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水箱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7058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副水箱及安装有该副水箱的车辆,该副水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第一腔体(4)、第二腔体(3)、副水箱进水口(1)和副水箱出水口(2),该副水箱进水口与该第一腔体连通,副水箱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通过允许液体通过的第一通孔(7)连通,其中,所述副水箱包括引流部(8),所述副水箱进水口通过所述引流部连通至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引流部将从副水箱进水口流入的冷却液直接引流到第一腔体的底部,冷却液在第一腔体中汇聚,使引流部的下部完全浸没在冷却液中,当发动机熄火时,只有冷却液能够回吸,该过程中避免了空气进入发动机,从而防止了对发动机的气蚀。(*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副水箱及安装有该副水箱的车辆,该副水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第一腔体(4)、第二腔体(3)、副水箱进水口(1)和副水箱出水口(2),该副水箱进水口与该第一腔体连通,副水箱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通过允许液体通过的第一通孔(7)连通,其中,所述副水箱包括引流部(8),所述副水箱进水口通过所述引流部连通至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引流部将从副水箱进水口流入的冷却液直接引流到第一腔体的底部,冷却液在第一腔体中汇聚,使引流部的下部完全浸没在冷却液中,当发动机熄火时,只有冷却液能够回吸,该过程中避免了空气进入发动机,从而防止了对发动机的气蚀。【专利说明】副水箱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箱,具体地,涉及一种副水箱。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安装有该副水箱的车辆。
技术介绍
副水箱是冷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冷却液膨胀,为冷却液提供储存空间,当冷却系统缺少冷却液时又将冷却液补充回该冷却系统,同时还能将冷却循环内的空气除去,保证冷却循环内只有冷却液参与,避免了因空气存在造成的局部受热不均或是缸体的气蚀。现有技术中的副水箱如图1所示,副水箱进水口 I接发动机或散热器的除气管路,冷却液与空气的混合体从副水箱进水口 I进入副水箱,在第一腔体4内完成液气分离,冷却液从第一通孔7进入第二腔体3继续参与循环,而空气则留在第一腔体4内。如此保证了在发动机与散热器内循环的只有冷却液而没有空气,完成了冷却系统的除气功能。同时,膨胀的冷却液将保存在第二腔体3内,在需要时补充回冷却系统。在发动机运行时,冷却液由水泵驱动,从副水箱进水口 I进入副水箱,从副水箱出水口 2回到发动机,完成除气循环。在发动机熄火时,由于机体内压力减小,或是冷却液温度降低,均会造成冷却液回吸。此时,储存在第一腔体4内的空气会通过发动机或散热器的除气管路回吸到发动机或散热器内,空气的存在会给发动机缸体或散热器管壁造成气蚀。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需要提供一种副水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副水箱,以避免空气对发动机缸体或散热器管壁造成气蚀。本技术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副水箱的车辆。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副水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副水箱进水口和副水箱出水口,所述副水箱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副水箱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通过允许液体通过的第一通孔连通,其中,所述副水箱包括引流部,所述副水箱进水口通过所述引流部连通至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优选地,所述引流部为导管。优选地,所述引流部的下边缘低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边缘。优选地,该副水箱还包括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隔板,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隔板隔开,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优选地,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允许气体通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分别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下部和上部。优选地,在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所述副水箱出水口和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除气的挡板。优选地,所述副水箱进水口和所述副水箱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部和下部。优选地,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压力盖。优选地,所述副水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安装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副水箱,其中,所述副水箱为本技术中提供的所述的副水箱。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所述引流部将从副水箱进水口流入的冷却液直接引流到第一腔体的底部,所述冷却液在第一腔体中汇聚,使引流部的下部完全浸没在冷却液中,当发动机熄火时,只有完成气液分离的冷却液能够回吸,该过程中避免了空气进入发动机,从而防止了对发动机的气蚀。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副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副水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副水箱进水口 2副水箱出水口3第二腔体4第一腔体5第二通孔6隔板7第一通孔8引流部9挡板10安装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按照附图中的方位定义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副水箱及安装有该副水箱的车辆,以避免发动机熄火后冷却液的回吸过程中有空气进入发动机,从而导致发动机气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需要提供一种副水箱,包括箱体,该箱体包括第一腔体4、第二腔体3、副水箱进水口 I和副水箱出水口 2,副水箱进水口 I与第一腔体4连通,副水箱出水口 2与第二腔体3连通,第一腔体4与第二腔体3通过允许液体通过的第一通孔7连通,其中,副水箱包括引流部8,副水箱进水口 I通过引流部8连通至第一腔体4的底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引流部8将从副水箱进水口 I流入的冷却液直接引流到第一腔体4的底部,冷却液在第一腔体4中汇聚,使引流部8的下部完全浸没在冷却液中,当发动机熄火时,只有完成气液分离的冷却液从引流部8的下部沿引流部8回吸,避免了空气进入发动机,从而防止了对发动机的气蚀。需要说明的是,引流部8可以是各种狭窄的管状结构,如细长导管或在第一腔体4中增加隔板,以形成狭小管路,只要能够实现将副水箱进水口 I中的冷却液引流到第一腔体4的底部的管状结构即可。作为上述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引流部8为导管。在第一腔体4内部设置导管,将导管的一端连接于副水箱进水口 1,导管的另一端伸到第一腔体4的底部。发动机运行时,冷却液在不断地从副水箱进水口 I流入到第一腔体4的底部之后逐渐积聚,使引流部8的下部浸入到冷却液的液面以下,当发动机熄火时,只有冷却液回吸,从而避免了第一腔体4内的气体回吸入发动机,防止了对发动机的气蚀。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引流部8的下边缘低于第一通孔7的下边缘。在发动机熄火时,使引流部8 —直处于液面之下,从而进一步避免了空气从引流部8进入到发动机或散热器内。为了能够使冷却液中的气体和冷却液进行充分地分离,如图2所示,该副水箱还包括沿箱体的高度方向设置在箱体内的隔板6,第一腔体4和第二腔体3通过隔板6隔开,第一通孔7设置在隔板6上。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当冷却液从副水箱进水口 I流入,通过引流部8引流到第一腔体4的底部时,隔板6将冷却液阻挡在第一腔体4中,从而使冷却液在第一腔体4的底部逐渐汇聚,冷却液中的气体在冷却液中上升直至从冷却液中分离出来,暂存在第一腔体4的上部空间,当冷却液的液面超过第一通孔7的下边缘的高度时,冷却液从第一腔体4流入到第二腔体3,继而从位于第二腔体3底部的副水箱出水口 2流出并循环入发动机中。当发动机熄火时,由于引流部8的下边缘浸没在第一腔体4的冷却液的液面以下,使位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副水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第一腔体(4)、第二腔体(3)、副水箱进水口(1)和副水箱出水口(2),所述副水箱进水口(1)与所述第一腔体(4)连通,所述副水箱出水口(2)与所述第二腔体(3)连通,所述第一腔体(4)与所述第二腔体(3)通过允许液体通过的第一通孔(7)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水箱包括引流部(8),所述副水箱进水口(1)通过所述引流部(8)连通至所述第一腔体(4)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韶阳李国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