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0034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为:第一步:准备废水处理反应罐,将废水至于反应罐内,并对原始含氰废水的pH值进行调节;第二步:在持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二氧化氯试剂并持续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实现了对于氰化物的有效处理,为废水处理的下一道工序提供了便利,有效处理了水体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其具体技术方案为:第一步:准备废水处理反应罐,将废水至于反应罐内,并对原始含氰废水的pH值进行调节;第二步:在持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二氧化氯试剂并持续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实现了对于氰化物的有效处理,为废水处理的下一道工序提供了便利,有效处理了水体污染。【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长期大量排放低浓度含氰污水,造成大面积地下水污染,而严重威胁供水水源,氰化物是剧毒物质,特别是当处于酸性PH值范围内时,它变成剧毒的氢氰酸;含氰废水必需先经处理,才可排入下水道或溪河中,由于氰化物有剧毒,处理后指标必须绝对达标,若排入水体将造成严重污染,而且氰络合物影响废水的进一步处理,因此首先要去除废水中的氰化物,处理后水质测定达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对于氰化物有效处理,为废水处理的下一道工序提供便利,有效处理水体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其具体技术方案为:第一步:准备废水处理反应罐,将废水至于反应罐内,并对原始含氰废水的pH值进行调节; 第二步:在持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二氧化氯试剂并持续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所述二氧化氯试剂为二氧化氯泡腾片,好处在于免活化,产品溶解释放二氧化氯的过程不受水量的限制;只需将片剂投入水中即可产生定量的高纯度二氧化氯,一方面彻底免去繁琐、刺激的活化操作,同时保证有效成分全部溶解到水中;2)纯度高:溶解后释放的二氧化氯纯度> 98 %。3)溶解快,完全溶解时间5~10分钟;4)安全可靠,运输、贮存安全,使用后无毒副残留。投加二氧化氯泡腾片(二氧化氯含量不低于12 %)的量在于4.8^30 kg/吨废水。所述调节的pH范围为10.5^13.5。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与氯气相比,它具有氧化性更强,操作安全简便,受PH值的影响较小的特点,氯气对氰化物的氧化通常只将CN _氧化成毒性较小的氰酸盐(NaCNO),并要求很高的PH值,而二氧化氯对氰化物的氧化却能将CN _氧化成N 2和CO 2,彻底消除氰化的的毒性:CN ^ +Cl 2 +20H ^ == CNO ^ +2C1 ^ +H 2 02CN ^ +2C10 2 ==2 CO 2 f +N2 t +2C1 ^ 二氧化氯在PH值为11.5以上,ClO 2 / CN — =2.28-4.92时,对含CN I农度为104.8-302.08mg/L废水,去除率最高可达99.6%,平均去除率95%以上,并且原水中氰化物浓度越高,相应的二氧化氯需要的量越低;在调试中发现,反应罐中PH值的高低对氰化物的去除率具有明显的影响,一般资料中认为二氧化氯要在低PH值的条件下对氰化物进行氧化去除,在实验室中进行试验得出:PH值对二氧化氯的除氰的效率具有明显的影响,当PH为酸性的情况下,接触时间的加长对去除率并没有明显的改进,CN _的去除率不到20%,这说明二氧化氯在酸性条件下,对氰化物的氧化作用极低的,当PH为弱碱性条件时,随着接触时间的加长,去除率都可达到80%以上,当PH达到12.4时,接触2h去除率就可达到96.3%,这说明,二氧化氯对氰化物的氧化作用可以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如果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则保持较高的反应PH值。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实现了对于氰化物的有效处理,为废水处理的下一道工序提供了便利,有效处理了水体污染。【具体实施方式】,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第一步:准备废水处理反应罐,将废水至于反应罐内,并对原始含氰废水的pH值进行调节; 第二步:在持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二氧化氯试剂并持续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所述二氧化氯试剂为二氧化氯泡腾片,好处在于免活化,产品溶解释放二氧化氯的过程不受水量的限制;只需将片剂投入水中即可产生定量的高纯度二氧化氯,一方面彻底免去繁琐、刺激的活化操作,同时保证有效成分全部溶解到水中;2)纯度高:溶解后释放的二氧化氯纯度> 98 %;3)溶解快,完全溶解时间5~10分钟;4)安全可靠,运输、贮存安全,使用后无毒副残留。投加二氧化氯泡腾片(二氧化氯含量不低于12 %)的量在于4.8^30 kg/吨废水。所述调节的 pH范围为10.5^13.5。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与氯气相比,它具有氧化性更强,操作安全简便,受PH值的影响较小的特点,氯气对氰化物的氧化通常只将CN _氧化成毒性较小的氰酸盐(NaCNO),并要求很高的PH值,而二氧化氯对氰化物的氧化却能将CN _氧化成N 2和CO 2,彻底消除氰化的的毒性:CN ^ +Cl 2 +20H ^ == CNO ^ +2C1 ^ +H 2 02CN ^ +2C10 2 ==2 CO 2 f +N2 t +2C1 ^ 在一吨废水的条件下: 取I吨原水(CN_浓度为123.5 ppm),将其pH值调节到10.5,然后在搅拌条件下投入7.4 kg 二氧化氯泡腾片,在室温下处理2小时后,检测到废水中Crr的浓度为13.9 ppm,其去除率为88.7 %。取I吨原水(CN_浓度为126.7 ppm),将其pH值调节到11.5,然后在搅拌条件下投A 7.6 kg 二氧化氯泡腾片,在室温下处理2小时后,检测到废水中CN_的浓度为5.8 ppm,其去除率为95.4 %。取I吨原水(CN_浓度为124.3 ppm),将其pH值调节到11.8,然后在搅拌条件下投A 7.5 kg 二氧化氯泡腾片,在室温下处理2小时后,检测到废水中Cf的浓度为5.2 ppm,其去除率为95.8 %。取I吨原水(CN_浓度为127.7 ppm),将其pH值调节到12.4,然后在搅拌条件下投A 7.7 kg 二氧化氯泡腾片,在室温下处理2小时后,检测到废水中CN_的浓度为4.7 ppm,其去除率为96.3 %。取I吨原水(CN_浓度为122.8 ppm),将其pH值调节到13,然后在搅拌条件下投A 7.4 kg 二氧化氯泡腾片,在室温下处理2小时后,检测到废水中Cf的浓度为4.9 ppm,其去除率为96 %。取I吨原水(CN_浓度为128.1 ppm),将其pH值调节到13.5,然后在搅拌条件下投A 7.7 kg 二氧化氯泡腾片,在室温下处理2小时后,检测到废水中CN_的浓度为6.4 ppm,其去除率为95 %。二氧化氯在PH值为11.5以上,CIO 2 / CN ^ =2.28-4.92时,对含CN -浓度为104.8-302.08mg/L废水,去除率最高可达99.6%,平均去除率95%以上,并且原水中氰化物浓度越高,相应的二氧化氯需要的量越低;在调试中发现,反应罐中PH值的高低对氰化物的去除率具有明显的影响,一般资料中认为二氧化氯要在低PH值的条件下对氰化物进行氧化去除,在实验室中进行试验得出:PH值对二氧化氯的除氰的效率具有明显的影响,当PH为酸性的情况下,接触时间的加长对去除率并没有明显的改进,CN _的去除率不到20%,这说明二氧化氯在酸性条件下,对氰化物的氧化作用极低的,当PH为弱碱性条件时,随着接触时间的加长,去除率都可达到80%以上,当PH达到12.4时,接触2h去除率就可达到96.3%,这说明,二氧化氯对氰化物的氧化作用可以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如果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则保持较高 的反应P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为:第一步:准备废水处理反应罐,将废水至于反应罐内,并对原始含氰废水的pH值进行调节;第二步:在持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二氧化氯试剂并持续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红新何一波李习红周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