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熄焦炉余热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890629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6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熄焦炉余热发电系统,包括干熄焦炉、干熄焦余热锅炉、冷却室,干熄焦余热锅炉通过管道一端和干熄焦炉相连接,另一端和蓄热器相连接;干熄焦余热锅炉通过惰性气体回收管和冷却室相连接;冷却室通过惰性气体回收管连接到惰性气体入口管上;蓄热器通过阀门分别和一组、两组或多组汽轮机组相连接;汽轮机组和发电机组相连接;蓄热器上设置有压力计;所述干熄焦炉上设置有一氧化碳检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建造成本,同时设置了蓄热器,提高了余热利用效率,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更加节能、环保。(*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熄焦炉余热发电系统,包括干熄焦炉、干熄焦余热锅炉、冷却室,干熄焦余热锅炉通过管道一端和干熄焦炉相连接,另一端和蓄热器相连接;干熄焦余热锅炉通过惰性气体回收管和冷却室相连接;冷却室通过惰性气体回收管连接到惰性气体入口管上;蓄热器通过阀门分别和一组、两组或多组汽轮机组相连接;汽轮机组和发电机组相连接;蓄热器上设置有压力计;所述干熄焦炉上设置有一氧化碳检测器。本技术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建造成本,同时设置了蓄热器,提高了余热利用效率,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更加节能、环保。【专利说明】 一种干熄焦炉余热发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余热发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干熄焦炉余热发电的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干熄焦是相对于湿熄焦而言的,干熄焦是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在无氧的环境下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在干熄焦过程中,红焦从干熄炉的顶部装入,低温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底部排出;吸收红焦潜热后温度升高的惰性循环气体从干熄焦炉环形烟道排出后,进入干熄焦余热锅炉进行换热,锅炉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从干熄焦余热锅炉冷却后的低温惰性气体进入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目前的湿熄焦炉余热发电系统,产生的废气及粉尘对大气污染严重,不利于环保;现有的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虽说降低了废气及粉尘排放量,减少了空气污染,但余热利用率低、结构复杂、建造成本高,安全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熄焦炉余热发电系统。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熄焦炉余热发电系统,包括干熄焦炉、干熄焦余热锅炉、冷却室,干熄焦余热锅炉通过管道一端和干熄焦炉相连接,另一端和蓄热器相连接;干熄焦余热锅炉通过惰性气体回收管和冷却室相连接;冷却室通过惰性气体回收管连接到惰性气体入口管上;蓄热器通过阀门分别和一组、两组或多组汽轮机组相连接;汽轮机组和发电机组相连接;蓄热器上设置有压力计;所述干熄焦炉上设置有一氧化碳检测器。本技术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建造成本,同时设置了蓄热器,提高了余热利用效率,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更加节能、环保。【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图中:1、惰性气体入口 ;2、一氧化碳检测器;3、干熄焦炉;4、高温惰性气体出口管;5、干熄焦余热锅炉;6、压力计;7、汽轮机组;8、发电机组;9、蓄热器;10、惰性气体回收管;11、冷却室;12、阀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惰性气体入口 1、一氧化碳检测器2、干熄焦炉3、高温惰性气体出口管4、干熄焦余热锅炉5、压力计6、汽轮机组7、发电机组8、蓄热器9、惰性气体回收管10、冷却室11和阀门12。干熄焦余热锅炉5通过管道一端和干熄焦炉3相连接,另一端和蓄热器9相连接;干熄焦余热锅炉5通过惰性气体回收管10和冷却室11相连接,冷却室11通过惰性气体回收管10连接到惰性气体入口管上。蓄热器9通过阀门分别和一组、两组或多组汽轮机组7相连接。汽轮机组7和发电机组8相连接。蓄热器9上设置有压力计6。干熄焦炉3上设置有一氧化碳检测器2。压力计6和一氧化碳检测器2的设置,使本技术在使用可以可以时刻了解到系统的压力和一氧化碳的含量,以便进行合理的排放和预防,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发电原理:低温惰性气体进入干熄焦炉吸收红焦潜热变为高温惰性气体,并进入干熄焦余热锅炉将热量传给水,使水变为蒸汽,蒸汽先后进入蓄热器(起到储存或蓄能的作用)等最后到达汽轮机组带动发电机发电。干熄焦炉上设置了一氧化碳检测器,防止发生爆炸危险。惰性气体经过管道10进入冷却室冷却,最后进入干熄焦炉重新利用(充分做到了节能环保)。图中箭头表示的是余热利用和惰性气体回收的路线。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干熄焦炉余热发电系统,包括干熄焦炉、干熄焦余热锅炉、冷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熄焦余热锅炉通过管道一端和干熄焦炉相连接,另一端和蓄热器相连接;干熄焦余热锅炉通过惰性气体回收管和冷却室相连接; 所述冷却室通过惰性气体回收管连接到惰性气体入口管上;所述蓄热器通过阀门分别和一组、两组或多组汽轮机组相连接; 所述汽轮机组和发电机组相连接; 所述蓄热器上设置有压力计;所述干熄焦炉上设置有一氧化碳检测器。【文档编号】F27D17/00GK203518635SQ201320408213【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0日 【专利技术者】闫庆林, 马绿竹, 王云鹏 申请人:北京奥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熄焦炉余热发电系统,包括干熄焦炉、干熄焦余热锅炉、冷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熄焦余热锅炉通过管道一端和干熄焦炉相连接,另一端和蓄热器相连接;干熄焦余热锅炉通过惰性气体回收管和冷却室相连接;所述冷却室通过惰性气体回收管连接到惰性气体入口管上;所述蓄热器通过阀门分别和一组、两组或多组汽轮机组相连接;所述汽轮机组和发电机组相连接;所述蓄热器上设置有压力计;所述干熄焦炉上设置有一氧化碳检测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庆林马绿竹王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奥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