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成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87311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5 15:47
一种复合成品,包含一片表层,及一片内层。该表层具有含有一种第一结合剂的一片第一纤维层,该第一结合剂配合功能性需求包含有功能性材料与黏结材料。该内层与该表层结合,并具有含有一种第二结合剂的一片第二纤维层,该第二纤维层与该第一纤维层叠合,经第一次加热、加压、裁切,及第二次加热、加压后,通过该第二结合剂相互结合为一体。借此,以该第一纤维层可选用第一结合剂的特性,满足表层的功能性需求,及以该第二纤维层为黏结介层,使该第二纤维层可配合材料特性不同的第一纤维层或其它材料层,选用满足黏结效果第二结合剂,进而大幅缩减制程时间,及有效提升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成品,包含一片表层,及一片内层。该表层具有含有一种第一结合剂的一片第一纤维层,该第一结合剂配合功能性需求包含有功能性材料与黏结材料。该内层与该表层结合,并具有含有一种第二结合剂的一片第二纤维层,该第二纤维层与该第一纤维层叠合,经第一次加热、加压、裁切,及第二次加热、加压后,通过该第二结合剂相互结合为一体。借此,以该第一纤维层可选用第一结合剂的特性,满足表层的功能性需求,及以该第二纤维层为黏结介层,使该第二纤维层可配合材料特性不同的第一纤维层或其它材料层,选用满足黏结效果第二结合剂,进而大幅缩减制程时间,及有效提升经济效益。【专利说明】复合成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成品,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结构的复合成品。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的制程若以材料区分,大致分为下列两种:1、纤维材料与纤维材料复合:如中国台湾公告第590888号「塑性复合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制品的制造方法」专利技术专利案、公告第572825号「成型复合材料制品的方法及该复合材料」专利技术专利案,主要是利用含浸的方式,使两层以上的纤维材料预浸相同的黏结剂后,相互黏结为一体,待加热、加压成型后,再于表面涂布一种功能性涂层,如TPU薄膜层(热可塑性聚胺基甲酸乙酯树脂,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提供该成品光滑的表面。2、纤维材料与其它材料(如金属材料、塑胶材料)复合:由于只有纤维材料可以预浸黏结剂,因此,非纤维材料与纤维材料间如果要能相互结合,除了相邻该纤维材料的材料层外,就必须再另外涂布黏结剂,同样的,待成型后,再加上前述功能性涂层(TPU薄膜层)的程序。然而,对于纤维材料与纤维材料复合而言,如果要使该复合材料具备额外的功能例如表层光滑、防水、抗菌或雾面效果,在以黏结为前题的情形下,前述纤维材料会因为含浸相同的结合剂(即树脂),而必然需要配合前述功能性需求,在成型后,另外再涂布功能性涂层(如防水处理),如此一来,有延长制程时间的缺点。对于纤维材料与其它材料(如金属材料、塑胶材料)复合而言,异质材料往往会因为材料特性不同,而适用特定的结合剂,因此,若直接在纤维材料的结合剂中添加功能性材料,往往会改变结合剂的性能,而不利于与其它材料层结合,所以,一般还是采取在成型后,另外再涂布功能性涂层(如防水处理)的方式,同样有增加制程时间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缩短制程时间的复合成品。本技术的复合成品,包含一片表层,及一片内层。该表层具有含有一种第一结合剂的一片第一纤维层,该第一结合剂配合功能性需求包含有功能性材料与黏结材料。该内层与该表层结合,并具有含有一种第二结合剂的一片第二纤维层,该第二纤维层与该第一纤维层迭合,且通过该第二结合剂、该第一结合剂的黏结效果,与该第一纤维层相互结合为一体。本技术的复合成品,还包含至少一个材料层,该材料层通过该第二结合剂与该第二纤维层结合为一体。本技术的复合成品,该材料层可以是塑胶、金属其中一种。本技术的复合成品,该第一纤维层、该第二纤维层分别可以是碳纤维、玻璃纤维、聚酯纤维、尼龙纤维、克维拉纤维、棉织纤维其中一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以该第一纤维层用于选用第一结合剂的特性,满足表层的功能性需求,及以该第二纤维层为黏结介层,使该第二纤维层用于配合材料特性不同的第一纤维层或其它材料层,选用满足黏结效果的第二结合剂,省略二次加工的程序,进而大幅缩减制程时间,及有效提升经济效益。【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技术复合成品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图2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剖视图;图3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塑型为一成品;图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技术复合成品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及图5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图2,及图3,本技术复合成品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片表层I,及一片内层2。该表层I具有含浸一种第一结合剂11的一片第一纤维层12。该第一结合剂11配合功能性需求包含有功能性材料111与黏结材料112。该功能性材料111与黏结材料112所构成的第一结合剂11就是现有的特种胶,又称作功能性粘结剂,即具有某些特殊性能和要求的胶粘剂。如光滑胶、防水胶、抗菌胶、光泽胶或雾面胶。该内层2与该表层I结合,并具有含浸一种第二结合剂21的一片第二纤维层22。该第二纤维层22与该第一纤维层12叠合,且该第二纤维层22通过该第一结合剂11、该第二结合剂21与该第一纤维层12相互结合为一体。值得一提的是,该第一纤维层12与该第二纤维层22叠合后,依序经第一次加热、加压、裁切,形成板片状的半成品后,再经第二次加热、加压,而塑型成预定的产品形状。该第一纤维层12、该第二纤维层22分别是已知的碳纤维、玻璃纤维、聚酯纤维(polyester fiber)、尼龙纤维、克维拉纤维(Kevlar fiber)、棉织纤维其中一种。该第一结合剂11中的黏结材料112,及该第二结合剂21均可以是已知的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压克力树脂、热可塑性聚胺基甲酸乙酯树脂(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 TPU)、尼龙树脂、ABS 树脂(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聚碳酸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沙林离子化树脂(Surlyn)、嵌段聚醚酰胺树脂(PEBAX)其中一种及上述材料的一个组合。该第一结合剂11中的功能性材料111可以是已知的热塑性材料。以鞋壳、握柄为例,主要特性为耐冲击性、耐疲劳性佳、轻量化,因此,可以选用尼龙纤维为第一纤维层12,选用添加了功能性材料111 (如已知的热塑性材料)的黏结材料112如嵌段聚醚酰胺树脂为第一结合剂11,及选用玻璃纤维电镀布为第二纤维层22,选用环氧树脂为第二结合剂21,借此,利用环氧树脂较佳的黏结效果,在不影响与该第一纤维层12黏结强度的情形下,使成品在热压、塑型完成后,不需再二次加工,就能够在表层I产生光滑效果。参阅图4、图5,是本技术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同样包含有一片表层1,及一片内层2,不同处在于,本技术复合成品还包含有至少一个材料层3。该材料层3可以是塑胶、金属其中一种,通过该第二结合剂21与该第二纤维层22结合为一体。借此,同样能够以该第二纤维层22为黏结介层,使该第二纤维层22配合材料特性不同的第一纤维层12或其它材料层3,选用满足黏结效果第二结合剂21,在不影响与该第一纤维层12、该材料层3黏结强度的情形下,使成品在热压、塑型完成后,不需再二次加工,就能够在表层I产生光滑效果,或在黏结材料112中添加了其它功能性材料111,使表层I具有防水、抗菌、光泽、雾面等功能性。亦即该功能性材料111可以是已知的热塑性材料、防水材料、抗菌材料、光泽材料或雾面材料。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复合成品具有下列优点及功效:本技术能够以该第一纤维层12可选用第一结合剂11的特性,满足表层I的功能性需求,及以该第二纤维层22为黏结介层,使该第二纤维层22可配合材料特性不同的第一纤维层12或其它材料层3,选用满足黏结效果第二结合剂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成品,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成品包含:一片表层,具有含有一种第一结合剂的一片第一纤维层,该第一结合剂包含有功能性材料与黏结材料;及一片内层,与该表层结合,并具有含有一种第二结合剂的一片第二纤维层,该第二纤维层与该第一纤维层叠合,且通过该第二结合剂、该第一结合剂的黏结效果,与该第一纤维层相互结合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和运
申请(专利权)人:富比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