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LiC电容管理电路制造技术_技高网

LiC电容管理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920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LiC电容管理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直流电压转换模块、控制模块、差分通信接口模块、CMOS点平通信接口模块、通讯模块、LiC电容管理和掉电检测模块;所述直流电压转换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差分通信接口模块、CMOS点平通信接口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以太网通讯模块、LiC电容管理模块、掉电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提供5V电压源和3.3V电压源;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差分通信接口模块、CMOS点平通信接口模块、通讯模块连接,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照明,尤其涉及一种lic电容管理电路。


技术介绍

1、工业领域中,许多物联网模块属于有线连接模块,一旦连接设施断电,存在平台无法感知的缺点,在要求高的工业环境中使用不便,有设备长期失控风险,易产生安全隐患。而随着对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追求,物联网模块的掉电告警功能开发势在必行,对掉电告警功能,首先应该提供电容(电池工业环境使用存在较大风险:爆炸、起火)进行供电,同时为这部分器件增加保护,使产品更加安全可靠,能够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由此观之,lic电容管理技术是产品优质化的可靠方向。

2、近年来,电容管理技术已有诸多应用,发展也较为成熟,但目前更多的技术仅是电解进行充电管理,并没有考虑放电、过流过压情况,没有与电源接口一起进行保护,抑或只是单独做充电保护,如仅增加缓启动电路,避免瞬间电流,并没有过放保护,不够可靠,或者后极电路短路情况下没有提供好的保护,不够稳定,而且只有少数的考虑了回流路径相关保护,而且更多使用电路复杂,在实际生产条件下使用成本过高,甚至于在无法有效集成在产品中。

3、就目前而言,电容管理技术,受成本、集成度限制,现有的电容管理电路存在功能和保护不够全面的问题。没有兼顾在不同类型电容的管理特性问题;同时在正常使用时,不同类型电容的管理方式会影响整个模块的工作寿命,存在产品可靠性降低的风险,且可能会影响主控芯片、核心芯片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lic电容管理电路。

2、一种lic电容管理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直流电压转换模块、控制模块、差分通信接口模块、cmos点平通信接口模块、通讯模块、lic电容管理和掉电检测模块;

3、所述直流电压转换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差分通信接口模块、cmos点平通信接口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以太网通讯模块、lic电容管理模块、掉电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提供5v电压源和3.3v电压源;

4、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差分通信接口模块、cmos点平通信接口模块、通讯模块连接,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5、优选地,所述直流电压转换模块包括:5v电源转换子模块、3.3v电源转换子模块,所述5v电源转换子模块与差分通信接口模块连接,用于提供5v电源;所述3.3v电源转换子模块与控制模块、差分通信接口模块、通讯模块连接,用于提供3.3v电源。

6、优选地,所述5v电源转换子模块包括第一芯片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感l1;

7、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1端一路经第一电容c1接地,另一路经第二电阻r2后接于第5端,第2端一路经第一电感l1、第二电容c2后接于第3端,另一路经第一电阻r1后第一子路经第三电阻r3接于第6端,第二子路经第四电阻r4后接地,第4端经第五电阻r5、第四电容c4后接于第2端和第一电感l1之间;

8、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1端和第一电容c1之间接入12v电压源;

9、所述第二电容c2上并联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输出5v电压源。

10、优选地,所述3.3v电源转换子模块包括第二芯片u2、第二电感l2、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一二极管d1;

11、所述第二芯片u2的第1端一路接地,另一路经第五电容c5、第二电感l2后输出3.3v电压源,第2端一路输出3.3v电压源,另一路经第七电容c7后接于第1端和接地之间,第3端经第一二极管d1后一路接入5v电压源,另一路经第六电容c6后接于第1端和接地之间。

12、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三芯片u3、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一断路器x1;

13、所述第三芯片u3的第1端经第六电阻r6与通讯模块连接,第6端一路经第八电容c8后接地,另一路接入3.3v电压源,第8端经第九电容c9后接地,第9端经第五电容c5后接地,第10端接地,第11端一路经并联的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后接地,另一路接入3.3v电压源,第14端经第十五电容c15后接地,第16端经第十电阻r10后一路接入3.3v电压源,另一路经第八电阻r8后接于第14端和第十五电容c15之间,第19端一路接入3.3v电压源,另一路经第十六电容c16后接地,第21端一路经第十七电容c17后接地,另一路经第十九电容c19后接地,第22端经第二十电容c20后接地,第24端经第十二电阻r12后与通讯模块连接,第25端经第十三电阻r13后一路经第二十电容c20后接地,另一路经第十八电容c18后接地,第28端经第十一电容c11后接地,第32端经第九电阻r9后接于第28端和第十一电容c11之间,第50端经第二十一电容c21后接地,第49端经第十一电阻r11后接于第二十一电容c21和接地之间,第75端经第十二电容c12后接地,第94端经第七电阻r7后接地,第100端经第六电容c6后接地;

14、所述第八电容c8上并联第七电容c7;

15、所述第三芯片u3的第8端和第9端之间连接第一断路器x1。

16、优选地,所述差分通信接口模块包括网关级联子模块、接口保护子模块、调光接口子模块、预留子模块;所述网关级联子模块的一端和接口保护子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网关级联子模块、接口保护子模块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调光接口子模块、预留子模块的一端与控制模块连接,另一端与外部设备通过总线连接。

17、优选地,所述网关级联子模块包括第四芯片u4、第一连接器cn1、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五电容c25、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保险丝f1、第二保险丝f2;

18、所述第四芯片u4的第1端一路接第二十四电容c24,另一路接入3.3v电压源,第3、4、6端与控制模块连接,第15端一路接第二十五电容c25,另一路接入5v电压源,第13端经第十五电阻r15、第二二极管d2、第一保险丝f1后与第一连接器cn1的第1端连接,第12端与第十六电阻r16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r16并联在第二二极管d2上,第9端第一路经第十七电阻r17接于第13端和第十五电阻r15之间,第二路经第三二极管d3接于第十六电阻r16一端,第三路经第四二极管d4接于第十六电阻r16另一端;

19、所述第十四电阻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iC电容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直流电压转换模块、控制模块、差分通信接口模块、CMOS点平通信接口模块、通讯模块、LiC电容管理和掉电检测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iC电容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压转换模块包括:5V电源转换子模块、3.3V电源转换子模块,所述5V电源转换子模块与差分通信接口模块连接,用于提供5V电源;所述3.3V电源转换子模块与控制模块、差分通信接口模块、通讯模块连接,用于提供3.3V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iC电容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5V电源转换子模块包括第一芯片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感L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iC电容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3.3V电源转换子模块包括第二芯片U2、第二电感L2、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一二极管D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LiC电容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三芯片U3、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一断路器X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iC电容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通信接口模块包括网关级联子模块、接口保护子模块、调光接口子模块、预留子模块;所述网关级联子模块的一端和接口保护子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网关级联子模块、接口保护子模块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调光接口子模块、预留子模块的一端与控制模块连接,另一端与外部设备通过总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iC电容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级联子模块包括第四芯片U4、第一连接器CN1、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五电容C25、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保险丝F1、第二保险丝F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iC电容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保护子模块包括第五芯片U5、第二十六电容C26、第二十七电容C2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三保险丝F3、第四保险丝F4、第四二极管D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iC电容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接口子模块包括第六芯片U6、第二十八电容C28、第二十九电容C29、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五二极管D5、第五保险丝F5、第六保险丝F6;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LiC电容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iC电容管理和掉电检测模块包括第八芯片U8、第九芯片U9、第十芯片U10、第三十四电阻R34、第三十五电阻R35、第三十六电阻R36、第三十七电阻R37、第三十八电阻R38、第三十九电阻R39、第三十二电容C32、第三十三电容C33、第三十四电容C34、第三十五电容C5、第一三极管Q1、第十二二极管D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ic电容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直流电压转换模块、控制模块、差分通信接口模块、cmos点平通信接口模块、通讯模块、lic电容管理和掉电检测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ic电容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压转换模块包括:5v电源转换子模块、3.3v电源转换子模块,所述5v电源转换子模块与差分通信接口模块连接,用于提供5v电源;所述3.3v电源转换子模块与控制模块、差分通信接口模块、通讯模块连接,用于提供3.3v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ic电容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5v电源转换子模块包括第一芯片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感l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ic电容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3.3v电源转换子模块包括第二芯片u2、第二电感l2、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一二极管d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lic电容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三芯片u3、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一断路器x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ic电容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通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素王少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