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辊式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371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辊式造粒机,对辊式造粒机,包括电机、减速机、外壳、第一造粒辊、第二造粒辊,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轴与第一造粒辊连接,第一造粒辊和第二造粒辊装配在外壳内,外壳上设有进料斗以及成品出料口,所述第一造粒辊和第二造粒辊的周面上均间隔地设置有轮齿,轮齿之间为齿槽,第一造粒辊和第二造粒辊上相对的轮齿相互插入对方的齿槽中,所述第一造粒辊和第二造粒辊的齿槽底部均设有排料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成型的颗粒具有强度好以及颗粒长度均匀性的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辊式造粒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辊式造粒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造粒机,对于热敏感性强的材料均采用水下造粒的方式生产颗粒,即是将挤出机模头挤出的材料拉成条,入水冷却后切成颗粒。用这种造粒机制出的颗粒必须经过干燥,方可用于下道工序;尤其是热敏感性强且吸水性强的材料(如玉米淀粉材料),由于制出的颗粒心部比较疏松,颗粒饱含水份,其后续的干燥工序存在许多问题,如:(1)颗粒需由干燥机长时间翻动烘干,烘干后颗粒需长时间存储在储料罐中进行冷却,耗费时间长且占用场地大;(2)长时间的干燥增大能源消耗,既增加颗粒的生产成本,又造成能源浪费;[3]干燥过程中操作稍有不当,将会影响颗粒产品的质量,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辊式造粒机,本技术对成型的颗粒具有强度高的特点。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对辊式造粒机,包括传动装置、外壳、第一造粒辊、第二造粒辊,传动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轴与第一造粒辊连接,第一造粒辊和第二造粒辊装配在外壳内,外壳上设有进料斗以及成品出料口,所述第一造粒辊和第二造粒辊的周面上均间隔地设置有轮齿,轮齿之间为齿槽,第一造粒辊和第二造粒辊上相对的轮齿相互插入对方的齿槽中,所述第一造粒辊和第二造粒辊的齿槽底部均设有排料孔。所述外壳上设有装配孔和切刀,切刀的一端固定在外壳上,切刀的另一端穿过装配孔伸入到第一造粒的辊内圈中以及第二造粒辊的内圈中。所述装配孔为腰形孔。所述外壳的下部设有废料口,该废料口位于成品出料口的一侧。所述进料斗位于第一造粒辊和第二造粒辊啮合部的正上方。所述料斗包括料斗本体、搅拌器以及至少两个输出口,搅拌器位于料斗本体中,所述输出口位于料斗本体的底部。所述输出口呈圆柱形。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利用一对具有轮齿的造粒辊作为挤压工作部件,其原理为容积式连续压缩挤出造粒。在两个造粒辊的齿槽中开有对应排数的排料柱形通孔,造粒辊芯部为中空,排料孔从齿槽直接与芯部中空部分导通。随着两个造粒辊的同步反向旋转,进入两造粒辊间的物料均匀填充在各齿槽内,同时一个造粒辊的齿顶将配对造粒辊齿槽内的物料强制压入齿槽的开孔中,并从造粒辊的芯部内壁挤出,从而得到圆柱状的颗粒物料。另外,在内壁处设置有切刀将挤压得到的物料切断,从而可以得到长短一致的圆柱状颗粒物料。本技术的主要优点如下:由于该机通过一对造粒辊滚压、容积压缩挤出物料,因此对物料的适应范围更广,尤其适用于触变性物料的造粒。造粒所需物料湿含量较螺杆式挤出造粒稍低,颗粒长度不但均匀,而且强度更高。对物料的适应范围更广,颗粒强度高,且长短均匀。颗粒形状为圆柱状,直径一般可在1.5-15mm之间选择,成粒率≥80%。【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对辊式造粒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造粒辊和第二造粒辊的剖面图;图3为图2中的P部放大图;[0021 ] I为电机,2为减速机,3为外壳,4为第一造粒辊,5为第二造粒辊,6为进料斗,7为成品出料口,8为废料口,9为排料孔,10为切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的对辊式造粒机,包括传动装置、外壳3、第一造粒辊4、第二造粒辊5。传动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轴与第一造粒辊连接,传动装置由电机I和减速机2组成,电机I的输出端与减速机2连接,减速机2的输出端通过轴与第一造粒辊4连接,第一造粒辊4和第二造粒辊5装配在外壳3内,外壳3上设有进料斗6以及成品出料口 7,进料斗6位于第一造粒辊4和第二造粒辊5啮合部的正上方。外壳的下部设有废料口 8,该废料口 8位于成品出料口的一侧,当第一造粒辊和第二造粒辊对物料进行挤压时,有的物料会随着造粒辊的转动,或者从进料斗输出的物料比较分散,不会进入到两个造粒辊之间,这样这些物料被造粒辊甩出到废料进入到外壳中3,通过造粒辊的出料口 7排出。所述第一造粒辊和4第二造粒辊5的周面上均设有轮齿,轮齿之间为齿槽,第一造粒辊和第二造粒辊上相对的轮齿相互插入对方的齿槽中,,所述第一造粒辊4和第二造粒辊5的齿槽底部均设有排料孔9。外壳3上设有装配孔和切刀10,切刀10的一端固定在外壳上,切刀10的另一端穿过装配孔伸入到第一造粒4的辊内圈中以及第二造粒辊5的内圈中,第一造粒辊4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后,输出轴并没有将第一造粒机的内圈完全地填满,而是在第一造粒机的内圈中还留有一部分空间,该空间供挤出的物料输出,以及供切刀伸入以便切断挤出的颗粒物料。装配孔为腰形孔,这种形状的装配孔可便于调整切刀的装配位置,使切刀与造粒辊的内圈的壁面之间的距离得到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对辊式造粒机,包括传动装置、外壳、第一造粒辊、第二造粒辊,传动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轴与第一造粒辊连接,第一造粒辊和第二造粒辊装配在外壳内,外壳上设有进料斗以及成品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造粒辊和第二造粒辊的周面上均间隔地设置有轮齿,轮齿之间为齿槽,第一造粒辊和第二造粒辊上相对的轮齿相互插入对方的齿槽中,所述第一造粒辊和第二造粒辊的齿槽底部均设有排料孔。

【技术特征摘要】
1.对辊式造粒机,包括传动装置、外壳、第一造粒辊、第二造粒辊,传动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轴与第一造粒辊连接,第一造粒辊和第二造粒辊装配在外壳内,外壳上设有进料斗以及成品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造粒辊和第二造粒辊的周面上均间隔地设置有轮齿,轮齿之间为齿槽,第一造粒辊和第二造粒辊上相对的轮齿相互插入对方的齿槽中,所述第一造粒辊和第二造粒辊的齿槽底部均设有排料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辊式造粒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万基干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