料斗200下游放置的通道,其比支承装置3高;在这种情况下,排出口 20集成至所述通道(特别是它是所述通道的端部)。所述通道接收从料斗200出来的混凝土并将混凝土输送到支承装置3。该设备I还包括适于使第一和/或第二结构中的至少所述混凝土产生振动的第一振动装置5。适宜地,支承装置3还可以支持更多结构。在附图中示出的解决方案中,所述支承装置3支承四个结构。所述结构适宜地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支承装置3。所述结构是可重复使用的(例如由塑料制成)或单次使用的(例如由聚苯乙烯制成)。支承装置3包括适于分别支撑第一和第二结构的第一和第二区域31、32。所述给料装置2和所述支承装置3相互移动,从而至少形成第一和第二构造,在所述第一构造中,所述排出口 20和重力引导所述流出的混凝土流向所述第一区域31,在所述第二构造中,所述排出口 20和重力引导所述混凝土流向所述第二区域32。优选地,在第一构造中,所述第一区域31在所述排出口 20下方,从而在第一构造中第一区域31顺着排出口 20的垂直投影顺延;在第二构造中,所述第二区域32在所述排出口 20下方,从而在第二构造中第二区域32顺着排出口 20的垂直投影顺延。现在引导所述混凝土至第一结构和至第二结构的可能性还允许各种结构分层填充,优化时间,通过在一层和下一层的形成之间振动混凝土进行层状填充。实际上,该设备在第一构造中,混凝土的第一层可以被引入到第一结构;其后,该设备在第二构造中,一层混凝土可以被引入到第二结构,并且同时振动所述第一结构中的第一层。接着,第二层可被插入到所述第一结构,并同时振动所述第二结构中的混凝土,等等。此填充模式与上述存储单元的使用协同作用,以获得更具代表性的待测混凝土样品。实际上,分层填充和在每一层引入结构后立即施加振动有利于空气的排出(以这种方式实际上空气只需通过单层的厚度而不是整个结构)。更少空气的存在使得所述样品对所述混凝土的质量更具代表性。进一步,第一和第二结构中的层的交替改善了存储单元中混凝土的分配,使得最终的试样更加异质,因此比测试的混凝土的平均值更具有代表性。适宜地,第一振动装置5包括壁挂式振动器50来振动所述支承装置3。第一振动装置5可以另外或替代地包括针振动器。优选地,所述料斗200包括均质器25。通常,该均质器是机械型的,例如叶片型。均质器深入至所述料斗200之内。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料斗200包括在其下部的阀21以允许或防止混凝土通过所述排出口 20。优选地,所述阀21设在所述排出口 20处。适宜地,所述阀21由电驱动。在优选的解决方案中,该阀21是闸阀。当打开阀21时所述混凝土至少通过重力的作用流过所述排出口 2。适宜地,给料装置2包括定量给料装置9,用于定量允许流经排出口 20的混凝土。在一种构造方案中,所述定量给料装置9可通过调节阀21的开/关时间间隔进行干预。在另一构造方案中,定量给料装置9可以包括托架90,其上方和下方是开放的,并且可沿引导装置91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托架90在第一位置(参见图5a)时,引导装置91具有上开口 92,其使托架90与作为混凝土的罐的料斗200 (或总之一个混凝土存储单元)的一部分连通;同时在第一位置,所述引导装置91封闭所述托架90的下部;在第二位置(参见图5b)时,所述引导装置91具有下开口 93,使所述托架与排出口 20连通。在未示出一种可选的构造方案中,所述给料装置2包括用于混凝土的罐的和与所述排出口 20流体连通的室。在这种情况下,定量给料装置9可以包括从所述罐转移一定量的混凝土到所述室(例如,直到所述室中混凝土达到一设定水平)的装置。在图6-8例示的构造方案中,给料装置2的罐包括:-可升高和下降的下底82;-位于所述罐的底部82的混凝土出口83,其可连接到所述排出口 20 (典型地通过导管84) ο为此,设备I包括装置85,用于升高/降低罐的底部82。典型地,该用于升高/降低罐的底部82的装置85是流体动力的(fluidodynamic)(例如,其包括一个或多个流体动力活塞),但也可以是机械的(见图示的方案)。用于升高/降低罐的底部82的装置85可认为是定量给料装置9的一部分。有利的是,均质器25与下底82 —起上升和下降。适宜地,混凝土出口 83位于所述导管84的端部;通常,出口 83和排出口 20位于所述导管84的端部;定量给料装置9还包括使混凝土沿所述管道84前进的装置86 ;例如使混凝土前进的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形成混凝土试样的设备,包括:?混凝土给料装置(2),所述混凝土给料装置包括排出口(20);?支承装置(3),所述支承装置适于支承至少第一和/或第二结构,所述排出口(20)和重力引导混凝土从给料装置(2)流向所述支承装置(3);?第一振动装置(5),所述第一振动装置适于使第一和/或第二结构中的至少混凝土产生振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给料装置包括罐,所述罐用于容纳混凝土,并且作为存储单元;所述支承(3)装置(3)包括第一和第二区域(31,32),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适合分别支承第一和第二结构;所述给料装置(2)和所述支承装置(3)相互移动,从而呈现至少第一和第二构造;在所述第一构造中,所述排出口(20)和重力将流出的混凝土引向所述第一区域(31),在所述第二构造中,所述排出口(20)和重力将流出的混凝土从给料装置(2)引向所述第二区域(3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曼尼P·菲拉罗巴蒂诺L·巴罗蒂
申请(专利权)人:贝顿罗西股份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