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01534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12:56
一种传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不移动大的支架整体就能够改变一个辊向另一个辊的按压力。具备:齿盘(63),以在左右方向(9)多个分离的方式配置,并且轴(68)为弹簧;排出辊(62),在与齿盘之间夹持记录用纸;下侧盖(72),配置成使得齿盘可沿上下方向(7)移动;轴按压部(73),配置成能够在下侧盖沿上下方向移动,并且向按压轴的第一位置和按压力比在第一位置时小的第二位置移动;滑动部(74),设置为能够与轴按压部抵接,并且沿左右方向向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移动。当滑动部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移动时,轴按压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当滑动部从第四位置向第三位置移动时,轴按压部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传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不移动大的支架整体就能够改变一个辊向另一个辊的按压力。具备:齿盘(63),以在左右方向(9)多个分离的方式配置,并且轴(68)为弹簧;排出辊(62),在与齿盘之间夹持记录用纸;下侧盖(72),配置成使得齿盘可沿上下方向(7)移动;轴按压部(73),配置成能够在下侧盖沿上下方向移动,并且向按压轴的第一位置和按压力比在第一位置时小的第二位置移动;滑动部(74),设置为能够与轴按压部抵接,并且沿左右方向向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移动。当滑动部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移动时,轴按压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当滑动部从第四位置向第三位置移动时,轴按压部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专利说明】传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为,在具备夹持并传送介质的辊对的传送装置中,特别是能够改变辊对的夹持压力、或者使辊对中的一个辊相对于另一个辊接近和离开的传送装置,所述图像记录装置具备所述传送装置并且将图像记录到介质中。
技术介绍
例如,传送装置在传送片状的介质的时候,使辊对中的一个辊压接在另一个辊。另一方面,传送装置在传送比片状的介质厚的介质(例如,CD、DVD)的时候,相对于传送片状的介质的情况,使一个辊向另一个辊的按压力、即辊对的夹持力减小,或者使一个辊相对于另一个辊离开。而且,作为另一例,传送装置在片材未堵塞传送路径的状态下使辊对中的一个辊压接于另一个棍。另一方面,传送装置在片材堵塞的状态下,相对于片材未堵塞的状态,使一个辊向另一个辊的按压力减小,或者使一个辊离开另一个辊。由此,图像记录装置的用户能够容易地取出堵塞的片材。作为具备如上所述的传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的一例,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通过使支撑齿盘的齿盘支架上下移动而能够使齿盘离开排纸辊的图像记录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278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专利文献I公开的图像记录装置中,支撑齿盘的齿盘支架比齿盘大且重。因此,在使大的齿盘支架上下移动的专利文献I公开的图像记录装置中,图像记录装置大型化了。而且,为了使大的齿盘支架上下移动,需要大的动力。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装置以及具备所述传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能够使支撑齿盘等辊的大的支架整体不移动,而改变一个辊向另一个辊的按压力或者使一个辊移动。(I)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传送装置具备:多个第一辊,多个所述第一辊在与介质的传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分别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各自具有弹性轴;第二辊,所述第二辊与多个所述第一辊之间夹持介质并向所述传送方向传送;以及辊支架,所述辊支架将多个所述第一辊支撑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辊接近和离开。所述辊支架具备:辊容纳部,所述辊容纳部配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辊;轴按压部,所述轴按压部被支撑于所述辊容纳部并且能够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所述第一位置是将多个所述第一辊的一个以上弹性轴朝向所述第二辊按压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对多个所述第一辊的一个以上弹性轴的按压力比所述第一位置时小的位置;以及滑动部,所述滑动部被设置成能够与所述轴按压部抵接,所述滑动部被支撑于所述辊容纳部并沿所述宽度方向向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移动。通过所述滑动部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第四位置移动,所述轴按压部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通过所述滑动部从所述第四位置向所述第三位置移动,所述轴按压部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根据本结构,通过滑动部沿宽度方向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移动,能够使第一辊对第二辊的按压力减压,或者能够使第一辊相对于第二辊离开。并且,根据本结构,在执行如上所述的第一辊相对于第二辊的按压力的减压或者第一辊的移动时,仅轴按压部和滑动部移动,而辊支架整体不移动。因而,能够抑制搭载有传送装置的装置的大型化。而且,能够减小第一辊相对于第二辊的按压力的减压和第一辊的移动所需的动力。(2)所述滑动部具备向所述轴按压部侧突出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形成在下述位置,该位置使得当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状态时与所述轴按压部抵接,当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的状态时不与所述轴按压部抵接。根据本结构,当滑动部位于第三位置时,通过抵接部按压轴按压部,轴按压部按压第一辊的轴。由此,能够使第一辊按压第二辊。而且,当滑动部位于第四位置时,由于抵接部不与轴按压部抵接,因此抵接部不会按压轴按压部。(3)当所述轴按压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辊按压所述第二辊。当所述轴按压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辊中的一个以上所述第一辊对所述第二辊的按压力比在所述第一位置时小。(4)所述轴按压部能够绕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配置得比多个所述第一辊更靠所述传送方向的一侧。所述轴按压部的转动末端部配置得比多个所述第一辊更靠所述传送方向的另一侧。所述滑动部配置于所述转动末端部的上方,并且所述抵接部形成在下述位置,该位置使得当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状态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转动末端部抵接,当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的状态时所述抵接部不与所述转动末端部抵接。根据本结构,由于滑动部配置在轴按压部的转动末端部的上方,因此,通过滑动部的抵接部按压转动末端部,能够改变第一辊对第二辊的按压力。在此,轴按压部的转动末端部配置得比第一辊更靠传送方向的另一侧。而且,滑动部配置在转动末端部的上方。即,根据本结构,由于不必将滑动部配置在第一辊的正上方,因此能够缩短传送装置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即,能够使传送装置小型化。(5)所述滑动部具备向离开多个所述第一辊的一侧突出的抵接部。所述轴按压部具备支撑多个所述第一辊的弹性轴的辊支撑部以及与所述抵接部抵接的被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形成在下述位置,该位置使得当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的状态时与所述被抵接部抵接,当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状态时不与所述被抵接部抵接。当所述轴按压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辊按压所述第二辊。当所述轴按压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辊中的一个以上第一辊离开所述第二辊。根据本结构,滑动部与轴按压部的被抵接部抵接。并且,当滑动部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移动时,通过滑动部的抵接部与被抵接部抵接,轴按压部被抵接部按压而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在此,第一辊被支撑于轴按压部的辊支撑部。因此,第一辊在轴按压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被支撑在移动的辊支撑部,并向相对于第二辊离开的方向移动。根据上文,根据本结构,通过滑动部的移动,能够使轴按压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能够使第一辊向接近和离开方向移动。即,根据本结构,通过滑动部的移动,能够使第一辊相对于第二辊接近和离开。(6)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传送装置还具备第一施力部件,所述第一施力部件配置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辊支撑部之间,用于对所述辊支撑部向所述第二辊侧施力。根据本结构,由于辊支撑部被朝向第二辊侧施力,因此在辊支撑部抵接于辊容纳部的状态下,能够使辊支撑部相对于辊容纳部以较高的精度定位。(7)所述辊容纳部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的金属制的框架。所述滑动部在与所述框架抵接的状态下被支撑于所述辊容纳部,并且所述滑动部具备接近和离开方向的厚度为第一长度的第一厚部和所述厚度比所述第一厚部厚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具备:多个第一辊,多个所述第一辊在与介质的传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分别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各自具有弹性轴;第二辊,所述第二辊与多个所述第一辊之间夹持介质并向所述传送方向传送;以及辊支架,所述辊支架将多个所述第一辊支撑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辊接近和离开,所述辊支架具备:辊容纳部,所述辊容纳部配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辊;轴按压部,所述轴按压部被支撑于所述辊容纳部并且能够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所述第一位置是将多个所述第一辊的一个以上弹性轴朝向所述第二辊按压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对多个所述第一辊的一个以上弹性轴的按压力比所述第一位置时小的位置;以及滑动部,所述滑动部被设置成能够与所述轴按压部抵接,所述滑动部被支撑于所述辊容纳部并沿所述宽度方向向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移动,通过所述滑动部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第四位置移动,所述轴按压部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通过所述滑动部从所述第四位置向所述第三位置移动,所述轴按压部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饭岛章太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