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料对辊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9752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3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卸料对辊造粒机,第一辊、第二辊、第一辅助脱模辊和第二辅助脱模辊均转动安装在机架上,驱动机构通过齿轮传动机构驱动第一辊、第二辊、第一辅助脱模辊和第二辅助脱模辊转动;第一辊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第二辊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在第一辊和第二辊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一一扣合形成与药丸形成匹配的造粒空间;在第一辊和第一辅助脱模辊转动过程中,其上的第一出油嘴可对第一凹槽内壁进行润滑;在第二辊和第二辅助脱模辊转动过程中,其上的第二出油嘴可对第二凹槽内壁进行润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自卸料对辊造粒机,物料不易粘结在凹槽内壁,其运动到预定位置时受自重落下,造粒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造粒机
,尤其涉及一种自卸料对辊造粒机
技术介绍
造粒机是一种可将物料制造成特定形状的成型机械,其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制药、食品、建材、矿冶、环保、印染、陶瓷、橡胶、塑料等领域。现有技术中,造粒机对物料进行造粒时,物料容易粘结在用于造粒的凹槽内,使得造粒完成的药丸不易脱落,影响下次造粒的效率以及物料的造粒品质。上述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物料不易粘结在凹槽内壁,造粒效果好的自卸料对造粒机。本技术提出的对辊造粒机,包括:机架、第一辊、第二辊、第一辅助脱模辊、第二辅助脱模辊、齿轮传动机构和驱动机构;第一辊、第二辊、第一辅助脱模辊和第二辅助脱模辊均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第一辊和第二辊位于第一辅助脱模辊和第二辅助脱模辊之间,驱动机构通过齿轮传动机构驱动第一辊、第二辊、第一辅助脱模辊和第二辅助脱模辊转动;第一辊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第二辊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在第一辊和第二辊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一一扣合形成与药丸形成匹配的造粒空间;第一辅助脱模辊内部设有第一油腔,第一辅助脱模辊外壁设有多个与第一油腔连通的第一出油嘴,在第一辊和第一辅助脱模辊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出油嘴可伸入第一凹槽内,以对第一凹槽内壁进行润滑;第二辅助脱辊内部设有第二油腔,第二辅助脱模辊外壁设有多个与第二油腔连通的第二出油嘴,在第二辊和第二辅助脱模辊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二出油嘴可伸入第二凹槽,以对第二凹槽内壁进行润滑。优选地,第一出油嘴和第二出油嘴的形状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状匹配。优选地,第一辊第二辊、第一辅助脱模辊和第二辅助脱模辊外径均相等。 优选地,机架的进料口位于第一辊和第二辊上方。优选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均匀分布在第一棍和第二棍上。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与电机连接的减速器。本技术提出的自卸料对辊造粒机,驱动机构通过齿轮传动机构驱动第一辊、第二辊、第一辅助脱模辊和第二辅助脱模辊转动,在第一辊和第一辅助脱模辊转动过程中,第一出油嘴可伸入第一凹槽以对第一凹槽进行润滑;在第二辊和第二辅助脱模辊在转动过程中,第二出油嘴可伸入第二凹槽以对第二凹槽进行润滑;第一辊和第一辊转动过程中,润滑后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扣合对物料进行造粒,造粒后的物料受自重由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内落下。本技术提出的自卸料对辊造粒机,物料不易粘结在凹槽内壁,其运动到预定位置时受自重落下,造粒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卸料对辊造粒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卸料的对辊造粒机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卸料对辊造粒机,包括:机架1、第一辊2、第二辊3、第一辅助脱模辊4、第二辅助脱模辊5、齿轮传动机构6和驱动机构7 ;第一辊2、第二辊3、第一辅助脱模辊4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均转动安装在机架I上,第一辊2和第二辊3位于第一辅助脱模辊4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之间,驱动机构7通过齿轮传动机构6驱动第一辊2、第二辊3、第一辅助脱模辊4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转动;第一辊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第二辊3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在第一辊2和第二辊3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一一扣合形成与药丸形成匹配的造粒空间;第一辅助脱模辊4内部设有第一油腔,第一辅助脱模辊4外壁设有多个与第一油腔连通的第一出油嘴,在第一辊2和第一辅助脱模辊4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出油嘴可伸入第一凹槽内,以对第一凹槽内壁进行润滑;第二辅助脱辊5内部设有第二油腔,第二辅助脱模辊5外壁设有多个与第二油腔连通的第二出油嘴,在第二辊3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二出油嘴可伸入第二凹槽,以对第二凹槽内壁进行润滑。上述方案中,在对物料造粒前,第一辅助脱模辊4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分别对第一辊2上的第一凹槽和第二辊3上的第二凹槽进行润滑,润滑后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转动过程中可相互扣合形成与药丸形状匹配的造粒空间,在物料造粒完成后,其运动到预定位置而受自重落下。第一出油嘴和第二出油嘴的形状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状匹配,使得对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壁润滑均匀,进而使得物料分别效果好,提高了对物料的造粒效果。第一辊2、第二辊3、第一辅助脱模辊4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外径均相等,使得第一辊2、第二辊3、第一辅助脱模辊4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能够保持相同的线速度,进一步均匀对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壁的润滑。机架I的进料口位于第一辊2和第二辊3上方,便于造粒。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均匀分布在第一辊2和第二辊3上。驱动机构7包括电机和与电机连接的减速器,使得第一辊2、第二辊3、第一辅助脱模辊4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运动更加稳定,动力充沛。本技术提出的自卸料对辊造粒机,驱动机构通过齿轮传动机构驱动第一辊、第二辊、第一辅助脱模辊和第二辅助脱模辊转动,在第一辊和第一辅助脱模辊转动过程中,第一出油嘴可伸入第一凹槽以对第一凹槽进行润滑;在第二辊和第二辅助脱模辊在转动过程中,第二出油嘴可伸入第二凹槽以对第二凹槽进行润滑;第一辊和第一辊转动过程中,润滑后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扣合对物料进行造粒,造粒后的物料受自重由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内落下。本技术提出的自卸料对辊造粒机,物料不易粘结在凹槽内壁,其运动到预定位置时受自重落下,造粒效果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自卸料对辊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I)、第一辊(2)、第二辊(3)、第一辅助脱模辊(4)、第二辅助脱模辊(5)、齿轮传动机构(6)和驱动机构(7); 第一辊(2)、第二辊(3)、第一辅助脱模辊(4)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均转动安装在机架(I)上,第一辊(2)和第二辊(3)位于第一辅助脱模辊(4)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之间,驱动机构(7)通过齿轮传动机构(6)驱动第一辊(2)、第二辊(3)、第一辅助脱模辊(4)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转动; 第一辊(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第二辊(3)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在第一辊(2)和第二辊(3)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一一扣合形成与药丸形成匹配的造粒空间; 第一辅助脱模辊(4)内部设有第一油腔,第一辅助脱模辊(4)外壁设有多个与第一油腔连通的第一出油嘴,在第一辊⑵和第一辅助脱模辊⑷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出油嘴可伸入第一凹槽内,以对第一凹槽内壁进行润滑; 第二辅助脱辊(5)内部设有第二油腔,第二辅助脱模辊(5)外壁设有多个与第二油腔连通的第二出油嘴,在第二辊(3)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二出油嘴可伸入第二凹槽,以对第二凹槽内壁进行润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料对辊造粒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出油嘴和第二出油嘴的形状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状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料对辊造粒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辊(2)第二辊(3)、第一辅助脱模辊(4)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外径均相等。4.根据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卸料对辊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第一辊(2)、第二辊(3)、第一辅助脱模辊(4)、第二辅助脱模辊(5)、齿轮传动机构(6)和驱动机构(7);第一辊(2)、第二辊(3)、第一辅助脱模辊(4)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均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辊(2)和第二辊(3)位于第一辅助脱模辊(4)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之间,驱动机构(7)通过齿轮传动机构(6)驱动第一辊(2)、第二辊(3)、第一辅助脱模辊(4)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转动;第一辊(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第二辊(3)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在第一辊(2)和第二辊(3)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一一扣合形成与药丸形成匹配的造粒空间;第一辅助脱模辊(4)内部设有第一油腔,第一辅助脱模辊(4)外壁设有多个与第一油腔连通的第一出油嘴,在第一辊(2)和第一辅助脱模辊(4)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出油嘴可伸入第一凹槽内,以对第一凹槽内壁进行润滑;第二辅助脱辊(5)内部设有第二油腔,第二辅助脱模辊(5)外壁设有多个与第二油腔连通的第二出油嘴,在第二辊(3)和第二辅助脱模辊(5)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二出油嘴可伸入第二凹槽,以对第二凹槽内壁进行润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明志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三六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