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机辅助设备的行走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8861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5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纱机辅助设备的行走定位装置,包括与纺纱机等长的导轨以及受外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行走机构、传感器和机械定位机构。传感器定位机构中发射传感器和计数传感器设置在行走机构上;接收传感器和感应块设置在锭位对应的导轨上,其数量与锭位相同。机械定位机构中气缸通过定位轴与定位板连接。定位板上设有槽口,导轨上对应槽口的位置设有形状契合的定位块,定位块与锭位位置相对应,且数量与锭位相同。在气缸的推动下,定位板可绕定位轴向导轨方向翻转,使槽口与定位块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先由传感器定位机构进行粗定位,再由机械定位机构进行精确定位,保证了负载有辅助设备的行走机构在定位时的快速性和精确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纱机辅助设备的行走定位装置,包括与纺纱机等长的导轨以及受外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行走机构、传感器和机械定位机构。传感器定位机构中发射传感器和计数传感器设置在行走机构上;接收传感器和感应块设置在锭位对应的导轨上,其数量与锭位相同。机械定位机构中气缸通过定位轴与定位板连接。定位板上设有槽口,导轨上对应槽口的位置设有形状契合的定位块,定位块与锭位位置相对应,且数量与锭位相同。在气缸的推动下,定位板可绕定位轴向导轨方向翻转,使槽口与定位块卡接。本技术先由传感器定位机构进行粗定位,再由机械定位机构进行精确定位,保证了负载有辅助设备的行走机构在定位时的快速性和精确性。【专利说明】纺纱机辅助设备的行走定位装置
本技术属于纺纱机械,具体为一种用于负载纺纱机辅助设备的行走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纺纱机在纺纱过程中,为了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纺纱自动生产效率,多配有用于接头、落筒或上纸管等操作的辅助设备。当纺纱机的某一锭位出现断头或需要落筒等情况时,辅助设备能够快速的有针对性的对目标锭位进行操作。但由于纺纱机长度较长、锭位较多,所以经常会出现多个锭位需要在同一时间内进行操作的情况。如果所有锭位均配备辅助设备,无疑会增加设备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增设可负载辅助设备的行走小车。当某一锭位需要进行操作时,行走小车将辅助设备送至该目标锭位。现有行走小车的定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传感器定位,通过对电机轴或轮制动,使得小车停止在目标位置;或通过夹紧机构将轨道夹紧,使得小车停止在目标位置。2、机械定位,先人为将小车停止在目标位置后,再进行机械锁紧定位。由上述可知,传感器定位虽能够自动化,但是行走小车的定位精度差,往往在到达目标锭位后出现偏差,使得辅助设备无法顺利开始操作;而机械定位由于无法脱离人工操作,所以不能有效地自动化,相对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纺纱机辅助设备的行走定位装置,使传感器定位和机械定位相结合,以此保证快速且精确的定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纺纱机辅助设备的行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导轨上的受外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行走机构和定位机构;导轨与纺纱机等长,包括前导轨和设有垂直立壁的后导轨,前导轨与后导轨间隔平行;行走机构包括设有驱动装置和滚轮的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下方的导向滚轮组件;导向滚轮组件约束在前导轨与后导轨的间隙中,并可沿该间隙滑动;定位机构包括传感器定位机构和机械定位机构,传感器定位机构包括发射传感器、接收传感器、计数传感器和感应块;发射传感器和计数传感器设置在底座靠近立壁的一侧;接收传感器和感应块设置在锭位对应的立壁上,其数量与锭位相同;机械定位机构包括气缸、杠杆卡箍、定位轴和定位板;气缸的缸体与底座固定,活塞杆与杠杆卡箍的上端铰接,杠杆卡箍的下端与定位轴固定连接;定位轴通过两端套接的轴套设置在底座靠近立壁的一侧,且与后导轨平行;定位板的下沿固定在定位轴轴杆的下方;定位板上设有槽口,立壁上对应槽口的位置设有与槽口形状契合的定位块,定位块与锭位位置相对应,且数量与锭位相同。进一步,所述定位块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沉孔,感应块设置在沉孔内,感应块与定位块的端面保持平齐。进一步,所述导向滚轮组件包括导向支架和导向滚轮,导向支架为一个开口向下的条形框架式导向支架,顶部与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导向支架的两侧间隔错位设置有导向滚轮,每一个导向滚轮仅与前导轨或后导轨接触。进一步,所述导向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导向挡板,该导向挡板与前后导轨之间的间隙形成间隙配合;导向滚轮位于两个导向挡板之间。本技术由于将传感器定位与机械定位相结合,先由传感器定位机构进行粗定位,再由机械定位进行精确定位,这样便能够保证负载有辅助设备的行走机构在定位时的快速性和精确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导轨及部分传感器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行走机构及部分传感器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中机械定位机构的示意图;图6为机械定位机构的初始状态示意图;图7为机械定位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导轨滚轮组件的示意图。图中:1.导轨,101.后导轨,102.立壁,103.前导轨,2.感应块,3.定位块,4.接收传感器,5.行走机构,501.底座,502.滚轮,6.气缸,7.杠杆卡箍,8.定位轴,9.定位板,10.轴套,11.发射传感器,12.计数传感器,13.导向滚轮组件,1301.导向支架,1302.导向滚轮,1303.导向挡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思路为,设计一种同时具有机械定位和传感器定位功能的纺纱机辅助设备的行走定位装置,使得纺纱机用辅助设备能够快速且精确的抵达目标锭位。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纺纱机辅助设备的行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导轨I上的由外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行走机构5和定位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导轨I与纺纱机等长,包括前导轨103和后导轨101。前导轨103与后导轨101间隔平行。后导轨101的外侧设有一个垂直的立壁102,该立壁102的长度与后导轨101相等。如图1和图3所示,行走机构5包括设置有滚轮502和驱动装置的底座501和设置在底座501下方的导向滚轮组件13。底座501用于负载纺纱机的辅助设备。导向滚轮组件13约束在前导轨103与后导轨101的间隙中,可沿该间隙滑动。在导向滚轮组件13的引导下,行走机构5可沿导轨I无偏移的稳定行走。定位机构由传感器定位机构和机械定位机构组成。如图2至图4所示,传感器定位机构包括有信号传输关系的发射传感器11和接收传感器4,以及计数传感器12和感应块2。其中,发射传感器11和计数传感器12设置在底座501靠近立壁102的一侧,接收传感器4和感应块2则设置在立壁102上。由于要求行走机构5能够到达每一个锭位,所以立壁102上对应锭位的位置均设有接收传感器4和感应块2。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机械定位机构包括通过定位轴8连接的气缸6和定位板9。定位轴8通过两端的轴套10设置在底座501靠近立壁102的一侧,且与后导轨101平行。气缸6的缸体与底座501固定,活塞杆通过杠杆卡箍7与定位轴8的轴杆连接。其中,杠杆卡箍7的上端与气缸6的活塞杆铰接,杠杆卡箍7的下端与定位轴8固定连接。定位板9的下沿固定在定位轴8轴杆的下方。定位板9上设有槽口,立壁102对应槽口的位置处设有形状契合的定位块3。定位块3的数量与纺纱机锭位的数量一致,且位置与锭位对应。如图2所示,为了合理感应块2与定位块3在立壁102上的结构设置,避免空间浪费。可在定位块3的中心位置开设一个沉孔,将感应块2设置在沉孔内。感应块2与定位块3的端面保持平齐。如图6所示,当活塞杆回缩时,定位板9为初始状态,即收拢在后导轨101上。此时行走机构5可沿导轨I行走。如图7所示,当活塞杆推出时,定位板9为工作状态,在定位轴8的带动下,定位板9向后导轨101的立壁102方向翻转,直至槽口与定位块3卡接。此时行走机构5被锁紧在导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纱机辅助设备的行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导轨上的受外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行走机构和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导轨与纺纱机等长,包括前导轨和设有垂直立壁的后导轨,前导轨与后导轨间隔平行;行走机构包括设有驱动装置和滚轮的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下方的导向滚轮组件;导向滚轮组件约束在前导轨与后导轨的间隙中,并可沿该间隙滑动;定位机构包括传感器定位机构和机械定位机构,传感器定位机构包括发射传感器、接收传感器、计数传感器和感应块;发射传感器和计数传感器设置在底座靠近立壁的一侧;接收传感器和感应块设置在锭位对应的立壁上,其数量与锭位相同;机械定位机构包括气缸、杠杆卡箍、定位轴和定位板;气缸的缸体与底座固定,活塞杆与杠杆卡箍的上端铰接,杠杆卡箍的下端与定位轴固定连接;定位轴通过两端套接的轴套设置在底座靠近立壁的一侧,且与后导轨平行;定位板的下沿固定在定位轴轴杆的下方;定位板上设有槽口,立壁上对应槽口的位置设有与槽口形状契合的定位块,定位块与锭位位置相对应,且数量与锭位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健营胡革明蒋维勤代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华燕航空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