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针刺麻纤维毡制造汽车内饰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8466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用麻纤维毡制造汽车内饰件的方法和产品。其麻纤维毡由麻纤维经梳理、分丝、切短、铺网、针刺制成,其后,麻毡浸以合成树脂,经干燥软化处理,再在金属模具内加热加压,制成内饰件骨架,骨架上粘贴一层装饰材料面层经模压制成汽车内饰件。本内饰件由骨架件、装饰材料层、配合孔和塑料件构成,装饰材料层覆贴在骨架件外部,配合孔开在骨架件和装饰材料层上,供装配用,塑料件在骨架件背侧上,作紧固用。本品质轻价廉。(*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用针刺麻纤维毡制造汽车内装饰件的产品和方法。以往汽车内饰件主要采用金属薄板、塑料板制成,但金属板重,隔音隔热效果差,不美观,成本高;塑料板受石油价格影响,材料成本高。我们委托中国专利局王良荣审查员检索的美国专利,提出了在塑料板表面改变表现状态的方法,其中美国专利US3,476,626是将塑料板加热软化,然后用针刺的方法将无纺织物刺入塑料板中,因该方法中,表面织物是靠针刺将一些无纺纤维深入到塑料板中,而无纺纤维织物的比例只能占内饰件的一小部分,以保证表面的耐磨,故仅仅只能用以改善塑料板表面的装饰效果,而不能达到克服塑料板本身的缺点,并且用这种方法制得的内饰件材料表面单一;而美国专利US4,830,900用合成纤维织物改进塑料板表面,为了使合成纤维织物与塑料板间能粘接好,在其一面浸以胶粘剂,在表面还涂印一层树脂,用于改善表面耐磨性。该方法缺点是:1.制造材料时工艺复杂,既要在无纺织物中加入少量人造纤维,又要将无纺织物一面浸胶,一面涂胶。为了保证纤维织物与塑料板结合。还需加一层热塑薄膜。2.纤维织物需单面浸-->胶,这样无法使胶浸透均匀,给操作及质量控制带来困难。3.该方法同样存在表面装饰单一,效果差的缺点。而检索出的德国专利DT2502519中,所选用的醋酸纤维是通过将天然纤维(如木材浆粕等)醋酯化而得到的,其工艺复杂,材料利用率不高,成本高,且干燥时用过热蒸汽穿透加热,使制品滞留大量水蒸汽。影响产品性能,另外该法选用酚醛树脂浸渍,压制不用热模压,生产周期长,不能大批量生产。美国专利US4,418,031“可模压的纤维毡及其制法”,此法采用干法纤维板的生产工艺,即采用短的基本纤维和热塑可熔的纤维及胶粘剂,经混合后铺装加热使热塑可熔纤维熔化,再用压辊压合来制造可模压的板材,为了使毡质量均匀,需使用庞大的混合和铺装等主设备及辅助设备,设备投资大,且加工中要求原料纤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30毫米,否则易造成铺网不均,这就使得制品强度减弱,伸长率不高,在进行深度拉伸时易开裂,不适宜制造形状比较复杂,拉伸变形大的产品。综上所述,以往专利技术的汽车内饰件其合成纤维成本高,内饰件表面装饰单一;美国专利US  4,418031虽然采用天然纤维,但设备投资大,且不宜制造复杂形状的内饰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用麻纤维代替合成纤维,来制造可用于多种材料进行表面装饰的汽车内饰件,以克服合成纤维成本高,内饰件表面装饰单一的缺点,而且在较少的设备投资下,可制作各种复杂形状的内饰件。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采用麻纤维毡经模压而成汽车内饰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麻纤维毡是由麻纤维经梳理、分丝、切短、铺网、针刺制成,然后,将麻毡浸以合成树脂,经干燥软化处理,再在金属模具内加热加压,制成内饰件骨架,并在骨架上粘贴一层装饰材料面层经模压制成汽车内饰件。本专利技术汽车内饰件由麻纤维成型骨架件、装饰材料层、配合孔和塑料件构成,装饰材料层复贴在骨架件外部,配合孔开在骨架件和装饰材料层上,供装配用。塑料件在骨架件背侧上,作紧固用。所制成的内饰件骨架质轻,比重在1.0±0.1克/立方厘米,厚度在2.0~3.0毫米,强度高,弯曲强度大于50牛/平方毫米,与短纤维制品相比,相对提高30%以上,为了达到富丽的装饰效果,在其上粘贴一层装饰材料,如:尼龙装饰布、人造革等,然后,在内饰件的背部用快固合成树脂胶粘剂贴上与车身相接合的塑料件附件,再用冲头在冲床上对内饰件骨架件和装饰材料-->层冲若干个所需要的配合孔,以便车身、附件等与所制成的内饰件相连接,这样就制成安装方便的汽车内饰件。本专利技术的工艺过程如下:将商品麻加以整理、经软麻、梳麻、切短、铺网、针刺、浸树脂、作干燥软化处理、热压成内饰件骨架,在骨架上复贴装饰面料,最后装配附件和冲孔。现对以上工艺过程详细说明如下:经梳理后的单根麻纤维的纤维细度在5~50旦时,就可用来制造麻毡,通过控制切短机的速度及频率,使切短的纤维平均长度在3~8厘米之间,当平均纤维长度小于3厘米时,对使用机械梳理成网的场合,难以使毡质量均匀,并且所制成的内饰件骨架材料强度也较低,故不应小于3厘米;当平均纤维长度大于8厘米时,由于麻纤维本身伸长率较低,纤维太长,经针刺后缠绕太多,当模压进行深度拉伸时,易出现开裂现象。因此,用针刺法制造麻纤维毡一般控制纤维的平均长度为3~8厘米。切短后的纤维送入铺网机进行铺网。铺网可采用气流式铺网或机械梳理成网。所谓气流铺网是纤维在气流(风机作为动力源)的作用下,经管道进一步分散均匀后,送至铺网头,由于铺网头是个-->大喇叭口,气流在此减速,纤维下落,当铺网头作水平往复运动时,下落的麻层在运动的下输送带上铺网成絮;所谓机械铺网,即将切短的纤维经过几道梳理辊梳理开松后,在上输送带上形成较薄的纤维层,铺网是通过上、下配制的且互相垂直运动的两个输送带来完成的,上输送带的终端有一转动辊,随着辊的转动将输送带作大于90°的翻转,使麻层下落至下输送带上,其终端辊在机械作用下,作水平往复运动,在下输送带上完成铺网。铺网成絮的定量由上、下输送带的运动速度来控制,铺网时,工作室的相对湿度必须控制在55~65%之间,湿度过大,易使纤维粘连,影响铺网均匀性,同时也易使设备中的零部件生锈;湿度过小,纤维较脆,在梳理及以后的针刺中易使纤维折断,影响成品的机械强度。铺网后的麻絮比较膨松,强度很低,需通过针刺来缩小厚度,提高强度。针刺是在针刺机上进行的,一般采用上针刺式。通过针刺倒钩的上下运动,将部分纤维沿层向穿透,从而使纤维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麻絮厚度缩小,强度增加。本专利技术利用调整麻絮喂料辊的喂料速度和针刺频率,使针刺密度控制在5~20针/平方厘米,当针刺密度小于5针/平方厘米时,纤维太膨松,易出现分层现象,造成以后浸胶困难;当针刺密度大于20针/平方厘米时,-->麻毡针刺过紧,会使其伸长率降低,在进行深度成形拉伸时,出现开裂现象。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麻毡其质量必需要达到以下要求的技术指标:项目定量伸长率平均纤维长度纤维细度单位克/米2%厘米旦指标1690±200≥393~85~50利用针刺机制成的麻毡成卷状,将此卷材浸以合成树脂,合成树脂可采用如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酚醛树脂具有强度高、耐酸、耐碱、抗水等突出的优点,但其制品的抗冲击性能差,在合成树脂中,一般需加入增塑剂。本专利技术在酚醛树脂中添加5~40%的重量比的反应型柔性树脂或活性单体,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等,来提高制品的抗冲击性,尤其突出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需要添加任何阻燃剂,但其制品的燃烧性能就能达到美国机动车辆安全标准FmVSS,No.302的要求。麻毡浸树脂后,可通过轧辊的挤压,使树脂在麻毡中进一步分散均匀,并挤出多余的树脂,根据产品的要求,将麻毡中浸入的树脂含量控制在15~35%(重量比)之间。-->浸树脂后的纤维毡,需要经过干燥软化处理,可通过热风循环,微波加热等手段,将料温加热至90~100℃,使溶剂挥发,使树脂初凝减少流动性,然后,放置入金属模具中,加热加压成形,根据所用树脂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固化温度和时间,如改性酚醛树脂则温度为150~200℃,加压4.5~6.0Mpa,压制时间为5~1分钟,然后取出。其内饰件骨架的紧度为1.0±0.1克/立方厘米,弯曲强度大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麻纤维毡经模压制成汽车内饰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麻纤维毡是由麻纤维经梳理、分丝、切短、铺网、针刺制成的,然后将麻毡浸以合成树脂,经干燥软化处理后再在金属模具内加热加压制成内饰件骨架,并在骨架上粘贴一层装饰材料面层经模压制成汽车内饰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麻纤维毡经模压制成汽车内饰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麻纤维毡是由麻纤维经梳理、分丝、切短、铺网、针刺制成的,然后将麻毡浸以合成树脂,经干燥软化处理后再在金属模具内加热加压制成内饰件骨架,并在骨架上粘贴一层装饰材料面层经模压制成汽车内饰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述制造内饰件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麻毡时,梳理后的单根麻纤维的纤维细度在5~50旦,切短的纤维平均长度在3~8厘米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述制造内饰件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麻纤维毡铺网工序中,工作室的相对湿度在55~65%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述制造内饰件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麻纤维毡针刺过程中,针刺密度为5~20针/平方厘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述制造内饰件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麻纤维毡浸树脂的工艺过程中,其树脂重量含量在15~35%内,树脂可为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登宽孙林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绝缘材料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