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保持继电器用磁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90437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20:07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用磁路系统,包括磁路驱动模组和可动导磁体模组,磁路驱动模组包括线圈管组件及静止导磁体组件,圈管组件包括一线圈骨架、励磁线圈,在线圈骨架内部有轴向延伸的线圈管空腔,励磁线圈绕制在线圈骨架上,静止导磁体组件包公共接触部分及第一、第二接触部分;可动导磁体模组包括模组框架、衔铁组件及永磁铁,衔铁组件包括均大致呈U形的第一、第二衔铁,永磁铁夹在第一、第二衔铁之间;静止导磁体组件的公共接触部分位于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之间,衔铁组件的一个衔铁与所述公共接触部分一个侧面吸合转变为另一个衔铁与公共接触部分另一个侧面吸合过程中,驱动所述可动导磁体模组作线性运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用磁路系统,包括磁路驱动模组和可动导磁体模组,磁路驱动模组包括线圈管组件及静止导磁体组件,圈管组件包括一线圈骨架、励磁线圈,在线圈骨架内部有轴向延伸的线圈管空腔,励磁线圈绕制在线圈骨架上,静止导磁体组件包公共接触部分及第一、第二接触部分;可动导磁体模组包括模组框架、衔铁组件及永磁铁,衔铁组件包括均大致呈U形的第一、第二衔铁,永磁铁夹在第一、第二衔铁之间;静止导磁体组件的公共接触部分位于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之间,衔铁组件的一个衔铁与所述公共接触部分一个侧面吸合转变为另一个衔铁与公共接触部分另一个侧面吸合过程中,驱动所述可动导磁体模组作线性运动。【专利说明】磁保持继电器用磁路系统【
】本技术涉及磁保持继电器
,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用磁路系统。【
技术介绍
】磁保持继电器是一种闭合或者断开状态仅由线圈磁路系统中永磁铁所产生的磁力保持,闭合与断开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仅靠一定宽度的正向或者反向脉冲电压激励线圈磁路系统中线圈后引发衔铁组件运动进而完成簧片接触单元开、闭的电控制器件。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阅2006年I月25日授权公告的名称为“带有线性马达的自锁磁继电器组件”的中国专利ZL99816612.X号,该专利揭示了一种自锁磁继电器组件,包括一磁继电器马达组件、一致动器组件及一接触桥组件,所述继电器马达组件包括一细长的线圈管,所述线圈管在其内部有轴向延伸的空腔并有励磁线圈卷绕在其上;一为U形的铁磁框架,所述铁磁框架有多个放置在所述线圈管内的轴向延伸空腔内、并延伸穿过所述空腔的铁芯部分;和第一以及第二接触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垂直于所述铁芯部分延伸,并高出所述马达组件;所述致动器组件包括可操作地连接至第一和第二 U形的铁磁柱上以及永磁铁上的致动器框架,所述第一铁磁柱安装成覆盖所述第二铁磁柱,所述永磁体夹在两者之间,定位所述致动器组件使得所述第二铁磁柱位于铁磁框架的第一和第二接触部分之间及所述第一铁磁柱覆盖并对着继电器马达的两个接触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铁磁柱连接到相对的接触部分上;所述接触桥组件包括一个解除桥和一个弹簧,所述接触桥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且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致动器组件,所述弹簧连接至所述接触桥上,致动器组件的移动或者驱动接触桥与一对直接相对于所述接触桥的接触点接触,所述接触桥用作两个接触点之间的导电通道,或者驱动所述接触桥与所述接触点脱离接触,所述致动器组件的运动由继电器马达驱动。在该方案中,其磁继电器马达组件由绕有励磁线圈的线圈管、U形铁磁框架及多个放置在所述线圈管内的轴向延伸空腔内、并延伸穿过所述空腔的铁芯部分,所`述铁芯部分与U形铁磁框架是完全独立的,在继电器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铁芯与U形铁磁框架的两体式设计造成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工作时不能形成一个封闭的磁路,存在一定程度的漏磁问题,从而降低了继电器的工作效率,即提供一个同样大小的驱动力时,由于漏磁的存在,需要更大的功率输入;另一方面,由于铁芯部分仅仅是穿过所述线圈管空腔而被固定,继电器频繁的在闭合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时,会导致所述铁芯松动,影响了继电器的可靠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继电器的磁路系统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保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转换效率高,且稳定可靠的磁保持继电器用磁路系统。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用磁路系统,包括磁路驱动模组和可动导磁体模组,所述磁路驱动模组包括线圈管组件及E字形静止导磁体组件,其中所述线圈管组件包括一线圈骨架、励磁线圈及一导电连接体,在线圈骨架内部有轴向延伸的线圈管空腔,所述励磁线圈绕制在线圈骨架上,所述导电连接体的一端与励磁线圈的线头连接,另外一端供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静止导磁体组件包括穿过线圈管空腔的导磁体公共接触部分以及包围在线圈管组件外侧面的与公共接触部分平行设置的导磁体第一、第二接触部分;所述可动导磁体模组包括模组框架、衔铁组件及永磁铁,所述衔铁组件包括均大致呈U形的第一、第二衔铁,所述第一、第二衔铁平行设置,所述永磁铁夹在第一、第二衔铁之间,使得第一和第二衔铁上都带有磁性;所述E字形静止导磁体组件的公共接触部分位于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之间,该组件的第一、第二接触部分也分别覆盖并对着第一、第二衔铁,所述衔铁组件的一个衔铁与所述公共接触部分一个侧面吸合转变为另一个衔铁与所述公共接触部分另一个侧面吸合过程中,所述衔铁组件作线性运动带动所述可动导磁体模组一起作线性运动。进一步地,所述E字形静止导磁体组件由二个并在一起且结构相同的U形导磁体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U形导磁体穿过线圈管空腔的侧臂比与其平行的另一侧臂窄。进一步地,所述U形导磁体穿过线圈管空腔的侧臂与其平行的另一侧臂等高。进一步地,所述E字形静止导磁体组件为一体成型结构,穿过线圈管空腔的侧臂比与其平行的另两个侧臂窄。进一步地,所述E字形静止导磁体组件为一体成型结构,穿过线圈管空腔的侧臂跟与其平行的另两个侧臂等高。进一步地,所述衔铁组件中的所述永磁铁夹在第一、第二衔铁之间,磁铁磁极性方向分别正对着第一、第二衔铁。进一步地,所述衔铁组件中的所述永磁铁夹在第一、第二衔铁之间,永磁铁可以是方体,也可以是圆柱体。进一步地,所述衔铁组件中的的第一、第二衔铁结构相同。进一步地,当所述衔铁组件中第一衔铁与导磁体组件的公共接触部分完全吸合时,第二衔铁与所述静止导磁体组件的第二接触部分也刚好吸合;当第二衔铁与所述静止导磁体组件的公共接触部分完全吸合时,第一衔铁与静止导磁体组件的第一接触部分也刚好吸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将静导磁体设置成E形,使得整个磁路系统工作时形成一个封闭的磁路,降低了漏磁量,从而提升了继电器的转换效率。同时双U型E形结构的静导磁体的结构设计也增加了导磁体固定的牢固性,提升了继电器工作的可靠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磁驱动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磁驱动模组和可动导磁体模组组合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的正投影图。图4为双U形静导磁体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5为一体型E形静导磁体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一种U形导磁体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另一种U形导磁体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又一种U形导磁体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用磁路系统包括磁驱动模组I和可动导磁体模组2,所述的磁驱动模组I包括线圈管组件11及E字形静止导磁体组件12,所述线圈管组件11包括励磁线圈111、线圈骨架112及导电连接体113,在线圈骨架112内部有轴向延伸的线圈管空腔110,所述励磁线圈111绕制在线圈骨架112上,所述导电连接体113的一端与励磁线圈111的线头连接,另外一端供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静止导磁体组件12包括穿过所述线圈管空腔110的公共接触部分121以及布置在所述线圈管11外侧与所述公共接触部分121平行设置的第一、第二接触部分122、123,所述静止导磁体组件12由二个并在一起且结构相同的U形导磁体120构成或者为一体成型结构120’。请参阅图6和图7,所述U形导磁体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用磁路系统,包括磁路驱动模组和可动导磁体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驱动模组包括线圈管组件及E字形静止导磁体组件,所述线圈管组件包括一线圈骨架、励磁线圈及一导电连接体,在线圈骨架内部有轴向延伸的线圈管空腔,所述励磁线圈绕制在线圈骨架上,所述导电连接体的一端与励磁线圈的线头连接,另外一端供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静止导磁体组件包括穿过线圈管空腔的导磁体公共接触部分以及包围在线圈管组件外侧面的与公共接触部分平行设置的导磁体第一、第二接触部分;所述可动导磁体模组包括模组框架、衔铁组件及永磁铁,所述衔铁组件包括均大致呈U形的第一、第二衔铁,所述第一、第二衔铁平行设置,所述永磁铁夹在第一、第二衔铁之间,使得第一和第二衔铁上都带有磁性;所述E字形静止导磁体组件的公共接触部分位于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之间,该组件的第一、第二接触部分也分别覆盖并对着第一、第二衔铁,所述衔铁组件的一个衔铁与所述公共接触部分一个侧面吸合转变为另一个衔铁与所述公共接触部分另一个侧面吸合过程中,所述衔铁组件作线性运动带动所述可动导磁体模组一起作线性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红平李季朱义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千恩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