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9941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0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即使在介质发生了卷曲等的翘曲时,也能高效地使介质上的液体干燥。在与液体喷射头相比靠输送方向Y的下游侧的位置处,设置有使印刷后的纸张干燥的干燥单元(53)。干燥单元(53)具有:加热器(36),其具有兼作为纸张的输送面的加热面(36a);上游侧辊(52),其位于与加热面(36a)对置的位置处;下游侧辊(44),其在与上游侧辊(52)相比靠输送方向Y的下游侧的位置处与加热面(36a)相对应。上游侧辊(52)与加热面(36a)之间的距离(d1)长于下游侧辊44与加热面(36a)之间的距离(d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喷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向介质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种,已知一种通过从液体喷射头向纸张等介质喷射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从而实施印刷(记录)的喷墨式的打印机(例如专利文献1、2等)。由于由液体喷射头实施了印刷的纸张的印刷面被油墨浸湿,因此如果在这种状态下被直接排出,则会有用户接触印刷面时印刷面被污染或发生渗润的可能性。因此,已知一种具备在纸张排出前使印刷部分的油墨干燥的加热器的液体喷射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液体喷射装置具备非接触加热器,所述非接触加热器对记录介质的印刷完成部分进行加热,且由隔着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而对置的一对平板状的加热器构成。而且,在该液体喷射装置中,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于靠近非接触加热器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的位置处,配置有阻止记录介质的因加热而产生的弯曲的一对卷曲阻止机构。该非接触加热器通过一对加热器而以非接触的方式对纸张的两面进行加热从而使纸张上的油墨干燥。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具备:喷墨记录部,其在卷筒纸等长条状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第一加热加压辊对,其将被供给至该记录介质上的转印薄片的转印层通过加热加压的方式转印于记录介质上;第二加热加压辊对,其对转印有转印层的记录介质再次进行加热加压。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加热加压辊对为用于将转印薄片的转印层热转印于记录介质上的构件,第二加热加压辊对具有使转印层的粘合层熔敷并去除气泡等的功能。各个加热加压辊对的下侧的辊被设置为能够通过升降部而进行升降,从而能够对加压力进行调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1295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30806号公报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非接触加热器为,以与介质非接触的方式主要通过辐射热来使油墨干燥的装置,与接触式的加热器相比,存在干燥效率较差的问题。此外,虽然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中,热转印用的辊还具有使记录介质上的油墨干燥的功能,但辊与记录介质大致为线接触。因此,尽管是为了使记录介质的加压部位在输送方向上进行移动以提高粘合性而优选的构造,但存在辊与记录介质之间的热传递面积(接触面积)较小从而油墨的干燥效率较低的问题。此外,在采用例如使纸张与平板状的加热器接触从而进行干燥的接触式的加热器的情况下,当作为纸张而使用卷筒纸时,有时会有印刷后的纸张因卷曲而成为无法与加热器面充分接触的翘起状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从加热器向纸张的热传递效率将降低,从而纸张上的油墨的干燥效率将降低。此外,即使是单页纸,但由于容易以在被油墨浸湿的印刷面侧凹陷的方式发生卷曲,因此卷曲的单页纸无法与平板状的加热器充分接触,同样存在油墨的干燥效率降低的问题。因此,希望即使纸张发生了卷曲等的翘曲,也能高效地使纸张上的油墨干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介质发生了卷曲等的翘曲也能够高效地使介质上的液体干燥的液体喷射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射装置为,具备向介质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加热器,其被设置在与所述液体喷射头相比靠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处,且具有兼作为介质的输送面的加热面;能够旋转的上游侧辊,其被设置在隔着所述介质的输送路径而与所述加热面对置的位置处;能够旋转的下游侧辊,其被设置在与所述上游侧辊相比在所述输送方向上靠下游侧的位置、且隔着所述输送路径和所述加热面而对置的位置处,所述上游侧辊和所述下游侧辊与所述加热面之间的距离各自不同。根据该结构,即使是发生了卷曲的介质,也能够通过上游侧辊和下游侧辊中的、距加热面的距离相对较长的一侧的一个辊来按压介质从加热面上的翘起,并通过该按压而使介质向加热面侧靠近,并能够通过距加热面的距离相对较短的一侧的另一个辊而以进一步靠近的方式向加热面按压介质。因此,即使是发生了卷曲等的介质,也能够通过加热器的加热面(输送面)而高效地使介质上的液体干燥。此外,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优选为,所述上游侧辊的所述距离长于所述下游侧辊的所述距离。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切实地将介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卷曲了的前端部引导至上游侧辊与加热面之间,而且能够对利用上游侧辊而按压了从加热面上的浮起的介质,再利用下游侧辊朝向加热面侧进行按压,从而在更靠近加热面的位置处对介质进行输送。例如能够确保介质与加热面抵接的面积较大。此外,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优选为,所述上游侧辊为,通过与被输送的所述介质抵接从而进行从动旋转的从动辊,所述下游侧辊为,在按压所述介质的同时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的驱动辊。根据该结构,尽管上游侧辊为在按压介质的同时进行从动旋转的从动辊,但由于距加热面的距离相对较长,介质未通过上游侧辊而较强地向加热面被按压,因此能够将介质所受到的输送阻力抑制为较小。因此,能够抑制例如因介质的输送阻力而产生的输送位置精度的降低。而且,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优选为,所述上游侧辊与所述下游侧辊分别具备轴、和以能够进行一体旋转或能够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而被设置于该轴上的辊部,所述上游侧辊的所述辊部和所述下游侧辊的所述辊部各自的材质不同。根据该结构,由于上游侧辊的辊部和下游侧辊的辊部的材质不同,因此能够使作用在各个辊部与介质之间的摩擦阻力有所不同。例如当各个辊部与介质的摩擦阻力均较大时,这将成为介质的输送阻力从而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位置精度容易降低,进而存在例如介质上的液体的喷落位置精度的降低的担忧。但是,由于各个辊部与介质的摩擦阻力有所不同,因而在与介质的摩擦阻力较小的材质侧的辊部的部分中,将介质所受到的输送阻力抑制为相对较小。此外,在由驱动辊构成辊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由该辊部的材质所决定的与介质之间的适当的摩擦阻力,从而更切实地将辊部的旋转力传递至介质。此外,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优选为,所述上游侧辊的所述辊部由与所述下游侧辊的所述辊部相比较硬的材质构成,且在所述轴的轴向上隔开间隔而被设置有多个。根据该结构,由于上游侧辊的辊部由与下游侧辊的辊部相比较硬的材质构成,并且在轴的轴向上隔开间隔而被设置有多个,因此将与未干燥的介质上的液体附着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抑制为较小,从而将介质所受到的输送阻力抑制为较小,并且能够抑制介质上的未干燥的液体向辊部的转印。此外,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优选为,所述下游侧辊的所述辊部的材质为海绵。根据该结构,即使通过下游侧辊的辊部而以与加热器的加热面抵接的方式按压介质,但由于辊部因其缓冲性而容易发生变形,因此能够将给予介质的输送阻力抑制为较小。此外,在由驱动辊构成下游侧辊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在由海绵构成的辊部与介质之间所产生的适当的摩擦阻力,而更切实地将辊部的旋转力传递至介质,从而更切实地对介质进行输送。此外,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优选为,所述下游侧辊的所述辊部具有在轴向上跨及所述介质的宽度方向上的整个区域的长度。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下游侧辊的辊部来按压介质的宽度方向上的整个区域。因此,能够将介质与加热面之间的抵接面积(接触面积)确保为较大,从而能够促进介质的干燥。而且,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优选为,在所述输送方向上,在所述液体喷射头与所述上游侧辊之间配置有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辊对。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将通过上游侧辊和下游侧辊来按压介质时介质所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被向介质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加热器,其被设置在与所述液体喷射头相比靠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处,且具有兼作为介质的输送面的加热面;能够旋转的上游侧辊,其被设置在隔着所述介质的输送路径而与所述加热面对置的位置处;能够旋转的下游侧辊,其被设置在与所述上游侧辊相比在所述输送方向上靠下游侧的位置、且隔着所述输送路径而与所述加热面对置的位置处,所述上游侧辊和所述下游侧辊与所述加热面之间的距离各自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0.01 JP 2012-219443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向介质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加热器,其被设置在与所述液体喷射头相比靠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处,且具有兼作为介质的输送面的加热面;能够旋转的上游侧辊,其被设置在隔着所述介质的输送路径而与所述加热面对置的位置处;能够旋转的下游侧辊,其被设置在与所述上游侧辊相比在所述输送方向上靠下游侧的位置、且隔着所述输送路径而与所述加热面对置的位置处,所述上游侧辊和所述下游侧辊与所述加热面隔开,并且与所述加热面之间的距离各自不同,所述上游侧辊与所述下游侧辊分别具备轴、和以能够进行一体旋转或能够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而被设置于该轴上的辊部,所述上游侧辊的所述辊部和所述下游侧辊的所述辊部各自的材质不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木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