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臂起重吊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88291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5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吊车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在低矮空间作业的摇臂起重吊车,包括支承座、配重块、立柱、摇臂和起重装置,所述立柱连接在所述支承座上,所述摇臂的一端与所述立柱的上部连接,所述配重块与所述摇臂连接且分别转动设于所述立柱上的相对两侧,所述摇臂与所述配重块重心处于同一平面位置,所述起重装置设置在所述摇臂上。该起重吊车整体结构紧凑,能够实现低矮空间的重物起吊,且既能够将重物调到圆周上的任意方向,也能将重物运转到车间内的任意地点,方便灵活,适合低矮车间的起吊环境作业。(*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吊车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在低矮空间作业的摇臂起重吊车,包括支承座、配重块、立柱、摇臂和起重装置,所述立柱连接在所述支承座上,所述摇臂的一端与所述立柱的上部连接,所述配重块与所述摇臂连接且分别转动设于所述立柱上的相对两侧,所述摇臂与所述配重块重心处于同一平面位置,所述起重装置设置在所述摇臂上。该起重吊车整体结构紧凑,能够实现低矮空间的重物起吊,且既能够将重物调到圆周上的任意方向,也能将重物运转到车间内的任意地点,方便灵活,适合低矮车间的起吊环境作业。【专利说明】摇臂起重吊车
本技术涉及吊车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在低矮空间作业的摇臂起重吊车。
技术介绍
在一些产品生产线上,如布料,膜类,印刷类等宽幅卷料或带状产品的生产线上,更换沉重的零部件需要起重设备,并且一些需要净化车间的产品如光学膜等,车间的设计不可能太空旷,过大的车间不利于净化和空气温度湿度的保持,所以空间一般比较紧凑,起重设备就面临一些限制。一般在产线设计时就要在需要拆卸的地方设计好起重用的葫芦和移出的轨道,有些就临时搭建龙门架来拆卸这些设备零件。这样就带来很多问题,如一条产线上要设计几十处起重轨道和电动葫芦,不但增加了设备成本还造成新的维修保养项目,如果葫芦生锈还造成无尘车间的污染。在比较宽幅的产线上,即使搭建起重龙门架也面临不能将辊筒等较长较重的零件吊离设备的困难,因为可能存在设备旁边的走道宽度不够和起吊高度低,长部件不能转动到平行与走道的状态放到走道上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所述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摇臂起重吊车,该起重吊车整体结构紧凑,能够实现低矮空间的重物起吊,且既能够将重物调到圆周上的任意方向,也能将重物运转到车间内的任意地点,方便灵活,适合低矮车间的起吊环境作业。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摇臂起重吊车,包括支承座、配重块、立柱、摇臂和起重装置,所述立柱连接在所述支承座上,所述摇臂的一端与所述立柱的上部连接,所述配重块与所述摇臂连接且分别转动设于所述立柱上的相对两侧,所述摇臂与所述配重块重心处于同一平面位置,所述起重装置设置在所述摇臂上。具体地,所述起重装置设置在所述摇臂与所述立柱连接的位置处,与所述立柱上部及所述摇臂相邻。具体地,所述起重装置为电动葫芦,包括卷筒、吊链和吊钩,所述吊链的初始端环绕在所述卷筒上,所述吊链的中端穿过所述摇臂的横梁且沿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吊链绕过所述摇臂横梁末端的滑轮向下延伸,所述吊链末端与所述吊钩连接。优选地,所述立柱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承座的中心,所述摇臂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上部,所述摇臂与所述配重块围绕所述立柱转动。优选地,所述立柱通过底部的转盘垂直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承座的中心,所述摇臂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上部,所述立柱带动所述摇臂与所述配重块围绕所述支承座转动。具体地,所述立柱为可伸缩结构,包括原始段和伸长段,所述伸长段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原始段的上端。具体地,所述支承座的底部设有脚轮,所述脚轮由若干个滚轮平行组合而成。优选地,所述脚轮中至少有两组转向轮。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设于所述支承座的上方,所述配重块的重心投影处在各所述脚轮重心围成的矩形区域范围内。进一步地,所述摇臂起重吊车还设有吊具,所述吊具与所述电动葫芦的吊钩连接,所述吊具通过吊绳固定重物起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摇臂起重吊车的技术要点集中体现在起重装置的架设位置和转动结构的设计上,该摇臂起重吊车的起重装置架设在立柱与摇臂的连接处,可以更好地利用摇臂横梁的长度,增加力臂长度,提高起重效率;该摇臂和配重块可以同时在圆周方向上转动,既保证了两者在任意位置上的平衡,配合上脚轮的使用,又能实现转向和移动,从而方便地将重物转运到车间任意地点,适应于狭窄、局促、清洁度要求高的车间环境起重作业。【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摇臂起重吊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摇臂起重吊车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立柱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一种摇臂起重吊车1,包括支承座11、配重块12、立柱13、摇臂14和起重装置15,立柱13连接在支承座11上,摇臂14的一端与立柱13的上部连接,配重块12与摇臂14连接且分别转动设于立柱13上的相对两侧,摇臂14与配重块12重心处于同一平面位置,起重装置15设置在摇臂14上,起重装置15设置在摇臂14与立柱13连接的位置处,与立柱13上部及摇臂14相邻。该摇臂起重吊车I的技术要点集中体现在起重装置15的架设位置和转动结构的设计上,该摇臂起重吊车I的起重装置15架设在立柱13与摇臂14的连接处,可以更好地利用摇臂14横梁的长度,增加力臂长度,提高起重效率;该摇臂14和配重块12可以同时在圆周方向上转动,既保证了两者在任意位置上的平衡,配合上脚轮的使用,又能实现转向和移动,从而方便地将重物转运到车间任意地点,适应于狭窄、局促、清洁度要求高的车间环境起重作业。具体地,起重装置15为电动葫芦,包括卷筒151、吊链152和吊钩153,吊链152的初始端环绕在卷筒151上,吊链152的中端穿过摇臂14的横梁且沿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吊链152绕过摇臂14横梁末端的滑轮向下延伸,吊链152末端与吊钩153连接。电机带动卷筒151转动,从而控制环绕在卷筒151上的吊链152的缩放,从而通过吊链152末端的吊钩153起吊重物。对于体积较小的重物,直接将重物通过吊绳固定在吊钩上起吊即可。电动葫芦自带有操作手柄,通过按键控制,操作方便。优选地,立柱13垂直固定连接在支承座11的中心,摇臂1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立柱13的上部,摇臂14与配重块12可围绕立柱13呈360°的转动,摇臂14与配重块12的重心处于同一平面位置。转动结构的设计有两种方案:上述方案是将立柱13固定在支承座11上,而摇臂14和配重块12围绕立柱13在圆周方向上转动,从而方便将重物移动到圆周方向上的任意地点。这样的转动结构比较灵活,缺点是由于立柱13顶部的轴承承受了比较大的载荷,所以对轴承的磨损比较大。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将摇臂14和配重块12的重心保持在同一平面,也是为了提高转动时的平衡性,进一步减小对轴承的压力。参见图3,优选地,立柱13通过底部的转盘131垂直转动连接在支承座11的中心,摇臂14固定连接于立柱13的上部,立柱13可带动摇臂14与配重块12围绕支承座11呈360°的转动,摇臂14与配重块12的重心处于同一平面位置。另外一种转动方案是将摇臂14固定在立柱13的上部,然后通过在立柱13的底部增设一个转盘131,将转盘131卡接在支承座11上,从而带动摇臂14和配重块12转动。这样的转动结构转动不是很方便,但是由于减少了活动轴承的使用,结构更加稳固。具体地,立柱13为可伸缩结构,包括原始段132和伸长段133,伸长段132通过轴承连接于原始段133的上端。摇臂起重吊车的立柱13采用可伸缩结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摇臂起重吊车,包括支承座、配重块、立柱、摇臂和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连接在所述支承座上,所述摇臂的一端与所述立柱的上部连接,所述配重块与所述摇臂连接且分别转动设于所述立柱上的相对两侧,所述摇臂与所述配重块重心处于同一平面位置,所述起重装置设置在所述摇臂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山卢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