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段式智能充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93404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6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段式智能充电方法,适用于可充电电池,包括检测电池电压的诊断步骤、充电电流从小到大慢慢升起的软启动步骤、恒流一充电、恒流二充电、恒流三充电、恒压充电、充满、重新充电步骤,更进一步地包括脉冲去硫化、预充、高压修复步骤。该多段式智能充电方法具有预充功能和软启动功能,可以减小大电流对正常电池的损害,延长电池的寿命;具有去硫化功能,能使得硫化严重的电池增加电池容量;具有修复功能,能使老化的电池恢复电池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适用于可充电电池,包括检测电池电压的诊断步骤、充电电流从小到大慢慢升起的软启动步骤、恒流一充电、恒流二充电、恒流三充电、恒压充电、充满、重新充电步骤,更进一步地包括脉冲去硫化、预充、高压修复步骤。该多段式智能充电方法具有预充功能和软启动功能,可以减小大电流对正常电池的损害,延长电池的寿命;具有去硫化功能,能使得硫化严重的电池增加电池容量;具有修复功能,能使老化的电池恢复电池容量。【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可充电电池特别是铅酸蓄电池(6V、12V、24V)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正确良好的充电方法可以确保电池的寿命。怎样可以更好的给电池充电,怎样充电可以减小对电池的损害,怎样修复电池、延长电池寿命就成了人们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申请号为201210275223.X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段式电池模块充电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是将定电流充电分成数阶段,每阶段有不同的电流值以及充电时间,当充电达预定电压后,再进行定电压充电。该充电方法能稳定电压、提升电池充电效率,但该充电方法是适用于包括多个电芯并联组的电池模块。关于本专利技术针对可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适用于可充电电池,包括下列步骤: (1)诊断,检测电池电压,判断充电器下一步动作,是预充、软启动、报错接、报坏电池还是报充满; (2)软启动,充电电流从小到大慢慢升起,防止充电电流突变给电池带来冲击,保护电池; (3 )恒流一,以电流11给电池充电直到电池电压到达V4 ; (4)恒流二,以电流12给电池充电直到电池电压到达V3; (5)恒流三,以电流13给电池充电直到电池电压到达充满电压V2; (6)恒压,电池电压保持不变,慢慢降低充电电流直到充电电流到达14; (7)充满,当电池电压到达充满电压V2且充电电流小于14时,电池已充满,关断充电开关,停止充电; (8 )重新充电,充满一段时间之后,电池电压下跌到V5时,充电器给电池重新充电; 其中,V2 > V3 > V4 > V5, Il > 12 > 13 >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的诊断步骤和软启动步骤之间还有预充步骤,是当电池电压很低时,为了保护电池以小电流给电池充电,直到电池电压到达一安全值。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的诊断步骤和软启动步骤之间还有脉冲去硫化步骤和预充步骤,脉冲去硫化步骤是找出硫化的电池,以脉冲电流和电压清除电池极板上的硫化物,恢复电池容量;预充步骤是当电池电压很低时,为了保护电池以小电流给电池充电,直到电池电压到达一安全值。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的充满步骤和重新充电步骤之间还有高压修复步骤,是当电池充满后电压下降太快时,说明电池容量已变小,这时以持续高压给电池充电,使电池内部产生一些可控气体与电池内部的酸性物质混合,恢复电池容量。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诊断步骤和软启动步骤之间还有预充步骤,是当电池电压很低时,为了保护电池以小电流给电池充电,直到电池电压到达一安全值;或者是,在所述的诊断步骤和软启动步骤之间还有脉冲去硫化步骤和预充步骤,脉冲去硫化步骤是找出硫化的电池,以脉冲电流和电压清除电池极板上的硫化物,恢复电池容量;预充步骤是当电池电压很低时,为了保护电池以小电流给电池充电,直到电池电压到达一安全值。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充电方法有以下几种方式,但不限于所列方式: (I )诊断、软启动、恒流一、恒流二、恒流三、恒压、充满、重新充电; (II)诊断、预充、软启动、恒流一、恒流二、恒流三、恒压、充满、重新充电; (III)诊断、脉冲去硫化、预充、软启动、恒流一、恒流二、恒流三、恒压、充满、重新充电; (IV)诊断、软启动、恒流一、恒流二、恒流三、恒压、充满、高压修复、重新充电; (V)诊断、预充、软启动、恒流一、恒流二、恒流三、恒压、充满、高压修复、重新充电; (VI)诊断、脉冲去硫化、预充、软启动、恒流一、恒流二、恒流三、恒压、充满、高压修复、重新充电。实现本专利技术充电方法的充电器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开关电源、继电器K1、两个二极管、三极管Q1、两个电容和多个电阻,其中控制电路一端与单片机连接,另一端与开关电源连接,开关电源的另一端分别接继电器Kl和接系统地; 所述单片机I脚与R9相连,输出PWM,通过阻容滤波之后控制充电电压,单片机2脚与RlI相连,输出PWM,通过阻容滤波之后控制充电电流,单片机3脚与R3相连,控制继电器Kl的通断,单片机4脚与R1、R2相连,采集电池电压,单片机5脚与R7相连,采集充电电流,单片机6脚连接+5V电源,单片机7脚接系统地; 电阻Rl —脚接电池正极,另一脚与R2相连;R2 —脚与Rl相连,另一脚接系统地;R3 —脚接单片机3脚,另一脚接三极管Ql基极;R5 —脚接+12V电源,另一脚接二极管Dl正极;R6 一脚与电池负极相连,另一脚接系统地;R7 —脚与单片机5脚相连,另一脚接电池负极;R8 —脚与R9相连,另一脚接控制电路;R9 —脚与单片机I脚相连,另一脚与R8相连;R10一脚接控制电路,另一脚与Rll相连;R11 —脚与单片机2脚相连,另一脚与RlO相连; 电容C4 一脚与R8、R9相连,另一脚接系统地;C5 —脚与RIO、Rll相连,另一脚接系统地; 二极管Dl正极与R5相连,负极接继电器Kl的2脚;二极管D2正极接三极管Ql集电极,负极接继电器Kl的2脚; 三极管Ql基极与R3相连,集电极与二极管D2正极相连,发射极接系统地; 继电器Kl的I脚与三极管Ql集电极相连,2脚与二极管Dl负极相连,3脚和4脚短接后与开关电源输出正极相连,5脚与电池正极相连。不同的电池有不同的充满电压,6V电池的充满电压为7.2V ;12V电池的充满电压为14.6V ;24V电池的充满电压为28.8V。老化的电池可以采用上述第(VI)种充电方法,正常的电池可以采用第(I)种充电方法,正常低压电池可以采用第(II)种充电方法。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 1、本专利技术多段式智能充电方法具有去硫化功能,硫化严重的电池用普通充电方法充电时会很快充满,但电池内部实际并没有充进多少电量,用高压脉冲可以清除电池极板上的硫化物,增加电池容量; 2、具有预充功能,电池电压很低时,用大电流充电会对电池造成很大伤害,损害电池寿命,先用小电流把电池电压充到一安全值,可以有效保护电池,延长电池寿命; 3、具有软启动功能,充电电流从小到大慢慢升起,防止充电电流突变给电池带来冲击,保护电池; 4、正常充电时电流分段,长期以大电流给电池充电会损害电池,随着电池电压的升高逐步降低电流可以减少对电池的损害,延长电池寿命; 5、具有修复功能,老化电池在充满后,电池电压会降的很快,这时以持续高压对其进行修复,可恢复电池容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是老化电池的充电曲线图。附图2是充电电路图。附图3是正常电池的充电曲线图。附图4是正常低压电池的充电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段式智能充电方法,适用于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诊断,检测电池电压,判断充电器下一步动作;(2)软启动,充电电流从小到大慢慢升起,防止充电电流突变给电池带来冲击,保护电池;(3)恒流一,以电流I1给电池充电直到电池电压到达V4;(4)恒流二,以电流I2给电池充电直到电池电压到达V3;(5)恒流三,以电流I3给电池充电直到电池电压到达充满电压V2;(6)恒压,电池电压保持不变,慢慢降低充电电流直到充电电流到达I4;(7)充满,当电池电压到达充满电压V2且充电电流小于I4时,电池已充满,关断充电开关,停止充电;(8)重新充电,充满一段时间之后,电池电压下跌到V5时,充电器给电池重新充电;其中,V2>V3>V4>V5,I1>I2>I3>I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振明叶远军武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广为美线电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