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电筒灯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05983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1 01:41
一种LED电筒灯头结构,其设于灯筒的开口端,该LED电筒灯头结构包括:散热器,收容于所述灯筒的开口端;LED基板,收容于所述灯筒内,并固定于所述散热器的一端,所述LED基板上设有多个LED;透明罩,固定于所述灯筒的开口端,所述透明罩为一体成型结构,并且所述透明罩包括:透明筒体,包括第一开口端及与所述第一开口端相对的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灯筒的开口端连接,所述透明筒体由透光材料制成;反光杯体,其具有入光口及与所述入光口相对的出光口,所述出光口与所述透明筒体的第二开口端连接,所述反光杯体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均为反光面。上述LED电筒灯头结构既具有聚光照明功能又具有环照照明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LED电筒灯头结构,其设于灯筒的开口端,该LED电筒灯头结构包括:散热器,收容于所述灯筒的开口端;LED基板,收容于所述灯筒内,并固定于所述散热器的一端,所述LED基板上设有多个LED;透明罩,固定于所述灯筒的开口端,所述透明罩为一体成型结构,并且所述透明罩包括:透明筒体,包括第一开口端及与所述第一开口端相对的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灯筒的开口端连接,所述透明筒体由透光材料制成;反光杯体,其具有入光口及与所述入光口相对的出光口,所述出光口与所述透明筒体的第二开口端连接,所述反光杯体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均为反光面。上述LED电筒灯头结构既具有聚光照明功能又具有环照照明功能。【专利说明】LED电筒灯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源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LED电筒灯头结构。【
技术介绍
】 电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照明工具。以表面电镀的铁皮作外壳的电筒为第一代电筒,俗称“老式电筒”,灯泡一般采用钨丝白炽灯泡,发光效率低,使用寿命较短,易被烧坏。电池米用大号碱性电池,容积大但续航能力不高。电筒的外壳为表面电镀的铁皮,轻质但工艺简单。以铝合金作为外壳材料的电筒为第二代电筒,无论在性能还是外观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突破。第二代电筒的一个典型代表是采用氪气灯泡+碱性电池,灯泡寿命更长,电池续航时间更持久。以铝合金作为外壳材料,表面采用氧化处理工艺,工艺精细,外观精美,色彩丰富,质感颇佳。另一典型代表是采用氙气灯泡+锂离子电池,灯泡寿命更长,亮度大大提升,色温更高,并提出“战术电筒”的概念,为电筒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市场。第三代电筒最主要的特征是采用了 LED灯泡,由于LED本身结构的原因,可靠性更好。发光模式亦首次出现在电筒上,一经推出,广受欢迎。然而,目前的LED电筒灯头结构仅仅具有聚光照明功能。然而,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一些应急的环照照明,所以普通LED电筒灯头结构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既具有聚光照明功能又具有环照照明功能的LED电筒灯头结构。一种LED电筒灯头结构,其设于灯筒的开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电筒灯头结构包括:散热器,收容于所述灯筒的开口端;LED基板,收容于所述灯筒内,并固定于所述散热器的一端,所述LED基板上设有多个LED ;透明罩,固定于所述灯筒的开口端,所述透明罩为一体成型结构,并且所述透明罩包括:透明筒体,包括第一开口端及与所述第一开口端相对的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灯筒的开口端连接,所述透明筒体由透光材料制成;反光杯体,其具有入光口及与所述入光口相对的出光口,所述出光口与所述透明筒体的第二开口端连接,所述反光杯体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均为反光面;其中,所述多个LED中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反光杯体的入光口内,另外一部分位于所述反光杯体的入光口外;位于所述反光杯体的入光口内的LED发出的光线,被所述反光杯体的内表面反射,位于所述反光杯体的入光口外的LED发出的光线,被所述反光杯体的外表面反射。上述LED电筒灯头结构的位于反光杯体的入光口内的LED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光杯体的内表面会聚后,从出光口射出,从而实现聚光照明功能;位于反光杯体的入光口外的LED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光杯体的外表面反射后,从透明筒体射出,从而实现环照照明功能。因此,上述LED电筒灯头结构既具有聚光照明功能又具有环照照明功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筒体设有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端的端面的呈环形的阻挡台及与所述阻挡台相连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卡接于所述灯筒的开口端内;所述阻挡台与所述灯筒的开口端的端面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延伸部上开设有围绕所述延伸部外周缘的一周的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圈收容于所述环形凹槽内,并与所述灯筒的开口端的内侧壁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灯圈,所述第二开口端的外侧壁上设有沿所述第二开口端的周向延伸的卡槽,所述灯圈的其中一开口端卡合于所述卡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透明件,所述灯圈的另一开口端的内侧壁上有阻挡凸缘,所述透明件抵接于所述第二开口端与所述阻挡凸缘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夹持在所述第二开口端的端面与所述透明件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LED基板固定于所述散热器的封闭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LED驱动板,所述散热器的开口端的端面上设有台阶部,所述LED驱动板收容于所述散热器的开口端内,并且所述LED基板的周缘抵接在所述台阶部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架,所述限位架收容于所述灯筒内,并与所述散热器的开口端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LED驱动板抵接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限位架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驱动板的周缘开设有缺口,通过螺纹紧固件穿过所述限位架及所述LED驱动板的缺口后与所述散热器的开口端螺接。【【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LED电筒灯头结构的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的LED电筒灯头结构去除灯筒后的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的LED电筒灯头结构的轴向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LED电筒灯头结构100,其设于灯筒200的开口端201。该LED电筒灯头结构100包括散热器110、LED基板120、透明罩130、第一密封圈141、灯圈150、透明件160、第二密封圈143、LED驱动板170及限位架180。散热器110收容于灯筒200的开口端201。散热器110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承载LED基板120及LED驱动板170,并将LED基板120及LED驱动板170产生的热量导出,而进行散热。由于LED基板120及LED驱动板170均为产生热量较多的电子器件,散热器110通常采用导热性较好的材料制成,例如,铜、铝等,通过散热器110可将LED基板120及LED驱动板170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扩散,从而提高LED电筒灯头结构100的散热效率。具体在图不的实施方式中,散热器110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筒体结构。由于散热器Iio为筒体结构,即,其内部为空心的,从而增大散热面积。当然,在本专利技术中,散热器110不限于为筒体结构,也可为其他结构,例如,类似于CPU散热用的散热鳍片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电筒灯头结构,其设于灯筒的开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电筒灯头结构包括:散热器,收容于所述灯筒的开口端;LED基板,收容于所述灯筒内,并固定于所述散热器的一端,所述LED基板上设有多个LED;透明罩,固定于所述灯筒的开口端,所述透明罩为一体成型结构,并且所述透明罩包括:透明筒体,包括第一开口端及与所述第一开口端相对的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灯筒的开口端连接,所述透明筒体由透光材料制成;反光杯体,其具有入光口及与所述入光口相对的出光口,所述出光口与所述透明筒体的第二开口端连接,所述反光杯体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均为反光面;其中,所述多个LED中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反光杯体的入光口内,另外一部分位于所述反光杯体的入光口外;位于所述反光杯体的入光口内的LED发出的光线,被所述反光杯体的内表面反射,位于所述反光杯体的入光口外的LED发出的光线,被所述反光杯体的外表面反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