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杀青机中的菊花物料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77332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菊花杀青机中的菊花物料输送装置。目前常用的菊花物料输送装置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电机、传动带、主动辊、从动辊、输送带、数根支撑辊和进料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辊支撑架、长支撑架和短支撑架,短支撑架固定在辊支撑架的一端,辊支撑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40度;进料斗包括前挡料板、后挡料板、左挡料板、右挡料板、左导向槽、右导向槽、料门、料门紧固件、左安装架、右安装架、后塑料软条、左塑料软条和右塑料软条,进料斗形成上大下小的结构;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均固定在辊支撑架上,左塑料软条、右塑料软条和后塑料软条的底部均与输送带的输送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科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菊花杀青机中的菊花物料输送装置。目前常用的菊花物料输送装置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本技术包括电机、传动带、主动辊、从动辊、输送带、数根支撑辊和进料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辊支撑架、长支撑架和短支撑架,短支撑架固定在辊支撑架的一端,辊支撑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40度;进料斗包括前挡料板、后挡料板、左挡料板、右挡料板、左导向槽、右导向槽、料门、料门紧固件、左安装架、右安装架、后塑料软条、左塑料软条和右塑料软条,进料斗形成上大下小的结构;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均固定在辊支撑架上,左塑料软条、右塑料软条和后塑料软条的底部均与输送带的输送面接触。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科学。【专利说明】菊花杀青机中的菊花物料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菊花物料输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菊花杀青机中的菊花物料输送装置,用于将菊花物料输送到菊花杀青框中,属于菊花杀青机中的一个部件。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菊花杀青机中的菊花物料输送装置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布局不够科学,物料输送装置通常呈水平状放置,物料输送装置与车间地面之间的距离通常超过1.5米,安装在物料输送装置上的进料斗距离车间地面的高度通常超过2米,导致投料工人在向进料斗进行投料操作时,需要将菊花物料搬运到高处后,才能够将菊花物料投加到进料斗中,然后再通过物料输送装置输送到菊花杀青框中,增加了工作量,提高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此外,菊花物料输送装置中的进料斗的设计不够合理,布局不够科学,使用不便,工人在进行投料操作时,容易将物料抛撒到进料斗外,使用时,为了保证输送带的正常转动,在进料斗和输送带之间通常存在间隙,导致进料斗中的菊花物料能够通过进料斗和输送带之间的间隙漏出,既造成了原材料的浪费,又不利于车间的卫生,从而降低了菊花杀青机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科学,使用方便,菊花物料输送效率高的菊花杀青机中的菊花物料输送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菊花杀青机中的菊花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电机、传动带、主动辊、从动辊、输送带、数根支撑辊和进料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辊支撑架、长支撑架和短支撑架,所述短支撑架固定在辊支撑架的一端,该短支撑架呈竖直状结构,所述短支撑架的高度为0.2-0.5m,所述长支撑架固定在辊支撑架的另一端,该长支撑架呈竖直状结构,所述长支撑架的高度大于lm,所述辊支撑架呈倾斜状结构,该辊支撑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40度;所述主动辊安装在辊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电机固定在短支撑架上,所述传动带连接在电机和主动辊上,所述从动辊安装在辊支撑架的另一端,所述数根支撑辊安装在辊支撑架上,所述输送带包绕在主动辊、从动辊和数根支撑辊上;所述进料斗包括前挡料板、后挡料板、左挡料板、右挡料板、左导向槽、右导向槽、料门、料门紧固件、左安装架、右安装架、后塑料软条、左塑料软条和右塑料软条,所述后挡料板的一侧固定在左挡料板的一侧,所述右挡料板的一侧固定在后挡料板的另一侧,所述前挡料板的一侧固定在右挡料板的另一侧,该前挡料板的另一侧固定在左挡料板的另一侧,所述进料斗形成上大下小的结构;所述前挡料板中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左导向槽和右导向槽均固定在前挡料板上,该左导向槽和右导向槽分别位于进料口的两侧,所述料门的两侧分别插接在左导向槽和右导向槽中,该料门通过料门紧固件固定在前挡料板上,所述料门和进料口配合;所述左安装架和左塑料软条均固定在左挡料板的底部,该左安装架和左塑料软条分别位于左挡料板的外侧和内侧,所述右安装架和右塑料软条均固定在右挡料板的底部,该右安装架和右塑料软条分别位于右挡料板的外侧和内侧,所述后塑料软条固定在后挡料板的底部,该后塑料软条位于后挡料板的内侧,所述后塑料软条的两端分别顶在左塑料软条和右塑料软条上;所述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均固定在辊支撑架上,所述左塑料软条、右塑料软条和后塑料软条的底部均与输送带的输送面接触。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长支撑架的高度为1-1.5m。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辊支撑架、长支撑架和短支撑架均为不锈钢材质。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辊支撑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5度。作为优选,本技术支撑辊的数量为4-10根。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进料斗中的左导向槽和右导向槽均焊接固定在前挡料板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布局科学,使用方便,辊支撑架呈倾斜状结构,该辊支撑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40度,短支撑架的高度为0.2-0.5m,菊花杀青机中的进料斗安装在辊支撑架的一端,能够有效确保进料斗处于较低的高度,通常情况下,进料斗距离车间地面的高度在Im以下,使得投料工人能够直接站在车间地面上完成向进料斗内的投料操作,无需将菊花物料搬运到高处,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本技术的结构牢固,输送带的输送平稳,使用寿命长。本技术中的进料斗为上大下小的结构,工人在进行投料操作时,能够方便的将物料投加到进料斗中,有效防止物料抛撒到进料斗外。本技术能够有效防止进料斗中的菊花物料从物料输送带和进料斗之间的间隙漏出,实现对菊花杀青机的进料斗底部的防漏功能,既能保证物料输送带能够正常转动,又能够防止进料斗中的菊花物料从物料输送带和进料斗之间的间隙漏出。【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菊花杀青机中的菊花物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进料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菊花杀青机中的菊花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电机1、传动带2、主动辊3、从动辊4、数根支撑辊5、输送带6、辊支撑架7、长支撑架8、短支撑架9和进料斗10,其中,辊支撑架7、长支撑架8和短支撑架9均为不锈钢材质,支撑辊5的数量通常为4-10根。本实施例中的短支撑架9固定在辊支撑架7的一端,该短支撑架9呈竖直状结构,短支撑架9的高度为0.2-0.5m。长支撑架8固定在辊支撑架7的另一端,该长支撑架8呈竖直状结构,长支撑架8的高度大于lm,通常情况下,长支撑架8的高度为1-1.5m。本实施例中的辊支撑架7呈倾斜状结构,该辊支撑架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40度,该辊支撑架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优选为25度。本实施例中的主动辊3安装在辊支撑架7的一端,电机I固定在短支撑架9上,传动带2连接在电机I和主动棍3上,当电机I运行时,通过传动带2能够带动主动棍3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中的从动辊4安装在辊支撑架7的另一端,数根支撑辊5安装在辊支撑架?上,输送带6包绕在主动辊3、从动辊4和数根支撑辊5上。当主动辊3转动时,主动辊3能够带动输送带6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菊花物料的输送功能,在输送带6进行转动时,输送带6能够带动从动辊4和数根支撑辊5进行转动,使得输送带6的输送更加平稳,输送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的进料斗10包括前挡料板101、后挡料板102、左挡料板103、右挡料板104、左导向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菊花杀青机中的菊花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电机、传动带、主动辊、从动辊、输送带、数根支撑辊和进料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辊支撑架、长支撑架和短支撑架,所述短支撑架固定在辊支撑架的一端,该短支撑架呈竖直状结构,所述短支撑架的高度为0.2‑0.5m,所述长支撑架固定在辊支撑架的另一端,该长支撑架呈竖直状结构,所述长支撑架的高度大于1m,所述辊支撑架呈倾斜状结构,该辊支撑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40度;所述主动辊安装在辊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电机固定在短支撑架上,所述传动带连接在电机和主动辊上,所述从动辊安装在辊支撑架的另一端,所述数根支撑辊安装在辊支撑架上,所述输送带包绕在主动辊、从动辊和数根支撑辊上;所述进料斗包括前挡料板、后挡料板、左挡料板、右挡料板、左导向槽、右导向槽、料门、料门紧固件、左安装架、右安装架、后塑料软条、左塑料软条和右塑料软条,所述后挡料板的一侧固定在左挡料板的一侧,所述右挡料板的一侧固定在后挡料板的另一侧,所述前挡料板的一侧固定在右挡料板的另一侧,该前挡料板的另一侧固定在左挡料板的另一侧,所述进料斗形成上大下小的结构;所述前挡料板中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左导向槽和右导向槽均固定在前挡料板上,该左导向槽和右导向槽分别位于进料口的两侧,所述料门的两侧分别插接在左导向槽和右导向槽中,该料门通过料门紧固件固定在前挡料板上,所述料门和进料口配合;所述左安装架和左塑料软条均固定在左挡料板的底部,该左安装架和左塑料软条分别位于左挡料板的外侧和内侧,所述右安装架和右塑料软条均固定在右挡料板的底部,该右安装架和右塑料软条分别位于右挡料板的外侧和内侧,所述后塑料软条固定在后挡料板的底部,该后塑料软条位于后挡料板的内侧,所述后塑料软条的两端分别顶在左塑料软条和右塑料软条上;所述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均固定在辊支撑架上,所述左塑料软条、右塑料软条和后塑料软条的底部均与输送带的输送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玲芬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绿康菊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