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簇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0219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簇控制器。该装置包括:金属机壳;所述电池簇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单元、开关电源和CAN总线收发器设置在所述金属机壳构成的密闭空间内,且所述金属机壳接地;所述电池簇控制器的风扇控制接口、模拟量采集接口、以太网接口、电源接口和CAN总线接口分别与所述金属机壳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簇控制器,通过接地连接的金属机壳构成密闭空间,对密闭空间内的电池簇控制器形成一个等电位屏蔽机壳,对电网储能系统中的大信号电磁辐射干扰具有很好的阻隔作用,因此能够满足电网储能系统中抗大信号电磁辐射干扰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簇控制器。该装置包括:金属机壳;所述电池簇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单元、开关电源和CAN总线收发器设置在所述金属机壳构成的密闭空间内,且所述金属机壳接地;所述电池簇控制器的风扇控制接口、模拟量采集接口、以太网接口、电源接口和CAN总线接口分别与所述金属机壳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簇控制器,通过接地连接的金属机壳构成密闭空间,对密闭空间内的电池簇控制器形成一个等电位屏蔽机壳,对电网储能系统中的大信号电磁辐射干扰具有很好的阻隔作用,因此能够满足电网储能系统中抗大信号电磁辐射干扰的要求。【专利说明】电池簇控制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簇控制器。
技术介绍
随着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方式的不断推广,在电力系统中越来越迫切地需要配置储能系统来平滑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利用蓄电池构建储能系统成为主流解决方案。电网储能系统由几千只甚至数万只单体电池通过串并联组成,如何管理和控制好如此大规模的电池组不仅关系到储能系统的性能、寿命,更关系到该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图1为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储能系统主要由三层结构组成:第一层由电池串控制器组成,该设备实时采集各个单体电池的电压、电流、内阻等信息,同时通过主动式引导电池间的电量转移,来达到各个单体电池的电量均衡;第二层由电池簇控制器组成,该设备实时采集各个电池串的温度、电流、电压等信息,实时计算各电池串的剩余容量(State of Charge,简称S0C)和各电池簇的S0C,并通过控制各个电池串的散热风扇,实现单体电池间的温度均衡,确保电池系统的整体均衡性和运行安全性;第三层由储能系统主控器组成,该设备实现整体储能系统的管理功能,制定总体的控制策略和均衡策略。一般来说,第一层电池串控制器和第二层电池簇控制器之间采用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Area Network,简称CAN)通信方式,而第二层电池簇控制器和第三层储能系统主控器之间采用以太网通信方式。现有技术中,电网储能系统中采用的电池簇控制器一般沿用了电动汽车用的电池簇控制器。图2为现有技术中电池簇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电池簇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21,分别与中央处理单元21电连接的开关电源22、CAN总线收发器23、风扇控制接口 24、模拟量采集接口 25和以太网接口 26,与开关电源22电连接的电源接口27,以及与CAN总线收发器23电连接的CAN总线接口 28。但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电网储能系统中包括几千只甚至数万只单体电池,电磁辐射干扰强度大,而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电动汽车的电池簇控制器无法满足电网储能系统中抗大信号电磁辐射干扰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簇控制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满足电网储能系统中抗大信号电磁辐射干扰的要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簇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开关电源、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收发器、风扇控制接口、模拟量采集接口、以太网接口、电源接口和CAN总线接口,且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开关电源、所述CAN总线收发器、所述风扇控制接口、所述模拟量采集接口和所述以太网接口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开关电源电连接,所述CAN总线接口与所述CAN总线收发器电连接,还包括:金属机壳;所述中央处理单元、所述开关电源和所述CAN总线收发器设置在所述金属机壳构成的密闭空间内;所述风扇控制接口、所述模拟量采集接口、所述以太网接口、所述电源接口和所述CAN总线接口分别与所述金属机壳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簇控制器,通过接地连接的金属机壳构成密闭空间,对密闭空间内的电池簇控制器形成一个等电位屏蔽机壳,对电网储能系统中的大信号电磁福射干扰具有很好的阻隔作用,因此能够满足电网储能系统中抗大信号电磁辐射干扰的要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电池簇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簇控制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簇控制器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簇控制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电池簇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21、开关电源22、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收发器23、风扇控制接口 24、模拟量采集接口 25、以太网接口 26、电源接口 27和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接口28,且中央处理单元21分别与开关电源22、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收发器23、风扇控制接口 24、模拟量采集接口 25和以太网接口 26电连接,电源接口 27与开关电源22电连接,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接口 28与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收发器23电连接,还包括:金属机壳31 ;中央处理单元21、开关电源22和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收发器23设置在金属机壳31构成的密闭空间内,且金属机壳31接地;风扇控制接口 24、模拟量采集接口 25、以太网接口 26、电源接口 27和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接口 28分别与金属机壳31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簇控制器在电池簇控制器的外围设置了一个金属机壳31,且该金属机壳31接地连接。电池簇控制器的五个对外接口:风扇控制接口 24、模拟量采集接口 25、以太网接口 26、电源接口 27和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接口 28分别与金属机壳31连接,用于和外围设备连接,具体的:电池簇控制器通过风扇控制接口 24和风扇电连接,用于控制风扇的启停实现各单体电池间的温度均衡;通过模拟量采集接口 25和各电池串控制器电连接,用于采集各电池串的温度、电流、电压等模拟量信息;通过以太网接口26和储能系统主控器电连接,用于和储能系统主控器通过以太网进行通信;通过电源接口27和外围电源电连接;通过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接口 28和各电池串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电连接,用于和各电池串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器局域网CAN进行通信。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簇控制器,通过接地连接的金属机壳构成密闭空间,对密闭空间内的电池簇控制器形成一个等电位屏蔽机壳,对电网储能系统中的大信号电磁福射干扰具有很好的阻隔作用,因此能够满足电网储能系统中抗大信号电磁辐射干扰的要求。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簇控制器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风扇控制接口 24、模拟量采集接口 25、以太网接口 26、电源接口 27和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接口 28具体可以为金属航空插头。具体的,由于电池簇控制器的五个对外接口:风扇控制接口 24、模拟量采集接口25、以太网接口 26、电源接口 27和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接口 28分别与金属机壳31连接,用于和外围设备连接,因此为了使金属机壳31能起到更好的屏蔽作用,电池簇控制器的五个对外接口可以使用金属航空插头,与金属机壳31—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等电位屏蔽机壳。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电池簇控制器还可以包括:电磁干扰EMI滤波器32 ;EMI滤波器32分别与开关电源22和电源接口 27电连接,用于隔离输入至EMI滤波器32的信号和从EMI滤波器32输出的信号。具体的,通过在开关电源22和电源接口 27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簇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开关电源、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收发器、风扇控制接口、模拟量采集接口、以太网接口、电源接口和CAN总线接口,且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开关电源、所述CAN总线收发器、所述风扇控制接口、所述模拟量采集接口和所述以太网接口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开关电源电连接,所述CAN总线接口与所述CAN总线收发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机壳;所述中央处理单元、所述开关电源和所述CAN总线收发器设置在所述金属机壳构成的密闭空间内,且所述金属机壳接地;所述风扇控制接口、所述模拟量采集接口、所述以太网接口、所述电源接口和所述CAN总线接口分别与所述金属机壳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鹏张剑辉舒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海博思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